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官員稱雲技術為奧運設立新標準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國際奧委會(hui) 首席信息技術總監伊拉裏奧·科納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雲(yun) 計算的技術創新讓奧運會(hui) 更快、更高效且更可持續,並為(wei) 奧運會(hui) 設立了新標準。”
2018年,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與(yu) 阿裏雲(yun) 聯手推出奧林匹克轉播雲(yun) ,提供創新雲(yun) 上轉播解決(jue) 方案。奧林匹克轉播雲(yun) 在2021年舉(ju) 行的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上首次投入使用,轉播內(nei) 容超9500小時。
一年後的北京冬奧會(hui) ,這一創新解決(jue) 方案再度升級。除了向世界各地轉播機構提供超過6000小時轉播內(nei) 容外,奧林匹克轉播雲(yun) 還首次將賽事成績、賽事轉播、信息發布、運動員抵離、食宿、交通等信息係統全部遷移上雲(yun) ,實現了統一門戶、應用集成和數據集成。
“奧運會(hui) 一直被視為(wei) 科技先驅。當我們(men) 看到使用雲(yun) 技術的巨大潛力時,我們(men) 非常確信該技術能夠幫助我們(men) 實現數字化轉型目標。”科納說。
傳(chuan) 統轉播中,各持權轉播電視台需要前往比賽國家報道,將15噸乃至更重的轉播車、采編設備跨海運送,派大量技術運維和編輯人員與(yu) 報道記者一起,前往奧運現場。而在轉播雲(yun) 支持下,許多設備可以遷移上雲(yun) ,不必再運輸,技術與(yu) 編輯人員也可遠程工作,即使無人前往現場,也能完成奧運轉播。
“相比傳(chuan) 統的衛星轉播,雲(yun) 上轉播更低成本、也更靈活。”科納表示,這符合國際奧委會(hui) 《奧林匹克2020+5議程》中降低奧運會(hui) 成本的目標。
此外,相較於(yu) 傳(chuan) 統傳(chuan) 輸方式,雲(yun) 計算能夠用高帶寬傳(chuan) 輸更高清的影像資料,在訪問量增大時及時擴容保證流暢度,還能夠更深入地與(yu) AI、AR、3D技術融合,以實現創新,這些都是雲(yun) 計算正在為(wei) 奧運會(hui) 帶來的巨大改變。
“我們(men) 希望通過這些新技術,向觀眾(zhong) 提供更多信息,從(cong) 而讓更多人,讓年輕人愛上奧林匹克運動,進而促進人們(men) 參與(yu) 到這些運動中,推動體(ti) 育項目發展。”科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