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斯人可嘉:袁可嘉先生與新時期中國文學”研討會舉行

發布時間:2022-04-02 14: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高凱)由十月雜誌和慈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斯人可嘉:袁可嘉先生與(yu) 新時期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hui) 日前在線上舉(ju) 行。

  袁可嘉先生,1921年出生於(yu) 浙江慈溪,“九葉派”詩人、學者、傑出的文學翻譯家。他的詩被廣為(wei) 流傳(chuan) ,他編選的《外國現代派作品選》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作家和詩人。

  據了解,慈溪市文聯、作協、崇壽鎮政府和十月雜誌社通力合作,曆時10年,已經完成了五屆“袁可嘉詩歌獎”的評獎和頒獎工作,陳先發、王家新、李笠、楊鍵、汪劍釗、胡亮、藍藍、傅浩、張清華、餘(yu) 怒、楊鐵軍(jun) 、霍俊明、薛慶國、呂德安、江弱水等15位在當下詩壇內(nei) 外有廣泛影響的詩人、翻譯家和學者榮膺大獎。

  袁可嘉先生蜚聲學界內(nei) 外,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現代化進程產(chan) 生了巨大影響。無論是作為(wei) 著名學者、詩人,還是傑出的詩歌翻譯家,袁可嘉先生都表現出了超越時代的卓越眼光。

  著名詩人,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原中國作協書(shu) 記處書(shu) 記吉狄馬加當日表示,袁可嘉先生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既是一個(ge) 學者,也是重要詩人,同時還是傑出的翻譯家。包括袁可嘉先生在內(nei) 的九葉詩派,他們(men) 在處理現實題材,處理他們(men) 麵對的國家民族現實的時候,並沒有逃避或者回避現實,而是以高超的詩歌藝術呈現方式記錄那樣一個(ge) 時代。對於(yu) 當下來說,在研究他們(men) 創作的時候,對怎麽(me) 處理、借鑒外來詩歌藝術,特別是更好地融入中國現實過程中,怎麽(me) 把外來的優(you) 秀文學以及詩歌的形式,包括一些思想觀念,和當下的創作融合,也是有啟示意義(yi) 的。

  浙江省作家主席、著名作家艾偉(wei) 表示,袁可嘉編的《外國現代派作品選》是自己這代作家的啟蒙讀物,“讓我們(men) 得以在思想路徑以及敘事方法上開了眼界”。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李洱表示,是袁先生和他的同代翻譯家、詩人參與(yu) 了現代漢語的塑造。他們(men) 先是把現代漢語從(cong) 意識形態的重負當中解放出來,用一種我們(men) 看來比較陌生化的手段,增強了漢語的雕塑感。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xie) 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教授表示,袁可嘉的作品風格非常鮮明,語言也很成熟,可以說和九葉詩派的其他詩人一塊,標誌著中國新詩在上個(ge) 世紀四十年代漸趨成熟。他認為(wei) 袁可嘉先生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貢獻,是對於(yu) 現代詩學的建設性的詮釋。他在四十年代後期係統發表的一些文章,可以說是對現代詩學有非常重要的闡釋貢獻。大概有兩(liang) 部分,一部是詩歌內(nei) 部問題的討論。還有一類是談外部問題,像詩與(yu) 民主,論現代詩中的政治感傷(shang) 性,對詩的迷信,詩的道路等,加起來大約是關(guan) 於(yu) 新詩現代化的集中討論。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詩人歐陽江河提到,袁可嘉在詩人、詩學批評家、翻譯家之外,還有第四重身份——編輯家。他編輯的《外國現代派作品選》產(chan) 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ge) 影響不是對大眾(zhong) 的影響,更多的是對精英的影響,對從(cong) 事寫(xie) 詩的人、從(cong) 事翻譯的人,也對編輯都有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著名評論家楊慶祥教授提到,袁可嘉先生的三重身份都非常重要。他更關(guan) 心的是,袁可嘉先生作為(wei) 詩歌批評家或者理論家的維度,他關(guan) 於(yu) 詩歌的理論、詩歌的創建,到現在看依然不過時,而且依然有啟示性。

  穀禾說:“袁可嘉先生給了我們(men) 看世界文學的眼光,更多關(guan) 注當時最優(you) 秀的英語文學的眼光,讓我們(men) 能夠向外看,而不再專(zhuan) 注於(yu) 自己的小天地。這是作為(wei) 一個(ge) 學者、一個(ge) 翻譯家,也是一個(ge) 詩人最偉(wei) 大之處。”

  當日研討會(hui) 由十月雜誌和慈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