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國企三年行動考核在即 多項改革重點迎突破

發布時間:2022-03-21 14:57:00來源: 中國證券報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步入收官年,目前國資委已啟動對各地、各中央企業(ye) 2021年度改革工作的考核評估。按照國資委部署,三年行動各項任務將在黨(dang) 的二十大前基本完成,今年底前全麵收官。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隨著國企改革進入“攻堅期”,國企在混改上市、重組整合,以及中長期激勵等方麵有望實現深層次突破,書(shu) 寫(xie) 亮麗(li) “答卷”。

  混改上市掀高潮

  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國企借助資本市場推進混改等改革明顯提速。

  作為(wei)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的華潤集團,從(cong) 資本運作上嚐到了甜頭。華潤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通過IPO或借殼上市,累計融資622億(yi) 港元;通過上市後配售、供股等再融資方式,累計獲取資金709億(yi) 港元,有力支持了企業(ye) 發展。

  中國機械總院集團旗下公司上市工作正有序開展。中國證券報記者從(cong) 中國機械總院了解到,作為(wei) 發改委第四批“混改”示範子企業(ye) 的哈焊華通首發申請獲深交所審核通過,成功提交證監會(hui) 注冊(ce) 。“科改”子企業(ye) 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混改和員工持股,機科股份確立增資及北交所轉板上市方案。“雙百”子企業(ye) 沈陽鑄研科技有限公司明確混改方案,同步推進員工持股;中機認檢、北自科技完成骨幹員工持股、混改和股改,解決(jue) 同業(ye) 競爭(zheng) ,並完成上市申請準備。

  同時,地方國資資產(chan) 證券化持續加碼,安徽、浙江、上海等地國資委明確了國資證券化目標任務。“安徽省率先在全國省級層麵係統謀劃推進國有資產(chan) 資本化證券化。”安徽省國資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力爭(zheng) 用3年時間,通過混改和合資合作等方式引進資本1000億(yi) 元、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1000億(yi) 元、帶動社會(hui) 資本設立規模1000億(yi) 元的基金群。浙江省國資委提出,力爭(zheng) 2022年全省新增7家國有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頭部企業(ye) 或行業(ye) 第一梯隊企業(ye) 達6家以上,培育千億(yi) 元市值上市公司4家;省屬上市公司新增市場融資200億(yi) 元,資產(chan) 注入100億(yi) 元。

  “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國企改革深入實施,國資資產(chan) 證券化將成為(wei) 資本市場的常態。”專(zhuan) 家表示,在國企中,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以及“專(zhuan) 精特新”類企業(ye) 上市有望加快。

  重組整合再提速

  改革收官之年,聚焦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企重組整合加速推進。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圍繞構建以軍(jun) 品為(wei) 核心、以汽車為(wei) 支柱、以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撐的高質量產(chan) 業(ye) 群,集團先後推動內(nei) 部9組20家企業(ye) 重組整合。目前並購重組安徽軍(jun) 工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完善彈藥領域產(chan) 品譜係。深化汽車整零協同,以長安汽車整車需求為(wei) 牽引,帶動零部件企業(ye) 和光電企業(ye) 核心技術能力和市場競爭(zheng) 力雙向提升。

  “中國中化著力推動重組落地,按照‘小總部、大業(ye) 務’原則,高效完成戰略管控型總部建設。”中國中化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集團以發揮協同價(jia) 值為(wei) 目標實施專(zhuan) 業(ye) 化重組,完成業(ye) 務整合方案的製定,引入市值管理的思維倒逼公司管理變革,使上市公司成為(wei) 經營決(jue) 策的主體(ti) 。在不斷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的同時,集團還推進境內(nei) 外企業(ye) 分類管控,探索海外並購企業(ye) 的有效治理模式。

  從(cong) 地方來看,新一輪調整重組高潮迭起。安徽省國資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省軍(jun) 工集團與(yu)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戰略重組已簽約,省鹽業(ye) 集團引入央企戰略投資者改組組建省生態環境產(chan) 業(ye) 集團,省通航公司、數字江淮等專(zhuan) 業(ye) 化公司基本完成組建。同時,新一輪全省港航資源整合穩步推進。

  “浙江省製定了全省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實施意見,明確高質量發展藍圖。”浙江省國資委相關(guan) 負責人稱,在完成港口、機場、鐵路、醫療、環保板塊整合基礎上,打造省級旅遊、農(nong) 業(ye) 、人才發展大平台。

  重慶市國資委相關(guan) 負責人稱,將全麵實施重組整合“1+N”方案,組建重大產(chan) 業(ye) 、智慧城市等企業(ye) 集團,推動80%的淨資產(chan) 集中到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ye) 為(wei) 主體(ti) 、金融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為(wei) 兩(liang) 翼的“一體(ti) 兩(liang) 翼”領域。

  專(zhuan) 家認為(wei) ,未來國企並購重組將聚焦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關(guan) 鍵環節,向價(jia) 值鏈高端發展,培育產(chan) 業(ye) 龍頭,從(cong) 而增強產(chan) 業(ye) 鏈的控製力、帶動力和上下遊資源配置效率。

  強化中長期激勵機製

  改革收官之年,國企持續強化正向激勵機製。國資委數據顯示,2021年中長期激勵政策覆蓋範圍和激勵人數均創新高。中央企業(ye) 已開展中長期激勵子企業(ye) 占具備條件子企業(ye) 的85.9%,惠及27.6萬(wan) 人。不少企業(ye) 和地方還結合實際探索開展了骨幹員工跟投等措施。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cong) 華潤集團獲悉,該集團製定了股權激勵在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全覆蓋的整體(ti) 規劃,首批選擇組織能力強、業(ye) 績增長快、股東(dong) 回報好的優(you) 質上市公司。從(cong) 激勵和約束的實際效果出發,主要采用限製性股票作為(wei) 激勵工具,堅持以崗定額,嚴(yan) 控激勵對象人數,鼓勵企業(ye) 將研發技術崗位納入激勵範圍;因企施策,合理設置激勵總額,強化業(ye) 績導向,高標準設置解鎖條件,引導幹部與(yu) 骨幹員工關(guan) 注企業(ye) 長期價(jia) 值。

  中國五礦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該集團發布了《中長期激勵管理辦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科技型企業(ye) 股權及分紅激勵、員工持股等實施細則,構建“1+N”製度體(ti) 係,為(wei) 下屬企業(ye) 建立中長期激勵機製提供專(zhuan) 業(ye) 指導。

  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今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將進一步放量,將有一批科創板、創業(ye) 板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劉麗(li) 靚)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