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孩子上網課 如何避“網癮”

發布時間:2022-04-02 11:25:00來源: 今晚報

  受疫情影響,本市中小學生目前居家開展線上教學,不少“上班族”家長擔心孩子獨自在家上網課之餘(yu) 偷偷玩遊戲,甚至可能形成網癮。市安定醫院兒(er) 童青少年心理科主治醫師張文斌提示,擔心孩子過度使用網絡,家長有三點需要留意。

  張文斌介紹,目前遊戲低齡化趨勢明顯,遊戲成癮甚至被列為(wei) 精神疾病,但並非每個(ge) 過度遊戲的兒(er) 童都能達到診斷標準。兒(er) 童過度遊戲問題其實還包括其他原因,比如家庭關(guan) 係、學習(xi) 困難及回避人際關(guan) 係等。2020年,我國未成年網民達到1.83億(yi) 人,互聯網普及率為(wei) 94.9%,超過1/3小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網絡。

  什麽(me) 是網絡成癮綜合征?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是網絡成癮綜合征?張文斌表示,網絡成癮綜合征是指在無成癮物質作用下的上網行為(wei) 衝(chong) 動失控。網絡成癮的起因應追溯到口唇期,嬰兒(er) 通過哺乳期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並保留了對代表母愛的溫暖、關(guan) 懷、安全等美好感覺的回憶和思念。網絡成癮綜合征患者通過上網重新獲得這種從(cong) 口唇期結束後就似乎消失而又隱藏在潛意識中的滿足感。成年後,當遇到挫折,如學業(ye) 上的挫敗、工作上的失落、社會(hui) 交往恐懼、失戀、家庭打擊等,為(wei) 尋求解脫而沉溺於(yu) 網絡之中,使這種埋藏在潛意識中的壓抑得到釋放。

  一般來講,臨(lin) 床上更關(guan) 注遊戲和網絡的使用是否對人的正常社會(hui) 功能構成了損害,如果有所損害,才需要加以調整。因此,不太建議家長過度解讀目前診斷標準中的條目,必要時最好求助於(yu) 專(zhuan) 業(ye) 人士。

  家長如果擔憂孩子過度使用網絡,可以加強監管。首先,家長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不要完全否定遊戲、聊天、互動娛樂(le) 等軟件,更不要“唯遊戲必反”。因為(wei) 這樣做很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認為(wei) 家長根本不了解遊戲、網絡,甚至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建議家長親(qin) 身體(ti) 驗一下孩子經常玩的遊戲,隻有參與(yu) 了、調研了,才有發言權,進而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更好地和他們(men) 溝通。其實,一些遊戲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有幫助的,可以培養(yang) 孩子的邏輯分析和判斷能力。

  其次,家長可與(yu) 孩子共同製訂生活計劃,合理安排並管理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對於(yu) 低齡兒(er) 童,家長還可以選擇幾款親(qin) 子遊戲陪孩子一起玩,既拉近了親(qin) 子關(guan) 係又可以進行遊戲時間管理。

  此外,家長應該盡可能多地為(wei) 孩子提供可以參與(yu) 、接觸的活動,讓孩子在上完網課後,可以有豐(feng) 富的生活體(ti) 驗。活動安排得越豐(feng) 富、吸引力越強,孩子越能獲取滿足感,就越不容易對單一的事物過於(yu) 依賴,也有利於(yu) 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和興(xing) 趣,獲得比較全麵的發展。(記者 劉波)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