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塑詩詞文韻之魂 聚時代奮進之力
光明日報記者 李蕾 牛夢笛
編者按
《中國詩詞大會(hui) 》2016年推出至今,走過了七個(ge) 年頭,已成長為(wei) 具有社會(hui) 影響力、輿論引導力的文化類節目品牌。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yu) 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hui) 聯合主辦的《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再次以創新的姿態亮相熒屏,獲得收視和口碑的雙豐(feng) 收,實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yu) 創新性發展。光明日報特別策劃《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專(zhuan) 版,在刊發深度報道、短評的同時,邀請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關(guan) 玲、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撰寫(xie) 評論文章,以饗讀者。
又是一年春風到,吹來了中國經典詩詞的詩情畫意,更吹來了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生機盎然。從(cong) 2016年起,每年春天,《中國詩詞大會(hui) 》都以高質量的詩意盛宴在社會(hui) 上掀起一股“全家老少齊上陣,天南地北共此情”的詩詞熱潮。今年也不例外,《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於(yu) 3月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科教頻道播出,累計觀眾(zhong) 規模超2.07億(yi) ,多次登上微博綜藝榜冠軍(jun) 。相比去年同期,15至34歲中青年觀眾(zhong) 占比顯著增加,高中和大學及以上的較高學曆觀眾(zhong) 占比明顯提升。在文化生活極大豐(feng) 富的今天,古典詩詞為(wei) 何屢屢擊中觀眾(zhong) 尤其是青年群體(ti) 的心,成為(wei) 百姓休閑文化大餐的一道“主菜”?
在萬(wan) 千意象中凝聚中華兒(er) 女的民族精神
今年春晚的創意音舞詩畫《憶江南》吟著古詩,帶萬(wan) 千觀眾(zhong) 領略名畫《富春山居圖》的世界,網友們(men) 讚歎“看完春晚,能不憶江南?”北京冬奧會(hui) 上,無論是奪金時刻,還是惜敗瞬間,解說員對詩詞信手拈來,詮釋中國式浪漫和格局;社交平台上與(yu) 詩相關(guan) 的內(nei) 容越來越多,有人分享詩意生活、朗誦優(you) 美詩句,有人解析《中國詩詞大會(hui) 》文案,為(wei) 寫(xie) 作積累素材……綿亙(gen) 千年的古典詩詞已“飛入尋常百姓家”,與(yu) 當代生活產(chan) 生緊密聯係。而這股詩詞熱背後,是《中國詩詞大會(hui) 》七年來不懈的引領和推動。
詩詞歌賦是中國文化的感性表達,是中華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詩經、楚辭、漢魏樂(le) 府、唐宋詩詞,高度濃縮了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生生不息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中國詩詞大會(hui) 》節目組從(cong) 一開始就確立思路——堅持創造性轉化與(yu) 創新性發展方針,聚焦詩詞所承載的忠孝、仁義(yi) 、愛國、勤勞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內(nei) 容,激活深藏於(yu) 大眾(zhong) 血脈裏的中國文化基因。
在《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的考題中,我們(men) 既看到“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曠達,也看到“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的深情,還看到“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的豪邁。網友“夢”評價(jia) 道:“詩詞是曆史背景的再現,詩人情感的流露,文化脈絡的傳(chuan) 承,精神力量的積聚。看節目,我仿佛和司馬遷經曆了繁華落盡人世間的命運沉浮,與(yu) 莊子坐著大鵬之背扶搖直上九萬(wan) 裏,跟李白醉過酒,陪陶淵明采過菊,給白居易折過柳。節目挖掘出詩詞蘊含的古代文化最美的那一麵,讓我們(men) 在詩詞歌賦的萬(wan) 千意象中感受中華兒(er) 女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賡續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
把“知識競答”升級為(wei) “沉浸觀影”
做爆款節目不易,要連續多年做出爆款,難上加難。對詩詞類節目來說,人們(men) 對古詩詞的感受多來自書(shu) 本,要將抽象的文字之美轉化為(wei) 具象的詩情畫意,還要克服審美疲勞,讓觀眾(zhong) 常看常新,就必須在視聽呈現、環節設置上下深功夫。主創團隊設置視聽翻譯組,深入節目出題環節,把題目的詩詞內(nei) 容轉化為(wei) 視聽影像;對上一季節目“體(ti) 檢”,通過研究收視率變動曲線複盤每場節目播出時收視率的變化情況,分析原因,尋找對策。
《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采取“大浪淘沙”、團體(ti) 戰、精英賽等方式進行比拚。團體(ti) 戰通過“挑戰多宮格”“身臨(lin) 其境”“詩詞小劇場”等環節選出優(you) 勝團隊;精英賽通過“飛花令”決(jue) 出優(you) 勝團隊代表,向總冠軍(jun) 發起衝(chong) 擊。其中,創新題型“詩詞小劇場”讓人眼前一亮。從(cong) 演員表演《問劉十九》《如夢令》等經典篇章的故事,到嗶哩嗶哩國風UP主複刻稀世名畫《搗練圖》的場景,再到大盂鼎、何尊等文物開口講述自己的前世今生,創作者用情景劇建構跨越古今的情景,把“知識競答”升級為(wei) “沉浸觀影”,讓觀眾(zhong) 體(ti) 驗奇妙的親(qin) 近感和對話感。
新科技、傳(chuan) 統工藝賦能節目,讓觀眾(zhong) 在詩的海洋中恣意遨遊:在“千人視頻連線技術”加持下,雲(yun) 中千人團讓天南海北的詩詞愛好者會(hui) 聚在線上;靈感來源於(yu) 千年敦煌的穹頂,和如天階一般的“雲(yun) 中千人團”影像集合,與(yu) 舞台上亭台樓榭、草長鶯飛等逼真視覺景觀相對應,營造“扶搖直上九萬(wan) 裏”的空間感;全新升級的“畫中有詩”環節,除邀請節目點評嘉賓康震在宮燈、團扇、戰鼓上描繪詩詞,還邀請盆景、麥稈畫等手工藝人在不同器物上勾勒詩詞之美,擴容詩詞表達的生活載體(ti) 。正如節目製片人、總導演顏芳所說,“如果我們(men) 把節目當成一棵大樹,它每年都在成長,這裏有外在表征的改變,更有藝術內(nei) 核上的自我更新”。
讓古典詩詞與(yu) 當代生活擦出火花
在中國傳(chuan) 媒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廖祥忠看來,古典詩詞的生命力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是常讀常新的文化內(nei) 涵和真切動人的情感體(ti) 驗。《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從(cong) “江山”“少年”“燃”“遇見”“稻香”“韻”“天地”“味道”“颯”“出發”十大時代關(guan) 鍵詞入手,解鎖古今對話的獨特視角,呈現建黨(dang) 百年、逐夢太空、全民抗疫等時代切麵。每個(ge) 切麵都與(yu) 古典詩詞碰撞出了絢麗(li) 火花,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振奮億(yi) 萬(wan) 人心,匯聚精神偉(wei) 力。在“少年”主題下,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延年、陳喬(qiao) 年英勇就義(yi) 的畫麵與(yu) 宋代呂陶筆下“壯夫思報國”的博大胸懷交相輝映。電影《長津湖》中伍萬(wan) 裏敬軍(jun) 禮時喊出“第677名,伍萬(wan) 裏”的片段與(yu) 唐代王維心中“縱死猶聞俠(xia) 骨香”的悲壯之情同頻共振。這種知識、故事、價(jia) 值感召相融合的做法,道出“正是無數青年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新中國,有了當下中國人的幸福生活”的主題,建構起詩詞與(yu) 當下勾連的現實意義(yi) 。
“在詩詞中燃燒生命的人,是節目鮮活的基礎。”顏芳如是說。《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廣邀愛好詩詞的科技創新引領者、生態文明保護者、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者等,將他們(men) 分成由少兒(er) 團、青年團、百行團、家庭團組成的現場百人團,以及通過視頻連線,來自天南地北,從(cong) 事各行各業(ye) 的雲(yun) 中千人團。聽障女生王逸玘朗誦《將進酒》,展示她與(yu) 命運搏擊的豪邁,網友紛紛為(wei) 這“向陽怒放的生命”點讚;無論是麵對黃土溝壑,還是站在儲(chu) 油罐頂,石油工人王軍(jun) 與(yu) 詩相伴,用“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抒發紮根生產(chan) 一線的壯誌;扶貧駐村的醫生徐曉嬋在醫治村民的同時,帶家人體(ti) 驗“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園生活……這些在詩詞文化熏陶下的高貴靈魂,用樸實的底色和真誠的情感感染廣大觀眾(zhong) ,引起社會(hui) 各界的熱切關(guan) 注和強烈共鳴,凝聚起人民群眾(zhong) 在新時代奮發向上的精氣神。
《中國詩詞大會(hui) 》是一個(ge) 縮影。順著這個(ge) 視角追尋,我們(men) 看到近年來優(you) 質文化類節目蓬勃發展的景象。尤其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深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資源,圍繞重大主題深入策劃、精心製作,不僅(jin) 連續七年耕耘《中國詩詞大會(hui) 》IP,還開創《典籍裏的中國》《中國考古大會(hui) 》《中國地名大會(hui) 》等新現象級作品,以“滿屏皆精品”的態勢滿足廣大受眾(zhong) 對文化類節目的新期待。“《中國詩詞大會(hui) 》如同風向標,為(wei) 文化類節目發展指明方向。希望從(cong) 業(ye) 者能從(cong) 其成功中汲取有益經驗,推動節目質量穩步提升,樣式更加多元,帶動全社會(hui) 關(guan) 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熱情持續深入下去。”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文衛華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5日 1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