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亭座談會”背後的鄉村振興故事
這兩(liang) 天,五指山深處的小黎村裏,村民們(men) 一直沉浸在激動的心情中。
11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xiang) 毛納村考察調研。在村寨涼亭內(nei) ,總書(shu) 記同駐村第一書(shu) 記、老黨(dang) 員、致富帶頭人代表等親(qin) 切交談,了解當地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加強民族傳(chuan) 統文化保護傳(chuan) 承等情況。村民們(men) 暢所欲言,爭(zheng) 相向總書(shu) 記介紹自家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講述毛納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故事。
座談中,大家談及最多的是茶。毛納村海拔高、氣溫低,村民種過不少作物都產(chan) 量低下,但山裏的野生茶樹卻長得挺好。近年來,政府引進企業(ye) 、鼓勵創辦合作社,引導農(nong) 民種植茶葉,產(chan) 業(ye) 規模逐年擴大,“琥珀湯、奶蜜香”的五指山紅茶從(cong) 此美名遠揚。
“過去三個(ge) 孩子上學,日子緊巴巴。”作為(wei) 致富帶頭人代表,村民王瓊香講著自家發展產(chan) 業(ye) 脫貧致富的故事。教育扶貧政策幫她卸下重擔,政府扶持茶苗和有機肥,她擁有了一方茶園。茶樹陸續進入豐(feng) 產(chan) 期,摘掉貧困帽的王瓊香每年有10多萬(wan) 元收入,還帶動不少村民采茶務工。
如今,家家戶戶種茶並實現脫貧增收,毛納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5萬(wan) 元。
“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關(guan) 鍵靠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座談中強調,吸引包括致富帶頭人、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退役軍(jun) 人等在內(nei) 的各類人才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建功立業(ye) 。
返鄉(xiang) 大學生王啟望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茶園建起沼氣池,鋪設沼液噴灌管道,沼渣還田改良土壤,靠著與(yu) 眾(zhong) 不同的種茶方法,吸引不少鄉(xiang) 親(qin) 前來取經。“村裏豐(feng) 產(chan) 期茶園一般畝(mu) 產(chan) 300斤,我家茶園能達到400斤以上,而且品質更好。”王啟望自豪地說。
盡管返鄉(xiang) 後收入暫時不如在外工作高,但王啟望信心滿懷:“我想在熟悉的土地上實現創業(ye) 夢想,也希望全情投入建設家鄉(xiang) 。總書(shu) 記的到來讓我信心更足了!”
“三農(nong) ”工作重心轉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依然需要黨(dang) 建引領,激發村莊發展活力。
駐村第一書(shu) 記高力在座談中向總書(shu) 記匯報,在村裏,無論是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還是生態保護、文化傳(chuan) 承等工作,黨(dang) 組織都走在前麵,黨(dang) 員都發揮著先鋒模範作用。
去年,村黨(dang) 支部引導村民成立集體(ti) 所有製的建築公司,承接的第一個(ge) 項目即將簽約開工。“黨(dang) 員幹部擔任管理人員,吸納各村能工巧匠以老帶新,再逐漸把技術骨幹培養(yang) 發展成黨(dang) 員。”高力說,我們(men) 將按照總書(shu) 記的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讓黨(dang) 員幹部挑重擔,在帶動群眾(zhong) 共同增收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基層黨(dang) 組織的號召力、戰鬥力。
毛納村裏有一座“共同廣場”,每逢重大節日,村民身著民族盛裝,在此跳起傳(chuan) 統祈福舞蹈“共同舞”。11日下午,廣場上,村民們(men) 跳起竹竿舞迎接遠方的客人。“我們(men) 已經建成全麵小康社會(hui) ,接著要奔向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在“共同廣場”回蕩……(記者羅江、王軍(jun) 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