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疆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考古重大成果獲業界認可

發布時間:2022-03-24 10:34: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3月23日電(苟繼鵬)“新疆克亞(ya) 克庫都克烽燧遺址考古成果顯著,學術價(jia) 值十分突出,作為(wei) ‘大傳(chuan) 統’物化載體(ti) ,是當時中央政府的國家工程。其現實政治意義(yi) 巨大,無疑是近年國家邊疆考古又一項重大考古發現。”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委員、鄭州大學特聘教授劉慶柱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此前,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新疆克亞(ya) 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入圍終評項目名單。“該烽燧是唐代‘樓蘭(lan) 路’沿線的一處基層軍(jun) 事管理機構,其考古發現無疑是具有‘可信’與(yu) ‘長軸’的曆史見證。它與(yu) 被列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克孜爾烽燧,有著同樣的極為(wei) 重要的意義(yi) 。”劉慶柱說。

  據悉,2019至202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克亞(ya) 克庫都克烽燧遺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麵積2300平方米,取得重大收獲。這也是國內(nei) 首次對唐代烽燧遺址進行的主動性考古發掘,係統地揭露了遺址全貌,明確其為(wei) 唐代“沙堆烽”故址。考古成果先後入選2019年度“考古中國”絲(si) 綢之路重大項目成果和“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沙堆烽燧考古隊領隊胡興(xing) 軍(jun) 說:“該遺址累計清理出土各類文物1450餘(yu) 件(組),均為(wei) 戍邊將士日常生活、工作實用器物。”文物中有木質的杯、碗、筷、勺,陶質的缸、罐、碗、碟,染織衣服、麻鞋,武器裝備弓、箭、鎧甲,以及上傳(chuan) 下達的公文信函等。

  “其中883件文書(shu) (紙文書(shu) 758、木簡119、帛書(shu) 4、刻辭2)最為(wei) 引人注目。這不僅(jin) 是國內(nei) 遺址考古出土數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書(shu) 資料,也是首次發現的唐代漢文木簡實物標本。文書(shu) 所記錄內(nei) 容豐(feng) 富,涉及軍(jun) 事、政治、經濟、文化、法律、交通、社會(hui) 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麵,諸多內(nei) 容均為(wei) 首次發現,具有極高的史料研究價(jia) 值。”胡興(xing) 軍(jun) 說。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hui) 會(hui) 長榮新江也對上述考古成果表示認可。“從(cong) 整個(ge) 敦煌吐魯番乃至西域地區出土的唐代文書(shu) 來看,這座當時稱為(wei) ‘沙堆烽’的遺址出土的文書(shu) 是一組相對完整的烽燧文書(shu) 群,與(yu) 敦煌吐魯番文書(shu) 多為(wei) 寺院、墓葬出土的二次利用文書(shu) 不同,它們(men) 是實際應用的文書(shu) 。它們(men) 讓我們(men) 認識到唐朝烽燧的作用和日常運作情況,大大補充了唐朝軍(jun) 事防禦製度的細節,也證明了唐朝對西域地區的穩固控製,以及對絲(si) 綢之路的路政建置的持續維護。”(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