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用好冬奧遺產
光明日報記者 王東(dong)
北京的冬奧場館,當下已成為(wei) 一道獨特風景。“冰絲(si) 帶”“冰立方”“冰之帆”等場館不僅(jin) 圓滿完成了北京冬奧會(hui) 所有任務,而且向世界傳(chuan) 遞出中國式的浪漫,在將“雙奧之城”的榮耀載入冬奧史冊(ce) 的同時,也為(wei) 中國和世界留下了寶貴的體(ti) 育文化遺產(chan) 。
從(cong) 過往看,奧運場館賽後的合理規劃利用,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失敗案例比比皆是。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在籌備過程中,各方就針對場館賽後利用相關(guan) 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各場館紛紛拿出了適合自身特點的方案。目前,一些場館已逐漸摸索出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
國家速滑館,致力打造中國冰雪亮麗(li) 名片
作為(wei) 冬奧會(hui) 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在場館設計建造之初,就已統籌考慮了場館賽後利用問題。在整體(ti) 場館建設環節,綠色與(yu) 可持續的理念貫穿始終。
國家速滑館場館運行團隊主任武曉南說,冬奧會(hui) 結束後,他們(men) 的整體(ti) 工作即進入賽後階段,目前場館涉奧人員和設備移出工作基本完成,正在積極籌備,在“五一”小長假前,保留冬奧經典元素、新增大量服務體(ti) 驗內(nei) 容的“冰絲(si) 帶”將向公眾(zhong) 開放。
對於(yu) “冰絲(si) 帶”的賽後利用以及如何向公眾(zhong) 開放,武曉南說:“‘冰絲(si) 帶’的冰麵是1.2萬(wan) 平方米的全冰麵設計,而冰麵采用分區製冷方式,做到對每一塊冰麵單獨控溫,整個(ge) 場館可實現同時開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壺等各類群眾(zhong) 性冰上運動,更好地滿足群眾(zhong) 參與(yu) 不同冰上運動的需求。在整個(ge) ‘冰絲(si) 帶’園區,還將形成‘一湖一場一賽道’的冬奧文化集群,同樣可用於(yu) 舉(ju) 辦國際冬季運動賽事和群眾(zhong) 冰雪運動。”
武曉南表示,“冰絲(si) 帶”在後奧運時代的運營管理中將融入更多中國元素,使之成為(wei) 展示中國文化魅力和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重要窗口,並將努力成為(wei) 中國冰雪的亮麗(li) 名片。“期待更多冰雪愛好者來體(ti) 驗這塊‘最快的冰’,他們(men) 當中會(hui) 湧現更多優(you) 秀運動員,冰雪文化也將在群眾(zhong) 中生根發芽。”
五棵鬆體(ti) 育中心,延續籃球、冰球的奧運血脈
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五棵鬆體(ti) 育中心有兩(liang) 座場館參與(yu) 保障任務: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籃球比賽館通過“冰籃轉換”成為(wei) 女子冰球和部分男子冰球的比賽場館,新建成的五棵鬆冰上運動中心作為(wei) 冰球訓練館,為(wei) 運動員提供賽前熱身和訓練服務。
為(wei) 保障北京冬奧會(hui) 冰球項目的比賽順利進行,從(cong) 2020年4月開始,五棵鬆體(ti) 育中心進行了為(wei) 期8個(ge) 月的專(zhuan) 項改造。本著綠色、共享、科技的原則,通過“冰籃轉換”兼顧賽後利用,實現精彩奧運與(yu) 可持續利用雙目標。改造後場館擁有國內(nei) 首創的30×60米和26×60米兩(liang) 種尺寸可轉換冰場,冬奧會(hui) 後可滿足多種冰上項目賽事用冰需求。
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落幕,五棵鬆冰上運動中心會(hui) 在今年6月以全新的形象對外開放。該中心部門負責人袁穎慧向記者介紹,這裏將轉型成為(wei) 一站式家庭樂(le) 活體(ti) 驗中心。“五棵鬆冰上運動中心將以冰場為(wei) 核心,成為(wei) 與(yu) 體(ti) 育商業(ye) 相融合的服務綜合體(ti) 。在業(ye) 態上,冰上運動中心也是多種業(ye) 態融合,采用‘一核心、多業(ye) 態、全方位’的模式。”袁穎慧表示,希望把五棵鬆冰上運動中心打造成北京冰上運動的新地標。
從(cong) 夏奧到冬奧,五棵鬆體(ti) 育中心在奧運遺產(chan) 再利用方麵已經闖出了一條新路。袁穎慧介紹,場館年舉(ju) 辦活動數量從(cong) 2009年的9場增加到2019年的80多場,觀眾(zhong) 從(cong) 7萬(wan) 人次增長到150多萬(wan) 人次,場地利用率高達70%。
袁穎慧表示,未來五棵鬆體(ti) 育中心將延續自己籃球、冰球的奧運血脈,努力引入更多高水平冰球、籃球賽事和國際、國內(nei) 演藝活動,為(wei) 球迷、歌迷帶來頂級觀賽觀演體(ti) 驗。
國家體(ti) 育館,打造“體(ti) 育+文化+科技”的體(ti) 驗互動空間
在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五個(ge) 冰上場館中,國家體(ti) 育館是建築麵積最大、觀眾(zhong) 座席最多、參賽運動員最多、賽事構成最複雜的場館。而早在冬奧會(hui) 的籌備階段,它就已提前規劃好了賽後利用。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期間,國家體(ti) 育館承擔了競技體(ti) 操、蹦床等項目的比賽,今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期間,這裏又相繼進行了男子冰球和輪椅冰球比賽,也讓它有了新名字——“冰之帆”。
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之後,“冰之帆”將用行動證明,奧運場館在大賽之後依然可扮演重要角色,可以發揮巨大的社會(hui) 和經濟效益。
作為(wei) 冬奧會(hui) 的冰球比賽場館,“冰之帆”讓無數觀眾(zhong) 體(ti) 驗到了冰球的魅力,冰球作為(wei) 國家體(ti) 育館未來長期發展的運動項目,今後將繼續引進世界頂級冰球賽事,舉(ju) 辦各類冰球培訓、宣傳(chuan) 冰球文化,致力於(yu) 打造國內(nei) 冰球產(chan) 業(ye) 發展的孵化器和展示舞台,成為(wei) 冰球運動者的家園、冰球愛好者的樂(le) 園。
在這裏,大眾(zhong) 可以通過親(qin) 身參與(yu) 加深對冰球的了解和熱愛,接軌世界冰上運動最好的資源,獲得世界級的冰雪文化培訓和技巧,看到最棒的冰上秀,體(ti) 驗先進的冰上產(chan) 品和新科技,讓“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願景成為(wei) 常態。
為(wei) 舉(ju) 辦冬奧會(hui) 而進行改造升級後的“冰之帆”,目前共分4個(ge) 主要區域,其中包括主館、副館、冰球館以及南廣場。此外還有六大空間,分別是無邊界創科中心、世界冰球體(ti) 驗中心、文娛創新走廊、魅力廣場、兒(er) 童文體(ti) 中心以及摩登消費走廊。
除了國際、國家級冰上及其他室內(nei) 陸上大中型體(ti) 育賽事的落戶,場館還將承接國內(nei) 外大型文化演出活動,而文娛創新走廊、魅力廣場、兒(er) 童文體(ti) 中心、摩登消費走廊等都將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精彩絕倫(lun) 的聲光電震撼體(ti) 驗、奇妙暢想的互動科技體(ti) 驗、舒適便捷個(ge) 性的時尚消費體(ti) 驗。屆時,“冰之帆”將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雙奧場館,它是“體(ti) 育+文化+科技”多元化的體(ti) 驗互動空間,更是能帶動巨大經濟效益的多層麵商業(ye) 平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