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已獲自然免疫,疫苗接種仍重要
隨著奧密克戎毒株BA.2亞(ya) 型引發更多無症狀感染,不少人關(guan) 心,接種新冠疫苗後獲得的抗體(ti) 水平能否說明自己擁有安全的免疫保護?同樣產(chan) 生抗體(ti) ,感染新冠與(yu) 接種疫苗又有哪些不同?
據美國媒體(ti) 報道,研究人員表示,檢測到抗體(ti) 並不代表獲得完整的免疫保護。接種疫苗與(yu) 感染新冠獲得的抗體(ti) 水平也存在關(guan) 鍵差異:接種後一般都能獲得高抗體(ti) 水平,但隨著時間推移會(hui) 逐漸減弱;感染後的抗體(ti) 水平不均衡,其高低因人而異。研究人員建議,即使感染過新冠病毒獲得自然免疫,接種疫苗也很重要,可有助於(yu) 獲得更強有力的持續保護。
自然免疫VS疫苗免疫
眾(zhong) 所周知,無論是感染新冠還是接種疫苗,最初幾天,抗體(ti) 都會(hui) 開始發生反應,並在此後數周和數月內(nei) 濃度穩步提高,大約六個(ge) 月後開始下降。
同樣是獲得保護性免疫,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報道,研究人員表示,接種疫苗與(yu) 感染病毒獲得的抗體(ti) 水平存在一個(ge) 關(guan) 鍵差異。
埃默裏大學病毒學家梅於(yu) 爾·蘇薩爾說,接種疫苗後一般都能獲得高抗體(ti) 水平,但隨著時間推移會(hui) 逐漸減弱。感染新冠之後的抗體(ti) 水平則非常不均衡,有的人很低,有的人很高。
華盛頓大學免疫學副教授佩珀指出,接種與(yu) 感染產(chan) 生的抗體(ti) 之所以存在差異,與(yu) 個(ge) 人如何接觸到新冠病毒密切相關(guan) ,因為(wei) 這決(jue) 定了免疫反應的差異。佩珀說,人的身體(ti) 由不同的免疫環境構成,部位不同,免疫反應有很大不同。
“混合免疫”更有效?
既然感染與(yu) 接種都能產(chan) 生抗體(ti) ,外界不免提出疑問,哪種方式更具有保護作用?或者說感染+接種的“二合一”是否意味著獲得“超級免疫力”?
免疫學家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有爭(zheng) 議的問題,特別是麵臨(lin) 變異病毒的情況。不過,研究人員發現,感染新冠後接種疫苗獲得的“混合免疫”效果非常明顯。而且,“混合免疫”會(hui)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觸發非常強的抗體(ti) 反應。
加利福尼亞(ya) 斯克裏普斯研究所分子醫學教授埃裏克·托普爾指出,將不同免疫反應結合在一起的結果是協同作用,而不是疊加作用,是一種強大而持久的保護,能產(chan) 生25至100倍的抗體(ti) 反應,也能防禦更多的變異病毒。
“對於(yu) 那些持續感染的人來說,他們(men) 的免疫反應是針對整個(ge) 病毒,而疫苗是針對病毒的刺突蛋白。”托普爾解釋道。
但是,托普爾強調,“混合免疫”隻是在感染先於(yu) 接種的群體(ti) 中得到最好的研究,而對接種先於(yu) 感染的人群尚未獲得相關(guan) 數據,科學家還在收集和研究。
研究人員指出,此類研究表明,即使感染過新冠病毒獲得自然免疫,接種疫苗也很重要,可有助於(yu) 獲得更強有力的持續保護。接種疫苗雖然難擋突破性感染,但重症可能性要小得多,並且有證據表明,完全接種疫苗的人不太可能出現長期症狀。
“虛假的安全感”?
隨著出現越來越多的無症狀感染者,人們(men) 關(guan) 心,檢測出抗體(ti) 是否意味著擁有免於(yu) 感染的防護力?
研究人員表示,檢測抗體(ti) 水平是一回事,衡量它們(men) 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護人們(men) 免受新冠感染則是另一回事。換言之,僅(jin) 僅(jin) 檢測到免疫反應並不能轉化為(wei) 抵禦新冠的全麵保護。首先,僅(jin) 僅(jin) 根據一個(ge) 人的抗體(ti) 水平得出的結論非常有限。其次,目前也沒有公認的方法能衡量抗體(ti) 水平的保護作用。第三,免疫係統相當複雜,抗體(ti) 隻是第一道屏障。研究顯示,加強接種後,作為(wei) 人體(ti) 第二道防線的T細胞水平高出30倍。(記者 廖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