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冰立方”冬奧會後首次向公眾開放

發布時間:2022-04-18 15:4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冰立方”冬奧會(hui) 後首次向公眾(zhong) 開放

  4月16日至5月15日,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冰立方)推出冬奧文化體(ti) 驗季,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昨日,“冰立方”迎來冬奧會(hui) 後首個(ge) 開放日,不少市民舉(ju) 家上陣,零距離感受頂級冰壺賽場和雙奧文化。據介紹,冬奧文化體(ti) 驗季期間,市民可提前預約赴場館參觀體(ti) 驗,參觀時間為(wei) 每日9點至18點。6月初,“冰立方”將完成冰水轉換,變回“水立方”,屆時嬉水樂(le) 園也會(hui) 同步恢複營業(ye) 。11月左右,“水立方”將再次轉換為(wei) 冰場,開展冰上運動。

  國家遊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國家遊泳中心是雙奧可持續發展的代表性場館。2008年,“水立方”是北京夏奧會(hui) 遊泳、跳水和花樣遊泳比賽場館。冬奧會(hui) 籌備之初,就提出了“冰水轉換”、冰水雙輪驅動的設想,之後“水立方”陸續完成了可拆卸冰場的建設,並於(yu) 2019和2020年成功進行兩(liang) 次冰水轉換,支撐了三場測試賽和測試活動。

  在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周期,“冰立方”共舉(ju) 辦冰壺及輪椅冰壺比賽206場,累計服務觀賽群眾(zhong) 1.58萬(wan) 餘(yu) 人次,接待中外貴賓3100餘(yu) 人次,見證了中國輪椅冰壺隊冬殘奧衛冕金牌的“高光時刻”,整個(ge) 冰場核心的體(ti) 育設施達到了完美的效果。

  楊奇勇介紹,作為(wei) 冬奧會(hui) 曆史上體(ti) 量最大的冰壺場館,“冰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可同時運行水上項目和冰上項目的雙奧場館,也是世界上首個(ge) 在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奧運場館。冬奧會(hui) 後,場館將既能舉(ju) 辦冰上賽事,又能舉(ju) 辦水上賽事,同時還能承接全民健身、大型文化演出等活動,從(cong) 而實現場館的反複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

  “今後,我們(men) 會(hui) 按照既定的‘冰水轉換、冰水雙輪驅動’的思路去組織‘水立方’賽後的運營,希望在冰和水這兩(liang) 個(ge) 業(ye) 態上都能有提升。特別是冰壺運動,我們(men) 將利用水立方和南廣場的地下冰場大力推廣。”楊奇勇說。

  據了解,“冰立方”的冰水轉換會(hui) 在6月初完成,“5月份‘冰立方’將迎來北京市的冰壺賽事,打完這場比賽我們(men) 就開始轉成水,在6月份恢複到水元素的運營狀態。緊接著6月份將迎來京津冀的遊泳賽事,後麵陸續還有遊泳、跳水等賽事以及群眾(zhong) 的遊泳鍛煉。”

  楊奇勇透露,“水立方”6月份將開放熱身池給群眾(zhong) 遊泳,屆時嬉水樂(le) 園也會(hui) 恢複營業(ye) 。“冰立方”轉換為(wei) “水立方”後,國家遊泳中心地下南廣場的群眾(zhong) 冰場將作為(wei) 冰上運動中心開放,冰壺運動愛好者可以在這裏繼續訓練。同時,國家遊泳中心也在謀劃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展奧運回顧賽,吸引國際賽事落地。

  “未來,‘冰水轉換’基本上也就是一年一次,南廣場地下冰場會(hui) 持續承載冰上運動的客戶。”楊奇勇介紹。據了解,根據國家遊泳中心未來的運營策略,每年11月泳池將轉換為(wei) 冰場,用於(yu) 開展冰上運動;在下一年的三四月份左右,冰場將恢複為(wei) 泳池,用於(yu) 開展水上運動。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冬奧給國家遊泳中心帶來的不光是一個(ge) 新的業(ye) 態,還有新的發展思路。楊奇勇介紹,冬奧會(hui) 期間,“冰立方”不論是科學研究、場館管理還是智慧化方麵都有一些投入,這些成果也會(hui) 用在未來的場館運營中,作為(wei) 智慧場館運營的基礎。

  “未來的國家遊泳中心,一方麵是圍繞兩(liang) 塊水(比賽大廳泳池和熱身池)、兩(liang) 塊冰(大眾(zhong) 冰場和專(zhuan) 業(ye) 冰壺場)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麵也會(hui) 在智慧場館、雲(yun) 上運營方麵跟公眾(zhong) 進行更多交流。我們(men) 希望成為(wei) 一個(ge) 兼具時尚性、文化性、創意性,同時承載著奧運精神、體(ti) 育精神,能長期為(wei) 公眾(zhong) 服務的場所。”楊奇勇說。

  現場

  萌娃“全場景”體(ti) 驗冬奧氛圍

  昨天上午,剛剛經曆了北京冬奧洗禮的國家遊泳中心迎來了賽後首批遊客。2022年冬奧會(hui) 的標識,隨處可見的冰墩墩、雪容融合影場景……這些無不讓遊客“一秒穿越”,仿佛回到一個(ge) 多月前的冬奧比賽現場。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冰立方”此次開放保留了冬奧會(hui) 的真實場景,除了原汁原味兒(er) 的燈光、大屏、景觀等冬奧空間,賽時比賽場地(FOP)區、媒體(ti) 看台、混采區、運動員更衣室及頒獎點位等冬奧會(hui) 設施,都一一呈現在觀眾(zhong) 麵前,提供“全場景”式的冬奧氛圍體(ti) 驗。

  在FOP區,觀眾(zhong) 可以親(qin) 手觸摸奧運冰麵,真實地參加一場奧運冰壺比賽,實地重溫中國輪椅冰壺隊冬殘奧衛冕奪金的“高光時刻”;在西側(ce) 的媒體(ti) 看台,可以俯瞰水冰轉換的雙奧盛典;在頒獎點位,可以感受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冰壺項目頒獎儀(yi) 式;觀眾(zhong) 甚至還可以進入運動員更衣室,看看裏麵的設施,體(ti) 驗一下賽時讓運動員感到暖心、受到各國隊伍一致好評的便利服務。

  不僅(jin) 如此,“冰立方”此次打造的沉浸式冬奧體(ti) 驗項目還包括帶領體(ti) 驗者學習(xi) 冰壺比賽規則,以及借助“冰壺線路實時分析”等科技冬奧手段打造出的衍生活動、文創產(chan) 品等豐(feng) 富的體(ti) 驗模式,讓觀眾(zhong) 從(cong) 不同角度,以不同身份,身臨(lin) 其境感受冬奧魅力,讓冰雪運動真正融入民眾(zhong) 生活,實現場館全民共享。

  “目前開放的區域實際上保留了冬奧會(hui) 全部的信息,甚至連一些臨(lin) 時設施都暫緩拆除,就是為(wei) 了給觀眾(zhong) 最大可能地保留冬奧會(hui) 比賽場地的原貌。”國家遊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閉環內(nei) 的這種原貌保持非常有奧運精神、文化價(jia) 值,而且兼具神秘感,應該可以帶給觀眾(zhong) 非常真實的感受。

  據了解,此次冬奧文化體(ti) 驗季期間,“冰立方”場館團隊將嚴(yan) 格按照防疫要求,合理規劃防疫分區,明確邊界緩衝(chong) 區域,對防疫分區進行細化,將不同人群進行流線隔離,減少交叉感染機會(hui) 。同時,嚴(yan) 格執行環境消殺、人員核酸的要求,團隊工作人員全部核酸後上崗,並在過程中定期核酸確保服務團隊“0感染”。

  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