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工業量產思維下,多少青春劇被“甜就夠了”給耽誤了

發布時間:2022-04-01 15:59:00來源: 文匯報

 

  從(cong) 《餘(yu) 生,請多指教》到《才不要和老板談戀愛》,青春劇再一次成為(wei) 網絡話題的焦點。對於(yu) 喜歡這類劇集的觀眾(zhong) 來說,劇情走向擺脫了早年戀愛劇車禍、絕症、四角戀等極致化戲劇元素,將初遇的悸動、戀愛的甜蜜、相處的磨合以輕鬆明快的氛圍娓娓道來,輔之以精致養(yang) 眼的場景服飾、文藝甜美的情話夢幻呈現。而對於(yu) 另一部分觀眾(zhong) 來說,不夠專(zhuan) 業(ye) 的職場呈現與(yu) 過於(yu) 美化的生活場景,依舊沒能較好地修正這類劇集缺乏“煙火氣”“懸浮感”的通病,日常的“甜蜜”多少帶了點工業(ye) 量產(chan) 的“糖精”味道。

  “偏見”與(yu) “濾鏡”正成為(wei) 成國產(chan) 青春劇的“一體(ti) 兩(liang) 麵”。帶有對愛情憧憬濾鏡而來的觀眾(zhong) ,滿足於(yu) “撒糖”情節的密度。而另一部分觀眾(zhong) 則聽到“甜寵”二字避之不及。甚至於(yu) 還未開播,就在心中將其與(yu) “劇情懸浮”“脫離現實”畫上等號。兩(liang) 種聲音的激烈碰撞,某種程度上是工業(ye) 量產(chan) 思維下,對於(yu) 青春劇創作不斷窄化的結果。製播平台與(yu) 營銷方與(yu) 其說是用“甜寵”“虐戀”這些標簽來細分受眾(zhong) 市場,不如說是在以“甜就夠了”“虐到上頭”來馴化觀眾(zhong) ,有意讓“青春劇”與(yu) 所謂“正劇”“職場劇”作出區隔,麵對觀眾(zhong) 不夠真實、專(zhuan) 業(ye) 的批評“討饒”。可殊不知,觀眾(zhong) 忠誠的不是某一個(ge) 標簽,某一個(ge) 類別,而是作品的質量與(yu) 深度。這種“甜就夠了”的創作思維,遏製的,是青春劇話題拓展的可能性。當影視製播方熱衷以“糖精”小視頻為(wei) 賣點宣傳(chuan) 時,也阻礙了其成為(wei) 現實主義(yi) 佳作的上升路徑。

  這兩(liang) 年,青春劇不是沒有向現實靠攏的努力。盤點這兩(liang) 年的青春劇,都熱衷於(yu) 通過男女主角的職業(ye) 身份帶來新鮮感,比如《你是我的榮耀》裏娛樂(le) 明星與(yu) 科研人員的組合,比如《你是我的城池營壘》裏特警隊員與(yu) 新手醫生的組合。《餘(yu) 生,請多指教》也延續了這一趨勢。男主角顧魏是三十而立的外科醫生兼醫學院副教授,而女主角林之校是音樂(le) 學院在校大三學生。因為(wei) 林之校父親(qin) 罹患胃癌,顧魏機緣巧合成了他的主治醫生,二人由此邂逅產(chan) 生感情。他陪她度過照料父親(qin) 的至暗時刻追尋音樂(le) 夢想,她幫他走出陰霾重拾醫者仁心的大愛,加之兩(liang) 人本身需要克服的年齡差和校園職場戀愛的磨合過程,這本該是一部有滋有味的青春劇。遺憾的是,年齡差間的矛盾被簡化為(wei) 是否願意穿“情侶(lv) 裝”,作為(wei) 醫生伴侶(lv) ,其矛盾則被聚焦在“醫生工作忙碌,突發狀況多難以陪伴”這個(ge) 常規衝(chong) 突點之上。而女主角違抗父親(qin) “讀師範”為(wei) 自己爭(zheng) 取來的大提琴音樂(le) 夢想,也隻停留在口頭之上,音樂(le) 生每天數小時乃至十幾小時的練琴時間都沒有展現。更匪夷所思的是,麵對抗癌父親(qin) ,你根本看不到女主角為(wei) 父母分擔的成長與(yu) 擔當,選擇醫生的草率與(yu) 照料細節的敷衍,令人感到就連親(qin) 人也淪為(wei) 編劇譜寫(xie) 二人“命中注定”的“工具人”。

  可看不到職業(ye) 生活背景帶來的現實代入感與(yu) 人物獨特性,二人“非你不可”的戀愛宣言多少有些蒼白。當觀眾(zhong) 追劇“上頭”的熱情褪去,回味追憶,除了被短視頻高度凝練的男女主牽手、擁抱、吃醋、接吻等常規“撒糖”套路合輯,除了男女主角的深情注視與(yu) 明媚笑容,很難找到留有深刻印象的台詞、情節。更殘酷地說,倘若剔除場景服飾、唯美鏡頭、青春靚麗(li) 演員這層層濾鏡,青春劇,何其空洞、老套。

  誠然,觀眾(zhong) 收看青春劇,主要憧憬的是美好愛情,誠然,觀眾(zhong) 收看青春劇,也以解壓養(yang) 眼為(wei) 第一訴求。可美好絕不止於(yu) “甜”,止步於(yu) 吃飯看電影遊古鎮的流水賬呈現,觀眾(zhong) 看到的,充其量隻是“玩伴”;單憑公主抱、係鞋帶、披衣服等所謂“男友力”情節,觀眾(zhong) 看到的,隻是停留在分泌多巴胺、刺激腎上腺素的夢幻。影視主創對於(yu) 婚戀如此幼稚的認知,決(jue) 不能用一句“觀眾(zhong) 喜歡撒糖”就能夠敷衍的。

  真正的甘甜,不是建立在平順優(you) 渥的環境之中,不是建立在從(cong) 天而降的幸運之上,而是貫穿於(yu) 勇於(yu) 麵對現實、攜手共渡的點滴累積之中。甚至,隻有品嚐過逆境的苦痛,才能感受到越能凸顯感情的珍貴,相伴的甜蜜。無須譜寫(xie) 傳(chuan) 奇,隻著眼當下,我們(men) 為(wei) 身著防護服隔空比心的抗疫“90後”夫妻感動,為(wei) 丈夫送別“逆行”妻子許諾做一個(ge) 月家務的故事而暖心,是因為(wei) “比心”這個(ge) 動作“甜”嗎,是因為(wei) 承諾“做家務”就是“人類高質量男性”嗎?當然不是。是因為(wei) 我們(men) 透過動作與(yu) 承諾,看到了他們(men) 在相守之中,對於(yu) 彼此社會(hui) 價(jia) 值與(yu) 高貴品格發自內(nei) 心的真誠讚賞與(yu) 身體(ti) 力行的支持認可,這樣的愛情,又豈是一個(ge) “甜”字就足以概括?

  舒婷在《致橡樹》裏如是寫(xie) 道:“愛——不僅(jin) 愛你偉(wei) 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而這,何嚐不是青春劇所該著力書(shu) 寫(xie) 的美好命題。

  (文/黃啟哲)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