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傳承與創新中勇攀藝術高峰

發布時間:2022-03-24 10:2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我與(yu) 祖國同奮進】

  在傳(chuan) 承與(yu) 創新中勇攀藝術高峰

  講述人: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 唐詩逸

  光明日報記者李笑萌采訪整理

  2010年,我正式成為(wei) 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的一名舞者,到今年已經是第13個(ge) 年頭了。我深深地感到,這座藝術的殿堂始終是年輕的、充滿活力的。這些年,劇院圍繞紅色題材創作、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當代表達,創新打造了一批精品劇目,舞劇的創作在傳(chuan) 承與(yu) 創新中不斷繁榮發展。我有幸參與(yu) 其中,在這裏度過了人生中非常充實、更是非常重要的13年。

  去年,我主演的舞劇《到那時》作為(wei) 劇院為(wei) 慶祝建黨(dang) 百年的獻禮之作與(yu) 觀眾(zhong) 見麵。為(wei) 了能夠用肢體(ti) 語言表達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裏民族的奮鬥精神,主創團隊到廣州黃埔采訪,聽當地企業(ye) 家講述改革開放帶給個(ge) 人的巨大影響和人生機遇,從(cong) 中提煉出“浪潮”的意象,展現了在時代浪潮中人們(men) 奮勇向前的拚搏精神,喚醒觀眾(zhong) 的溫暖記憶,取得了很好的反響。

  在推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當代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方麵,劇院也作出了很多有益探索。去年春天,全院的年度考核展示首次從(cong) 排練廳搬到了舞台——作品《舞上春》把教室中程式化的訓練課程進行再編創,使其在體(ti) 現訓練性的同時更富有美感,讓觀眾(zhong) 有機會(hui) 了解舞蹈演員是如何進行訓練並一步步站在舞台上的。首場開票40分鍾就全部售罄,現場座無虛席,給了主創和演員們(men) 極大的信心。

  在劇院的創新發展過程中,青年人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劇院的支持下,我有機會(hui) 主演了《孔子》《恰同學少年》《昭君出塞》《記憶深處》等多部作品,受到了業(ye) 界關(guan) 注。更令我高興(xing) 的是,我看到有更多觀眾(zhong) 特別是年輕觀眾(zhong) 願意走進劇場。在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光輝曆史上,一批藝術名家大家留下了璀璨的星光,我為(wei) 能夠成為(wei) 他們(men) 的後繼者而感到驕傲,更有信心像劇院的老一輩藝術家那樣作出成績、作出貢獻。未來,我希望能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創造出更多無愧於(yu) 時代、無愧於(yu) 人民的藝術精品。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4日 05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