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寫現實中開拓網絡文學新天地
作者:初 言
文學是曆史的見證、時代的號角。記錄時代變革、描繪時代風貌、引領時代風氣,離不開文學的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曆史方位”,“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從(cong) 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把藝術創造向著億(yi) 萬(wan) 人民的偉(wei) 大奮鬥敞開,向著豐(feng) 富多彩的社會(hui) 生活敞開”。作為(wei) 新的文藝形態和出版業(ye) 態,網絡文學應響應時代召喚,聚焦新的曆史方位,展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壯闊圖景,書(shu) 寫(xie) 中國人民團結奮鬥、追求美好生活的壯麗(li) 史詩,激蕩起奮進新時代、建功新征程的強大力量。
文學是時代的鏡子,作品是時代的產(chan) 物,書(shu) 寫(xie) 現實、反映時代始終是文學創作的主潮。中國文學曆來有觀照現實、文以載道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從(cong) 真實反映農(nong) 夫勞作、士兵征戰、青年愛情等古代生活的《詩經》,到用血和淚書(shu) 寫(xie) 出百姓疾苦的“三吏三別”,再到生動刻畫封建家族榮辱興(xing) 衰和生活景象的《紅樓夢》,這一部部植根現實而又觀照現實的文學作品,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寫(xie) 實性、藝術性樹立起文學的高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現當代文學的殿堂裏,無論是引領現代文學潮流的“魯郭茅巴老曹”,還是自稱“地攤文學家”的趙樹理、為(wei) 寫(xie) 《創業(ye) 史》蹲點皇甫村十四年的柳青、投注靈魂和生命寫(xie) 出《人生》《平凡的世界》的路遙,他們(men) 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標注時代、傳(chuan) 之後世,與(yu) 他們(men) 深深紮根火熱的社會(hui) 實踐、真誠書(shu) 寫(xie) 豐(feng) 富的現實生活密不可分。
作為(wei) 互聯網時代創新性的文學樣式,網絡文學同樣有著觀照現實的文學基因,理應承擔起書(shu) 寫(xie) 時代、反映時代的重要使命。這些年,在中宣部、中國作協等扶持引導和鼓勵推動下,經過廣大網絡文學平台和作者的共同努力,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出版繁榮起來,一大批反映改革開放、脫貧攻堅、抗疫救災、科技強國等題材的精品佳作脫穎而出,樹立起網絡文學創作出版新的標杆。書(shu) 寫(xie) 改革開放大潮中普通人奮鬥故事的《大江東(dong) 去》入選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ge) 一工程”,展現中國工業(ye) 發展曆程的《大國重工》獲評中國出版政府獎,反映改革開放曆史變遷的《浩蕩》、描寫(xie) 國有企業(ye) 走出困境的《重卡雄風》等作品入選“中國好書(shu) ”,歌頌投身新農(nong) 村建設的《大山裏的青春》、講述基層警察生活的《朝陽警事》等作品受到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作協推薦。這些作品題材內(nei) 容不同,但都藝術呈現火熱生活,生動詮釋蓬勃發展的偉(wei) 大時代,成為(wei) 網絡文學深層次記錄時代發展的鮮明例證。
聚焦現實、書(shu) 寫(xie) 現實,也為(wei) 網絡文學作者創作和網絡文學發展打開了更為(wei) 廣闊的空間。我們(men) 可喜地看到,網絡文學現實題材的崛起,帶動了網絡文學作者的專(zhuan) 業(ye) 化和創作的精品化。一大批“隱身”於(yu) 各行各業(ye) 的“創作高手”紛紛走上網絡文學舞台,他們(men) 立足自身經曆進行創作,為(wei) 抒寫(xie) 大時代的史詩貢獻了真實的生活體(ti) 驗。以往文學中少見的外交、航空、重工、體(ti) 育等題材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網絡文學中,農(nong) 牧民、基層警察、社區工作者等越來越多成為(wei) 網絡文學作品的主角,書(shu) 寫(xie) 現實為(wei) 網絡文學多元化開拓和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現實生活永遠是文學的源泉。當代中國正經曆著我國曆史上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是呼喚偉(wei) 大作品的時代,也是孕育和產(chan) 生偉(wei) 大作品的時代。為(wei) 推動創作出版更多飽含精神力量、彰顯時代底色、富有藝術魅力的網絡文學精品,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啟動了2022年優(you) 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評選,聚焦新時代新征程對重點題材創作出版進行扶持引導。無論是新時代中國的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人民的拚搏奮鬥和實踐創造,還是新時代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精神風貌,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都是網絡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大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這樣的宏大曆史變遷,小到“光盤行動”“移動支付”這樣的具象生活變化,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樣的深層思想觀念改變,都能成為(wei) 很好的敘事資源。
麵對火熱滾燙的新時代新生活,網絡文學要繼承與(yu) 發揚書(shu) 寫(xie) 時代、反映時代的文學出版傳(chuan) 統,在感知時代進步的脈動節拍中寫(xie) 出無愧於(yu) 時代的壯麗(li) 史詩,在體(ti) 悟人民生活的千姿百態中結出無愧於(yu) 人民的文學碩果,以精彩厚重的現實書(shu) 寫(xie) ,承擔起畫像立傳(chuan) 的時代使命,開拓出文學創作出版新的天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