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甘肅非遺:奏響振奮人心的春日交響曲

發布時間:2022-04-11 16:42:00來源: 光明網

 

  垂柳拂綠水,驚鴻照影來。正值東(dong) 風送暖,桃花灼灼,芬芳氤氳;蕩漾滿目春色,萬(wan) 木競發,生機盎然。在這充滿希望的季節裏,甘肅省非遺保護領域聚焦“一區三園”文化強省建設相關(guan) 重點版塊內(nei) 容,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統籌推進專(zhuan) 項資金績效評估、省級非遺工坊建設、“戰國豪車”非遺文創產(chan) 品研發等重點任務,迎著春光旖旎,書(shu) 寫(xie) 奮進詩行,展現文旅鐵軍(jun) 風采,為(wei) 隴原的春天添加了最明媚的注腳。

  為(wei) 文化強省提供非遺智慧。2021年,中央財政投入專(zhuan) 項資金1873萬(wan) 元,省級財政投入專(zhuan) 項資金1000萬(wan) 元,支持甘肅省開展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工作。為(wei) 把好資金管理關(guan) ,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甘肅省文旅廳從(cong) 相關(guan) 處室和廳屬單位抽調骨幹人員,並專(zhuan) 門委托第三方機構,先後前往定西、甘南、酒泉、隴南,采取實地走訪、查閱資料、麵對麵座談、問卷自評等形式,精準審計上述四個(ge) 市(州)2021年度國家級、省級非遺保護專(zhuan) 項資金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督促項目監管和實施單位嚴(yan) 格執行專(zhuan) 項資金管理製度,加強內(nei) 部控製,化解財務風險,提升使用水平。

  另外,甘肅省文旅廳組織各級文旅部門完成了2022年度國家級非遺保護專(zhuan) 項資金申報和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評審工作;根據省人大常委會(hui) 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議反饋意見,《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條例》修訂草案正在進行細節內(nei) 容修改完善工作;2021年度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自評工作於(yu) 近日啟動,從(cong) 六個(ge) 方麵對非遺傳(chuan) 承人進行深入考核評估;省文旅廳采購的非遺保護傳(chuan) 承領域正式出版物,正在陸續寄往各市(州)文旅部門、省圖書(shu) 館及研培計劃承擔高校。今年第一季度,甘肅省非遺保護領域深入貫徹落實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遊局長會(hui) 議精神,緊緊圍繞甘肅省文旅廳2022年非遺保護工作要點,謀定篤行、創新求變、狠抓落實,為(wei) 文化強省建設夯實了非遺保護工作的深厚根基。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做出非遺貢獻。2018年至今,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原國務院扶貧辦)支持甘肅省建成2家非遺扶貧就業(ye) 工坊,甘肅省文旅廳、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原省扶貧辦)共同認定91家省級非遺扶貧就業(ye) 工坊。上述惠民之舉(ju) ,為(wei) 甘肅省脫貧攻堅提供了文旅產(chan) 業(ye) 支撐,非遺助力精準扶貧成為(wei) 甘肅文旅工作的新業(ye) 態和新亮點。2022年4月份,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紮實做好全麵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工作部署,充分依托國家各相關(guan) 部委陸續出台的持續利好政策,甘肅省文旅廳起草了《甘肅省級非遺工坊認定與(yu) 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各相關(guan) 單位、部門意見,擬以甘肅省文旅廳、省人社廳、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名義(yi) 印發,計劃於(yu) 今年內(nei) 完成省級非遺工坊申報和認定各項工作。

  今後,甘肅省文旅廳將以甘肅省級非遺工坊建設和管理為(wei) 抓手,協調推動甘肅非遺融入鄉(xiang) 村旅遊各環節,積極依托非遺工坊和非遺傳(chuan) 承體(ti) 驗場所培育具有甘肅非遺特色的鄉(xiang) 村旅遊基地,統籌舉(ju) 辦富有地方非遺特色的節慶會(hui) 展活動,充分發揮鄉(xiang) 村文化旅遊能人、產(chan) 業(ye) 帶頭人、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工藝美術師、民間藝人等的帶頭作用,培育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隊伍,進一步推動非遺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相結合、與(yu) 農(nong) 耕文化保護相結合,活化利用好全省非遺資源,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為(wei) 文物活化注入非遺力量。《周禮·考工記》雲(yun) :“一器而工聚焉者車最多”,車輿是古代機械製造最高工藝水平的集大成者。位於(yu)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的馬家塬墓地,是戰國晚期西戎一支遊牧民族的首領及貴族墓地,在這裏出土了68輛馬車和大量的隨葬品。除自身蘊含的西戎文化外,這批出土文物還包含有歐亞(ya) 草原文化和北方係青銅文化、秦文化和楚文化因素;這些戰國車乘保存完好、華麗(li) ,車輛結構複雜、裝飾豪華,由金、銀、貼金銀鐵、銅、錫和各類質地的珠子裝飾,部分車輛表麵髹漆彩繪,因此,這68輛馬車被稱為(wei) “戰國豪車”毫不為(wei) 過。

  2022年,甘肅省文旅廳將以甘肅秦文化和西戎文化考古成果“戰國豪車”為(wei) 主題,創意研發10部具備實用功能、展示展覽功能的秦文化和西戎文化非遺文創產(chan) 品,並將“戰國豪車”複製品逐步引入大景區和遊客集散場所,使其成為(wei) 新的、吸引遊客參與(yu) 體(ti) 驗的特色娛樂(le) 消費項目,提升甘肅非遺可見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目前,甘肅省文旅廳已組建完成推進工作專(zhuan) 班,邀請相關(guan) 公司及非遺傳(chuan) 承人開展了實地調研、圖稿設計等前期工作,將按照成熟一批、複製一批、市場化運營一批的理念,通過市場化、品牌化手段,全力組織實施,爭(zheng) 創叫響隴原、走向全國的甘肅非遺文創產(chan) 品傳(chuan) 播品牌。

  文化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全省非遺保護領域將緊緊圍繞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矢誌擔當作為(wei) ,滿懷信心決(jue) 心,以非遺係統性保護的累累碩果,更加從(cong) 容、自信地宣傳(chuan) 甘肅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為(wei) 合力打造文化興(xing) 、生態美、百姓富的文化旅遊強省做出積極的貢獻。(銀燕 祁曉亮)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