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改革和創新中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4-11 17:1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我與(yu) 祖國同奮進】

  講述人:浙江省麗(li) 水市蓮都區委常委、紀委書(shu) 記、監委主任 蔡昱

  我在紀檢監察戰線工作了近20年,是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親(qin) 曆者、參與(yu) 者,能真切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給人民群眾(zhong) 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10年來,紀檢監察機關(guan) 持之以恒的改革和創新精神,也讓我體(ti) 會(hui) 深刻。

  前不久,蓮都區紀委監委配合省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以“室組地”聯動模式查辦了一起金融領域職務侵占案件,在金融界引起不小震動。這種不打破原有組織架構的“室組地”聯動模式,在當前基層案件查辦和日常監督中已成為(wei) 常態,有效提升了監督質效。

  而這一改變,得益於(yu) 紀檢監察體(ti) 製改革的不斷深入。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堅持自我革新,高標準推進黨(dang) 的紀律檢查體(ti) 製改革、國家監察體(ti) 製改革、紀檢監察機構改革“三項改革”,實現紀委監委的合署辦公,派駐監督的全覆蓋。同時,我們(men) 立足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新階段特征,在改革中破除一些體(ti) 製機製障礙,如在加強對“關(guan) 鍵少數”的監督、簡易程序辦案機製等方麵下深功夫,進一步擴大了監督麵、提升了有效性,有力推動了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如果說改革為(wei) 傳(chuan) 統監督模式注入了活力,那麽(me) 創新就是實現現代化監督的助推器。近期,我到有的村莊調研走訪時,不少村民對數字化監督頻頻點讚:“真方便,小到村‘兩(liang) 委’購置辦公用品,大到村級項目開展情況,手指一點就能查看。”這讓我深感監督手段創新的必要性。

  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應用,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浙江省紀委監委運用數字化手段創新推廣的新係統。村民打開手機點一點,大小村務全麵知曉,急難愁盼一點就通;紀檢監察組織打開看一看,問題線索實時預警,基層廉情一鍵掌控。我們(men) 利用該係統的數據碰撞,先後查處了村幹部優(you) 親(qin) 厚友、違規領取誤工補貼等多起違紀案件,並督促職能部門在全區相關(guan) 領域開展專(zhuan) 項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在深化數字賦能的同時,我們(men) 還堅持問題導向,探索開展政治執行力監督行動、派駐監督項目化等,將監督貫通權力運行全過程,有力夯實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製建設基礎,推動基層政治生態持續淨化。

    (光明日報記者陸健、光明日報通訊員張勤采訪整理)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