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刷屏的“BE美學”有何魅力

發布時間:2022-04-06 16:09:00來源: 齊魯晚報

  作者:李睿

  韓劇《二十五,二十一》迎來大結局,羅希度與(yu) 白易辰經曆了前十四集的心動、曖昧、戀愛、彼此救贖與(yu) 扶持之後,許多觀眾(zhong) 都認為(wei) ,男女主角會(hui) 攜手進入人生中下一個(ge) 階段。但萬(wan) 萬(wan) 沒想到的是,甜蜜戛然而止,第15集兩(liang) 人還好好的在一起,16集卻決(jue) 然走向了分手,兩(liang) 位主角離開對方時心碎流淚的樣子還在眼前,在沒有無法調和的矛盾下,突然彼此告別:“我全心全意地愛過你,再見”。

  猝不及防的悲傷(shang) 與(yu) 之前治愈甜蜜的基調截然相反,收割了一大波眼淚,許多人對這個(ge) “強行BE”的結局感到不滿,認為(wei) 編劇的處理十分草率,也導致了該劇的評分大幅下降。不過,此前劇中曾出現過“羅希度的女兒(er) 姓金”的伏筆,也說明這個(ge) 結局並非編劇一時興(xing) 起,觀眾(zhong) 隻能接受“被刀”的命運。

  帶有悲劇色彩的作品,現在有一個(ge) 流行說法叫做BE(Bad Ending),即悲劇結尾,人們(men) 總是對虐心的故事印象深刻又欲罷不能,看著那些癡男怨女曆經波折最後卻沒能走到一起的橋段,沉浸在劇中嗑CP的觀眾(zhong) 往往會(hui) 產(chan) 生“意難平”的情緒。無法釋懷,也不再有回響。這種“我們(men) 本可以”的缺憾以及人物“注定錯過”的命運,充滿了不可抗力的殘酷美感,“BE美學”也因此而流行。

  以往,文藝作品中的“BE美學”也有不少,許多經典作品都以悲劇結尾。比如《紅樓夢》中,太虛幻境宮門上的聯語“厚地高天,堪歎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zhai) 難酬”,與(yu) “寶黛”的淒美愛情映襯;《霸王別姬》裏程蝶衣的“不瘋魔不成活”,他和段小樓、菊仙三人之間的悲歡離合與(yu) 愛恨糾葛,最終化作一句“當愛已成往事”;電視劇《大明宮詞》裏,太平公主對薛紹的“一眼誤終生”,兩(liang) 人在一起之後的相愛相殺、愛而不得直至陰陽兩(liang) 隔;《金粉世家》中,金燕西與(yu) 冷清秋之間如花朵般絢爛又凋零的愛情;《剪刀手愛德華》裏,純真的愛德華低語“如果我用雙手擁抱你,就無法用刀保護你”,白發蒼蒼的老婦人隻能日複一日懷念著她被束縛在古堡的愛人。

  不過,“BE美學”重點在於(yu) “美”,它與(yu) “狗血”之間僅(jin) 有一線之隔,戲劇衝(chong) 突處理不好,很容易變成鬧心的狗血故事,如何把悲劇敘述得充滿美感,需要花點心思,拿捏好尺度。比如早期韓劇中,常常拿“車禍、失憶、絕症”三件套以及“最後發現是兄妹”等情節來製造衝(chong) 突。近年大火的韓劇《頂樓》裏,依然充斥著生離死別、意外和各種反轉劇情,結局幾乎全軍(jun) 覆沒,觀眾(zhong) 們(men) 隻會(hui) 評價(jia) 它狗血,而不會(hui) 認為(wei) 它是“BE美學”。

  國產(chan) 劇中讓人“意難平”的劇集還有很多,隨著題材的拓展,各類型劇集中的“BE美學”也在不斷更新。比如仙俠(xia) 劇的代表作《仙劍奇俠(xia) 傳(chuan) 三》,徐長卿和紫萱之間的三世虐戀以及結局中那場共白頭的雪,景天與(yu) 雪見這對歡喜冤家的開放式結局,龍葵以身祭劍、茂山“割肉”而死的情節,都讓大家在《仙劍三》播出十二年後依然火熱地討論著。古裝劇《步步驚心》也是“BE美學”的經典,無論再怎樣抵抗命運也無法阻擋既定的結局,再熾熱的愛戀也抵不過誤解與(yu) 時間。還有《如懿傳(chuan) 》中“蘭(lan) 因絮果”的愛情,《東(dong) 宮》中主角愛恨交織的痛苦與(yu) 悲慘。

  “BE美學”帶給觀眾(zhong) 的衝(chong) 擊力與(yu) 無力感是獨一無二的。或許現實中,失意與(yu) 遺憾才是常態,所有的因緣際會(hui) 都在抱憾的結局中化作一聲歎息,讓人久久不能平靜。(李睿)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