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三國陶藝家線上切磋 “明州問陶”中韓兩地同步開幕
中新網寧波4月7日電(方堃 劉玉婷 趙錫)7日,“明州問陶——2022寧波國際(中日韓)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展”(以下簡稱“明州問陶”展覽)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開幕。“明州問陶”展覽共收到中、日、韓三個(ge) 國家共504位藝術家投稿,得到了IAC國際陶藝協會(hui) 、韓國陶瓷學會(hui) 、日本京都艸居當代美術館等機構以及中國國內(nei) 13所高校的支持。經過初評與(yu) 複評,共有179件作品參展。
寧波古稱明州,自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則波寧”之義(yi) 始稱寧波。寧波作為(wei) 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曆史上日本、韓國是其主要對口貿易國。陶瓷藝術是中國偉(wei) 大的創造之一,地緣之利,朝鮮半島與(yu) 日本列島陶瓷藝術的創燒與(yu) 發展承襲中國並別開生麵,尤其是對越州窯、龍泉窯的仿製與(yu) 交流,寧波是重要的轉接港。
中、日、韓三國當代陶瓷藝術延傳(chuan) 各自的曆史文脈、審美情趣與(yu) 精神品格,在今天形成了各自的形製與(yu) 麵貌。
此次“明州問陶”展覽,由來自中、日、韓三國的陶藝家通過作品展示出他們(men) 對陶瓷材料差異化探索,並以此為(wei) 契機加強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認知,推動陶瓷藝術的多元化發展。
中國美術學院陶藝係主任戴雨享認為(wei) “明州問陶”展覽中的作品注重陶瓷材料語言的創新及藝術本體(ti) 語言的表達,注重自我內(nei) 在的表述,強調作品的思想呈現和注重鮮明的藝術語言,展現出當代陶藝家的時代追求和勇於(yu) 探索的創新精神。
在魯迅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李程看來,現代陶瓷藝術已經逐漸將藝術家、工匠與(yu) 設計師之間的界線抹除,藝術思維與(yu) 工藝技術在藝術與(yu) 設計領域並駕而行。
值得一提的是,“明州問陶”展覽實現了中國國內(nei) 國外、主次會(hui) 場、線上線下的國際交流展聯動新模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與(yu) 韓國的展覽作品以影像的形式參與(yu) 中國主會(hui) 場的展出,展品實物則集中在韓國分會(hui) 場展出,主分會(hui) 場同期線上線下開幕,三個(ge) 國家的藝術家和觀眾(zhong) 能在網絡上進行交流和分享,近2萬(wan) 名網友通過互聯網參觀了展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