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網課:有必要,還是湊熱鬧?
光明日報記者 陳鵬
接到幼兒(er) 園老師打來的電話,武漢家長王倩倩“有點詫異”。電話內(nei) 容是,“由於(yu) 疫情反複,幼兒(er) 園停課,轉向線上教學”。
王倩倩腦子裏,一串問題冒了出來:孩子這麽(me) 小,能上好網課嗎?網課上什麽(me) ?在家上網課,幼兒(er) 園是否收費?
2020年2月,武漢發生疫情之初,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人明確表示,嚴(yan) 禁幼兒(er) 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但目前,幼兒(er) 園轉向線上教學的現象隨處可見。
3月以來,廣州、上海、深圳等受疫情波及的地區發布停課通知,均明確中小學轉為(wei) 線上教學,但幼兒(er) 園是否采用線上教學,各地政策指向並不一致。
近期,河北邯鄲市要求“停課不停學、居家不停教”,“市直中小學、幼兒(er) 園聞令而動,全市教育教學活動從(cong) 線下到線上平穩轉換”。安徽六安市裕安區下發“幼兒(er) 園線上教學工作方案”,要求“立即開展線上教學”。
疫情停課期間,幼兒(er) 園是否適合線上教學?家長有何擔憂?幼兒(er) 園線上課程教什麽(me) ,效果如何?當中小學線上教學成為(wei) 常態,是否應出台相關(guan) 政策,對幼兒(er) 園線上教學進行更為(wei) 嚴(yan) 格的規範?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1.家長“手忙腳亂(luan) ” 孩子“根本坐不住”
艾紅是青島的一位家長。孩子3歲多,上小班。
停課期間,艾紅被拉進了一個(ge) 新建的家長群,群裏隻有5個(ge) 孩子的家長和老師。課程是雙語課,教英語歌曲或者練習(xi) 英語對話,每節課約20分鍾。
“孩子根本坐不住。”艾紅描述,“在老師教唱歌曲的時候,一不留神,孩子就跑了。有的時候,屏幕裏根本找不到孩子,看到的都是家長的臉,或者傳(chuan) 來孩子的尖叫聲,隻有老師在那尷尬地笑。”
艾紅坦言:“能坐在屏幕前,從(cong) 頭到尾上完課的小孩幾乎沒有。”
進行英語對話練習(xi) 時,孩子要在艾紅的幫助下才能勉強跟上節奏。“這種線上教學弄得我手忙腳亂(luan) ,年紀大的爺爺奶奶更加搞不定。”艾紅說。
可能因為(wei) “教學效果不佳”,課程持續不到一個(ge) 月就結束了。後來,艾紅不再參加幼兒(er) 園舉(ju) 辦的任何線上教學活動。
2020年2月11日,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人就曾表示,對小學低年級學習(xi) 網課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嚴(yan) 禁幼兒(er) 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
但兩(liang) 年過去了,幼兒(er) 園開展線上教學卻隨處可見。同樣是線上教學,幼兒(er) 園與(yu) 中小學的實施效果有何區別?
江蘇常州某幼兒(er) 園教師徐嘉分析,中小學能夠實施線上教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wei) 線上課堂和中小學實際課堂具有相似性,且學生的心智較成熟,可以在沒有成人現場督促下,自主完成學習(xi) 任務。而幼兒(er) 園的課程以遊戲為(wei) 主,老師在屏幕的另一頭,無法完成對孩子的遊戲支持。“幼兒(er) 園開展線上課程,不能替代幼兒(er) 園‘課程遊戲化’的日常教育。”徐嘉說。
從(cong) 幼兒(er) 年齡及身心發展特點看,他們(men) 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且思維活躍,無法做到自律約束。徐嘉說:“從(cong) 這點看,線上教學意義(yi) 不大。”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幼兒(er) 園線上教學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類是由老師錄製視頻,推送至家長群,家長自願選擇是否觀看學習(xi) 。另一類是實時互動教學,在約定的時間內(nei) 讓家長、孩子和老師坐在屏幕前,一起完成教學任務。
常州的一所幼兒(er) 園小班線上課程表裏,包含“我愛閱讀”“我的手兒(er) 巧”“讓小家更幹淨”等互動課程。同時要求,每晚7點至7點20分,進行視頻連線。
“線上教學時,孩子待在相對較熟悉、放鬆的家庭環境裏,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加上幼兒(er) 眼睛正處於(yu) 發育中,不宜長時間觀看電子產(chan) 品,線上教育的弊端很快就會(hui) 體(ti) 現出來。”徐嘉補充道。
2.家長擔憂幼兒(er) 視力狀況 眼衛生專(zhuan) 家不讚成線上教學
接到線上學習(xi) 的電話通知後,王倩倩問了一圈兒(er) 家長,很快和他們(men) 達成一致:拒絕上網課。“主要考慮到孩子的視力問題,盯著屏幕上網課,對眼睛傷(shang) 害大。”她說。
家長們(men) 反對線上教學的原因不容忽視,即近視低齡化趨勢明顯。即便是疫情停課期間,他們(men) 也不敢“放下防備”。
在接診過程中,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臨(lin) 床研究中心主任何鮮桂發現,學齡前兒(er) 童中近視患者越來越多,“這並不是遺傳(chuan) 基因造成的,而是因為(wei) 長期使用平板、電腦,缺乏充足的戶外活動導致的”。
從(cong) 保護視力的角度出發,學齡前兒(er) 童使用電子產(chan) 品的用眼時長有明確標準。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0~6歲兒(er) 童眼保健及視力檢查服務規範(試行)》明確,學齡前兒(er) 童應盡量避免接觸視屏類電子產(chan) 品,每次使用不超過20分鍾。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等單位製定的《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南》顯示,學齡前兒(er) 童每天視屏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
“一旦幼兒(er) 園轉向線上教學,這些時長要求就很難控製。更何況,家長在使用何種屏幕工具的認識上存在誤區。”何鮮桂表示,家長通常把網課理所應當地理解為(wei) 用電腦和平板上課,但很少有人選擇將課程投屏到電視機、投影儀(yi) 上。使用電視機和投影儀(yi) 屬於(yu) 中距離用眼,使用電腦、平板是近距離用眼。
“中距離和近距離用眼負荷完全不同。”何鮮桂解釋,學齡前兒(er) 童是眼發育關(guan) 鍵期,眼球逐漸長大,眼軸隨之變長,出生時帶來的遠視度數逐漸降低而趨於(yu) 正視,該過程被稱為(wei) “正視化過程”。
“如果遠視儲(chu) 備過快消耗,就會(hui) 過早成為(wei) 近視眼。”何鮮桂解釋道,遠視儲(chu) 備可理解為(wei) “對抗”發展為(wei) 近視的“緩衝(chong) 區”。
2020年8月,教育部對9個(ge) 省份14532名學生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學生近視率整體(ti) 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增加了15.2%。
“從(cong) 上小學一年級開始,由於(yu) 學業(ye) 壓力、用眼需要增加等原因,遠視儲(chu) 備會(hui) 進入快速消耗的階段。”因此,何鮮桂明確反對幼兒(er) 園線上教學,“若想不發生或者晚點發生近視,就必須保證至少在進入小學階段前即學前階段,還有足夠的遠視儲(chu) 備。”
“對於(yu) 正處於(yu) 隔離居家狀態的幼兒(er) ,最關(guan) 鍵的問題是接觸不到陽光。”何鮮桂建議,讓孩子在自家陽台、窗邊或庭院,盡可能接觸陽光,定期眺望窗外6米遠處,同時,開發一些適宜在室內(nei) 開展的運動遊戲,也是有益的護眼方法。
3.不能以網課為(wei) “擋箭牌”少退費
在“拒絕網課”的原因中,視力隻是其中一個(ge) 因素。
王倩倩兒(er) 子所在幼兒(er) 園是個(ge) 民辦園,位於(yu) 武漢某小區內(nei) ,學費(保教費)標準約為(wei) 500元一天。此前,幼兒(er) 園給的說法是,線上教學期間,按照正常標準收取學費。
“這麽(me) 小的孩子上網課,簡直就是坑錢。”王倩倩在一個(ge) 微信群裏發出了這樣的聲音,引來了一些家長的共鳴。
有人回複:“我們(men) 幼兒(er) 園一天發來50分鍾視頻,上了網課就不願意退學費。”還有人回複:“發了兩(liang) 個(ge) 視頻,就想正常收學費?”
也有家長告訴記者:“在網課期間,幼兒(er) 園並未退還學費,隻是將夥(huo) 食費順延了一個(ge) 月。”園方回複稱,疫情期間學校仍有維護運營、後勤服務等開支,因此不能退費。
此前就有媒體(ti) 報道,疫情期間,家長與(yu) 園方常圍繞“上網課到底算不算孩子上了課”發生爭(zheng) 議。有部分園方以給孩子“上了網課”為(wei) 由,不予全額退款。
“出於(yu) 成本考慮,幼兒(er) 園傾(qing) 向將線上教學等同於(yu) 正常教學”,這種說法在王倩倩與(yu) 幼兒(er) 園園長的溝通中得到印證。
經過長時間的“拉鋸戰”,家長們(men) 提出,不參加線上教學,順延上課時間,即反對線上教學卻正常收費的做法,園方最終“無奈接受”。
王倩倩慶幸,“隻停課一周,還好時間不長”。
麵對各地幼兒(er) 園無法正常開學的情況,不少民辦幼兒(er) 園在防控疫情期間收不抵支,經營困難。教育部曾發文要求各地製定民辦幼兒(er) 園扶持政策。一些地方也陸續向民辦幼兒(er) 園出台了包括財政補助、租金減免、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
4.靈活安排居家聯動 引導家長高質量陪伴
“疫情嚴(yan) 重,為(wei) 了孩子健康著想,我願意接受成體(ti) 係的網課。”湖南湘潭的家長陳果,並不反對幼兒(er) 園線上教學。
“網課也不是天天要上。”陳果介紹,周一有一次半小時的線上互動,算是集體(ti) 教育活動。周二到周五,老師每天推送一個(ge) 小視頻,視頻內(nei) 容包括語言遊戲、音樂(le) 遊戲、體(ti) 育遊戲。在陳果看來:“居家期間,讓孩子保持學習(xi) 和探索的狀態是最終目的。”
“通過安排線上教學,讓孩子保持和幼兒(er) 園基本一致的作息,不至於(yu) 長期脫離集體(ti) ,處於(yu) 一個(ge) 完全放任的狀態,對孩子成長有益。”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學科帶頭人蔡迎旗表示。
長春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霖芳也建議,“幼兒(er) 園可以定期發布一些有關(guan) 親(qin) 子活動及科學育兒(er) 指導方麵的資料,引導家長高質量地陪伴孩子”。
疫情期間,針對各地對幼兒(er) 園線上教學的政策存在差異的情況,教育部門是否應該出台統一的、更為(wei) 明確的規範措施?
“停課期間,家園共育還是應該以因地製宜、精準施策為(wei) 原則。一園一班一案,選擇適當的模式,靈活安排居家期間的家園聯動,提倡通過資源推送等方式,指導家長科學安排孩子居家遊戲和生活。”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洪秀敏建議。
(本文部分采用化名)
電子產(chan) 品使用時間
●小學生線上學習(xi) 時間每次不超過20分鍾;中學生線上學習(xi) 時間每次不超過30分鍾。
●學齡前兒(er) 童每天視屏時間不超過1小時,學齡兒(er) 童青少年每天視屏時間不超過2小時。年齡越小的兒(er) 童青少年視屏時間應越少。
電子產(chan) 品選擇與(yu) 擺放
●宜選擇投影儀(yi) 、電視、台式電腦等大尺寸屏幕,並盡量選擇屏幕分辨率高的電子產(chan) 品。
●電視的觀看距離不小於(yu) 屏幕對角線距離的4倍,電腦的水平觀看距離不小於(yu) 50厘米,手機的觀看距離不小於(yu) 40厘米。
用眼行為(wei) 與(yu) 眼健康
●連續線上學習(xi) 時間或視屏時間超過20分鍾至30分鍾,宜向6米以外遠眺至少10分鍾。
●線上學習(xi) 間歇期間,有意識地稍用力閉眼、睜眼,上下左右轉動眼球,放鬆眼睛。
●清潔雙手後做眼保健操,每天不少於(yu) 2次。
戶外活動
●居住在疫情低風險社區,中小學生每天戶外活動時間宜不少於(yu) 2小時,學齡前兒(er) 童鼓勵不少於(yu) 3小時,近視兒(er) 童青少年戶外活動宜更長。
●居住在非低風險社區,可戴口罩在空曠場所,進行非劇烈戶外活動。
(以上內(nei) 容來自《傳(chuan) 染病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南》〔WS/T 773-2020〕 光明日報記者陳鵬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