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煤黑子”到“煤亮子”

發布時間:2022-04-12 16:1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我們(men) 的新時代】

  講述人:山西焦煤霍州煤電回坡底煤礦礦長侯利強

  “早上工,早上工,三個(ge) 早上頂一個(ge) 工啊!”在煤礦工作了17年,我早就養(yang) 成早起習(xi) 慣。每天早上6點起床,琢磨當天工作要點,7點準時參加班前會(hui) 。

  班前會(hui) 是我們(men) 每天的固定科目,調度值班匯報、安全小分隊匯報、重點問題講評、強調安全事項、部署重點工作……大家有一說一,安全問題放首位,怎麽(me) 執行看具體(ti) 。

  從(cong) 前,我們(men) 煤礦工人被稱作“煤黑子”。一個(ge) 班下來,從(cong) 頭到腳都掛滿了“黑煤麵子”,最顯眼的就是兩(liang) 排白白的牙齒;現在,我們(men) 成了“煤亮子”,井下工作環境大變樣,通過開展防塵技術研究,投用泡沫除塵新裝置和風水聯動、氣水聯動除塵裝置,工作麵抑塵、控塵效果實現了質的提升,下井前什麽(me) 樣,升井回來還什麽(me) 樣,幹幹淨淨。

  10年前,我還是礦安全科副科長時,每天神經繃得最緊的,就是工人的安全問題。那時受技術裝備限製,支護、材料搬運都要靠人力進行,礦工勞動強度很大,磕手碰腳、高處跌落等安全事故防不勝防。

  這些年,煤礦技術裝備日新月異。隨著持續推進礦山機械化、自動化建設,尤其是“四新”技術的應用,比如綜采工作麵引進了超前支架和端頭支架,與(yu) 以前那種單體(ti) 支柱支護相比,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一個(ge) 循環的支護時間比原來縮短了5分鍾左右,工作效率提高了四到六倍,最重要的是,礦工安全得到保障。

  井下安全有序,井上綠水青山。礦區年年添新景,“春有綠、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眼下正是春暖花開時節,礦區也成了附近居民休閑賞花的好去處。

  變化還不止這些。從(cong) 前,一休班就躺在宿舍睡大覺;現在,礦上新建了活動室、閱覽室、棋牌室、籃球場、職工創新工作室,還開設了職工夜校,休閑娛樂(le) 、創新“充電”成了休班時的新選擇。

  17年來,我見證了煤炭產(chan) 業(ye) 的發展變化。從(cong) “煤黑子”到“煤亮子”,身份變亮了,環境變美了,技術裝備更新了……然而,我們(men) 對煤礦的熱愛沒有變,對安全的執著、未來的信心始終如初。

    (光明日報記者楊玨、光明日報通訊員李靜采訪整理)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