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網評論員:人們何以如此關注一名低分考生逆襲上岸

發布時間:2022-04-02 11:12: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北京協和醫學院研招處深夜回應

  光明網評論員:一則“北京協和醫學院2022年碩士研究生複試331逆襲390”的消息在昨天(3月31日)衝(chong) 上了社交平台熱門榜,網絡上充斥著網友們(men) 對這一事件的猜測。

  昨晚,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招生處發布了相關(guan) 聲明,詳細說明了入學總成績的計算方法,複查了複試麵試過程,“複試程序符合規定,未發現複試過程存在違規行為(wei) ,考試成績有效。”對於(yu) 擬錄取學生的身份,該生本科院校濟寧醫學院辟謠稱,該生父母職業(ye) 務農(nong) ,並非網傳(chuan) 該校教務處處長之子。

  近些年,由於(yu) 碩士研究生擴招、社會(hui) 就業(ye) 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考研人數與(yu) 年俱增,考研“內(nei) 卷”現象嚴(yan) 重,錄取分數線屢破新高。在這一背景下,考生在初試成績落後近60分的懸殊差距下,仍然考上了國內(nei) 醫學院校的頂尖學府,網友們(men) 自然而然不會(hui) 第一時間將原因歸結為(wei) 個(ge) 人努力的結果。網絡上流傳(chuan) 的故事版本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實際上顯現的是人們(men) 長久以來的慣性思維,這一思維模式由高考而來,即學生的能力通過分數體(ti) 現,高分考生通常是優(you) 秀學生的代表。各種類型的選拔考試最終結果公示都是通過分數來量化差別,這也是人們(men) 以分數評定能力的習(xi) 慣性認知的基礎。因而,也就不奇怪人們(men) 在關(guan) 注這起個(ge) 案時,對390分考生帶有主觀偏向,而將331分考生的成功視為(wei) “逆襲”。

  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下,應試選拔仍是最為(wei) 公平的製度機製,分數確實能夠起到評判考生專(zhuan) 業(ye) 基礎水平的功用。但統考不易區分出考生是否真正具備科研能力,許多高校都意圖通過複試進行多樣化的評判,選擇更具發展潛力的考生。北京協和醫學院的選拔規則設置正是如此。根據規則,初試和複試成績各占總成績的50%,初試第一考生的百分製總成績中的初試部分實為(wei) 39.00分,初試第二考生相對應成績為(wei) 33.10分。

  由此,這起個(ge) 案初試成績的分差被縮小,更為(wei) 重要的顯然是複試麵試中的“專(zhuan) 業(ye) 知識、英語聽說、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科研能力等”。根據網絡資料,331分考生在本科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一篇影響因子6+的SCI論文。一篇SCI論文就已經是許多博士研究生夢寐以求的科研成果,一篇影響因子6+的SCI論文顯然足以輔證一個(ge) 人的多項能力。

  查閱今年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招生複試結果公示能夠發現,存在著一些專(zhuan) 業(ye) 實際複試人數多於(yu) 統招計劃人數,但專(zhuan) 業(ye) 擬錄取人數仍低於(yu) 統招計劃人數的情況。這表明了相關(guan) 高校對於(yu) 碩士招生寧缺毋濫的態度,也是在向社會(hui) 表達碩士研究生培養(yang) 並不是唯分數論,並非通過統考就萬(wan) 事無憂。不僅(jin) 醫學專(zhuan) 業(ye) ,其他專(zhuan) 業(ye) 考研初試成績第一而最終未被錄取的情況也並不罕見,初試成績400多分未被錄取的考生也不在少數。

  由此,全社會(hui) 對於(yu) 考生低分“逆襲”個(ge) 案最初的關(guan) 注,是希望當前學曆選拔機製能夠更加公平、公正、公開。而當相關(guan) 高校聲明公布後,人們(men) 轉變對這一事件的看法,實則表明了另一個(ge) 期待,即希望碩士研究生選拔製度能夠合理,確保每一名科研人才不被埋沒。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