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發展倡議與“一帶一路”協同增效
作者:王義(yi) 桅(中國人民大學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院副院長);陳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博士生)
2021年9月21日,習(xi) 近平主席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期間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這是中國向國際社會(hui) 提供的又一重大公共產(chan) 品。
發展是解決(jue) 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也是各國民心所向。作為(wei) 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從(cong) 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2021年全球發展倡議,中國為(wei) 破解發展難題、解決(jue) 發展赤字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中國力量:推動國際發展到全球發展新轉變
當前,發展中國家仍然是全球發展問題的“多發地”,在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上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世界銀行2022年《全球經濟展望》指出,發展中國家“硬著陸”風險上升。不僅(jin) 發展中國家債(zhai) 務問題遠未解決(jue) ,部分國家和地區甚至因疫返貧、因疫生亂(luan) ,部分發展中國家治理失效增加了全球發展赤字的複雜性。在現有發展框架下,南北合作進展緩慢,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官方發展援助不及承諾數額的一半,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上還遠遠落後於(yu) 全球步伐。
不僅(jin) 發展中國家原有發展進程停滯倒退,發達國家也同樣麵臨(lin) 新的發展挑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際社會(hui) 多年積累的發展成果遭受嚴(yan) 重侵蝕、發展中國家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衝(chong) 擊和考驗。2021年7月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表示:2020年,全球有7.2億(yi) 至8.11億(yi) 人麵臨(lin) 饑餓,比2019年增加了約1.61億(yi) 人,數據表明,在2030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麵,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未在既定軌道之上”。世界經濟疫後複蘇步履維艱,部分發達國家通脹水平上升至多年高位,美歐加息給全球經濟帶來滯脹挑戰。發達國家中也有不少民眾(zhong) 生活陷入困境,社會(hui) 問題頻發。烏(wu) 克蘭(lan) 局勢持續動蕩對歐元區經濟造成嚴(yan) 重影響,國際能源和糧食價(jia) 格不斷走高,全球供應鏈紊亂(luan) 加劇。南北各方對於(yu) 全球發展赤字仍存在認知赤字,割裂的全球意識成為(wei) 製約全球發展合作的主要障礙。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yu) 新冠肺炎疫情交織疊加呼喚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根據聯合國《2021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報告》,疫情造成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下的17個(ge) 目標進度放緩,部分領域甚至出現倒退,人類發展指數三十年來首次下降。過去的國際發展機製仍以西方為(wei) 重心,少數發達國家把持規則製定權和議程設置權。習(xi) 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強調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提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充分展現了中國重視共同發展、推動實現全球發展的堅定決(jue) 心,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
中國方案:全球發展與(yu) “一帶一路”雙倡議齊發力
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全球發展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作為(wei) 中國為(wei) 全球提供的雙方案,把促進共同發展置於(yu) 突出位置,形成了新發力點和新結合點。可以看到,全球發展倡議與(yu) “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維度內(nei) 容高度契合、進程相互對接、平台相互促進,契合了各自的發展階段和發展任務,符合全球發展規律,是以馬克思主義(yi) 國際主義(yi) 理論為(wei) 指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重大國際倡議,為(wei) 新時代發展合作提供了戰略引領和根本遵循。
在合作理念上,“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等作為(wei) 理念創新,為(wei) 新時代發展合作提供了戰略引領和根本遵循。2030年議程是全球193個(ge) 國家的談判共識,充分表達了世界各國的關(guan) 心關(guan) 切,為(wei) 全球發展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下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提供了共同的話語體(ti) 係。全球發展倡議與(yu) “一帶一路”倡議最核心的理念都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將中國的理念與(yu) 世界的需求相結合。1994年,中國在全世界190多個(ge) 國家中第一個(ge) 發布了本國的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中國21世紀議程》。進入21世紀,中國作為(wei) 發展中大國的地位沒有改變,急他國之所急、想他國之所想的共情之心沒有改變。全球發展倡議核心是推動共同發展,以發展優(you) 先、以人民為(wei) 中心、普惠包容、創新驅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行動導向“六個(ge) 堅持”為(wei) 內(nei) 涵,以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目標。“人類命運休戚與(yu) 共,各國利益緊密相連”,最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在重點領域上,2030年議程17項目標與(yu) “一帶一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高度契合,全球發展倡議與(yu) 2020年聯合國“行動十年”規劃彼此呼應,聚焦減貧脫貧、糧食安全、經濟複蘇、教育衛生等當前發展中國家麵臨(lin) 的最緊迫問題,提供“21世紀的解決(jue) 方案”。圍繞為(wei) 什麽(me) 要發展、發展為(wei) 了誰、發展依靠誰、如何發展等一係列基本問題,雙倡議在重點領域相互促進,共同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通過發揮“一帶一路”倡議重要平台作用,重點打造健康絲(si) 綢之路、綠色絲(si) 綢之路、數字絲(si) 綢之路、創新絲(si) 綢之路,合作建設一項項大手筆重點工程和一個(ge) 個(ge) “小而美、見效快、惠民生”項目,與(yu) 全球發展倡議一道關(guan) 注發展中國家發展需求,不斷增強當地民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世界銀行《“一帶一路”經濟學》報告預測,到2030年,“一帶一路”倡議有望幫助相關(guan) 國家760萬(wan) 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wan) 人擺脫中度貧困,為(wei) 全球發展合作注入了新動力。
在議程設置上,全球發展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南南合作的主要推動力。一方麵,中國將可持續發展具體(ti) 目標納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在重點專(zhuan) 項規劃中予以明確和細化,推動可持續發展議程與(yu)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有效對接。大力開展新時代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供重要合作平台。另一方麵,中國與(yu) 國際和地區組織尤其是聯合國係統攜手合作,《關(guan) 於(yu) 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諒解備忘錄》《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ye) 化倡議》等文件已經轉化為(wei) 務實行動,中國還加強同新興(xing) 市場國家戰略協作,同小島嶼、內(nei) 陸、最不發達國家發展進程協同。中國已經同世界2/3的國家和1/3的主要國際組織形成了“一帶一路”共識,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的啟動標誌著倡議合作機製建設的重要一步。
中國智慧: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
全球發展議程已經進入倒計時,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項具體(ti) 目標必須在2030年之前實現。全球發展倡議與(yu) “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提出、屬於(yu) 世界,把握全球發展脈搏和迫切需求,得到國際社會(hui) 積極響應和廣泛支持,展現出強勁韌性與(yu) 旺盛活力。全球發展倡議與(yu) “一帶一路”進一步實現相互促進、協同增效,需要從(cong) 三個(ge) 維度推動落實。
一是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進一步釋放南南合作潛力。在南南合作框架內(nei) 為(wei) 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尊重發展中國家平等的發展機會(hui) 和權利。遵循務實合作的行動指南,把握數字經濟、疫苗合作、互聯互通和綠色發展等領域發展機遇,開展聯合自強。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要求發達國家言行一致,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轉型。探索新經濟形態和新發展模式,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促進經濟和社會(hui) 恢複與(yu) 發展。
二是聯合發達國家,進一步縮小南北發展鴻溝。2015年7月1日,中國成為(wei) 經合組織(OECD)發展中心成員。經合組織秘書(shu) 長古裏亞(ya) 稱之為(wei) “互惠互利、知識共享的曆史性變革機遇”。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的“有為(wei) 政府+有效市場”的經濟發展模式,同時實現了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時發揮了後發優(you) 勢與(yu) 先發優(you) 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新興(xing) 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在G20扮演橋梁和紐帶作用。這是“一帶一路”建設主張開發第三方市場的動力。發達國家加速經濟複蘇采取的措施和國際發展承諾將決(jue) 定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發展道路,直接影響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敦促發達國家落實發展援助承諾,實施負責任宏觀經濟政策,遏製高通脹向全球蔓延,減少對發展中國家的負麵外溢效應。共同反對任何國家和個(ge) 人搞技術封鎖、科技鴻溝、發展脫鉤,反駁西方對我遏製打壓、攻擊抹黑的同時,推動南北合作和三方合作。
三是加強和發揮聯合國作用,踐行多邊主義(yi) 。繼續推動聯合國將發展置於(yu) 議程核心位置,將踐行多邊主義(yi) 貫穿在國際發展合作的各方麵。旗幟鮮明地反對單邊主義(yi) 和保護主義(yi) ,反對意識形態劃線和發展問題政治化。堅持國際上的事大家商量著辦,繼續堅持南北合作為(wei) 主渠道、南南合作為(wei) 補充的國際發展合作格局,在多邊發展框架下推動和引領全球發展合作的話語體(ti) 係建設、知識構建、範式研究。推動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專(zhuan) 家智庫、媒體(ti) 等積極參與(yu) 落實2030年議程。
總之,通過對發展問題“再聚焦”、對可持續發展目標“再承諾”、對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再提振”、對國際發展合作“再激活”,中國為(wei) 縮小南北鴻溝、破解發展不平衡提出了“路線圖”,為(wei) 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了“加速器”,為(wei) 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凝聚起強大合力。全球發展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不斷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體(ti) 係、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