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這十年:織就更牢更密的民生保障網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
光明日報記者 邱玥
2016年11月17日,在國際社會(hui) 保障協會(hui) 第32屆全球大會(hui) 上,中國政府被授予“社會(hui) 保障傑出成就獎”,成為(wei) 世界上第二個(ge) 獲此殊榮的國家。那一刻,會(hui) 場上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這是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舉(ju) 世矚目成就的認可與(yu) 致敬。
社會(hui) 保障能夠保障人們(men) 在年老、失業(ye) 、患病、工傷(shang) 、生育時的基本收入和基本醫療不受影響,消除後顧之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社會(hui) 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hui) 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製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製度安排,是治國安邦的大問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發展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成功建設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用幾十年時間走過了許多西方國家一百多年走過的曆程,為(wei) 廣大人民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1.改革蹄疾步穩,製度漸趨完善
10年前,記者在采訪中經常見到對“新農(nong) 保”“新農(nong) 合”津津樂(le) 道的農(nong) 戶。一個(ge) 管養(yang) 老、一個(ge) 管治病,鄉(xiang) 鄰們(men) 對這兩(liang) 項製度讚譽有加。10年來,管養(yang) 老和治病的兩(liang) 項製度經曆巨大變化,“新農(nong) 保”“新農(nong) 合”先後在2014年和2016年開始成為(wei) 曆史名詞,取而代之的是如今全國統一的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名稱變化背後,是製度改革的不斷突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堅持把社會(hui) 保障全民覆蓋作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提出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一場勇闖深水區的社保改革拉開大幕。
——統一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製度,實現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和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製度並軌,形成職工養(yang) 老和居民養(yang) 老兩(liang) 大製度平台,填補了部分群體(ti) 缺乏保障的製度空白。
——建立統一的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製度,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為(wei) 人民健康提供堅實製度保障。
——建立健全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製度,均衡省際結構性矛盾,緩解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ye) 基地省份基金支付壓力。統一養(yang) 老保險單位費率,全麵實現養(yang) 老保險省級統籌,為(wei) 在更大範圍內(nei) 互助共濟創造了條件,也為(wei) 實施全國統籌奠定了基礎。
——工傷(shang) 保險預防、補償(chang) 、康複“三位一體(ti) ”製度體(ti) 係建設積極推進,失業(ye) 保險保生活、防失業(ye) 、促就業(ye) 的功能進一步凸顯。
每一步改革都令人振奮。今天的神州大地,人民群眾(zhong) 不分城鄉(xiang) 、地域、性別、職業(ye) ,在麵對年老、疾病、失業(ye) 、工傷(shang) 、殘疾、貧困等風險時都有相應的製度保障。
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指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建設進入快車道,是我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力度最大、發展速度最快、覆蓋範圍最廣的時期,也是集中解決(jue) 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最多的時期。改革蹄疾步穩,完善覆蓋全民、統籌城鄉(xiang) 、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進一步織密社會(hui) 保障安全網。社會(hui) 保障製度的頂層設計持續加強,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進一步增強,製度漸趨完善。
2.基本實現全民覆蓋,待遇水平持續提高
在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醫保中心工作的田根娥,從(cong) 事醫保工作十幾年,見證著國家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的發展。2007年,在田根娥所在的天寧鎮南街,中年男子華某因突發大麵積心肌梗死,在北京阜外醫院花費10萬(wan) 餘(yu) 元。但因當時醫保基金的局限,病人幾經周折後報銷比例不到5%。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8年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立以來,居民醫保待遇越來越高,報銷範圍越來越廣。”田根娥告訴記者,像老華上過的心髒支架,已由原來的三四萬(wan) 元降到了700元。前些天,她遇到來年審慢性病證的老華,“他精神狀態很好,還樂(le) 嗬嗬地跟我說,有慢性病證,到醫院買(mai) 藥時藥費直接就報了,自己花不了多少。”
10年來,從(cong) 天南到海北,從(cong) 城市到農(nong) 村,通過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精準推進重點群體(ti) 參保,我國建立了世界上覆蓋人數最多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2012年以來,我國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人數從(cong) 7.88億(yi) 人增加到10.3億(yi) 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從(cong) 13.4億(yi) 人增加到13.6億(yi) 人,失業(ye) 保險參保人數從(cong) 1.52億(yi) 人增加到2.3億(yi) 人,工傷(shang) 保險參保人數從(cong) 1.9億(yi) 人增加到2.8億(yi) 人。
10年來,我國穩步提高各項社會(hui) 保障待遇,有效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水平。2012年以來,企業(ye) 退休人員月人均養(yang) 老金從(cong) 1686元增長到2987元,城鄉(xiang) 居民月人均養(yang) 老金從(cong) 82元增長到179元,月平均失業(ye) 保險金由707元提高到1585元,月平均工傷(shang) 保險傷(shang) 殘津貼由1864元提高到約4000元。
目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nei) 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為(wei) 80%和70%左右,基金年收支均超2萬(wan) 億(yi) 元、惠及群眾(zhong) 就醫超40億(yi) 人次,對破解群眾(zhong) 看病貴問題、支持醫藥衛生事業(ye) 發展、維護社會(hui) 穩定和推動共同富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們(men) 當然記得,2021年11月,一場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的藥物談判,過程異常艱難。“希望企業(ye) 拿出更有誠意的報價(jia) ,每一個(ge) 小群體(ti) 都不該被放棄。”“真的很艱難,我覺得我剛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一個(ge) 半小時的談判,企業(ye) 代表八次離席商談,價(jia) 格從(cong) 第一輪每瓶53680元最終砍到3萬(wan) 多元。
正是一次次“靈魂砍價(jia) ”,讓醫保基金發揮出更大效用,拯救更多人的生命。當前,我國群眾(zhong) 醫藥負擔曆史性下降,國家集中帶量采購6批234種藥品、平均降價(jia) 53%,集采2批耗材、平均降價(jia) 超80%,整合全國需求談判議價(jia) 將250種新藥納入目錄、平均降價(jia) 超50%,集采品種中使用高質量藥品的患者比例從(cong) 50%提高到90%以上,累計降低藥耗負擔超5000億(yi) 元。
3.服務網絡基本形成,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家住河北石家莊的退休人員劉領芝,剛剛在網上申領了電子社保卡,有了它,在一些藥店就可以直接“掃碼購藥”。不僅(jin) 如此,今後她買(mai) 藥看病的醫保刷卡記錄、每月養(yang) 老金的發放情況都“線上可查”。
從(cong) 基本社保服務到多元便民服務,社保卡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如今,我國社保卡持卡人數已從(cong) 2012年底的3.41億(yi) 人增加到13.55億(yi) 人,電子社保卡持卡人數達5.36億(yi) 人。
10年來,從(cong) 中央到省、市、縣、鄉(xiang) 鎮(街道),統籌城鄉(xiang) 的五級社保經辦管理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管理服務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群眾(zhong) 社保事務就近辦、線上辦、快速辦更加方便快捷。
在記者身邊,同事父母從(cong) 老家隨他們(men) 進城後,社保關(guan) 係轉移接續問題在這幾年得到解決(jue) ,城鄉(xiang) 間流動障礙逐漸消除。國家異地就醫結算係統上線運行,全國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高速路”全麵修通,連接所有醫保統籌地區,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告別“墊資”“跑腿”的煩惱。
社區有社保自助一體(ti) 機,微信開通了在線社保繳費,支付寶上社保卡各項功能被打通。一項項社保服務新模式,讓參保者不用到銀行排隊領養(yang) 老金,不用到社保所查詢信息,隻需輕點手機或鼠標,足不出戶就能辦好社保業(ye) 務。
10年間,我國養(yang) 老保險覆蓋人數增加近一倍,基金年度收支規模增加兩(liang) 倍。覆蓋人群更多元、服務項目更多樣,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保障能力、可持續性不斷增強。基本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3項社會(hui) 保險基金累計結存7.18萬(wan) 億(yi) 元,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不斷擴大。增加全國社會(hui) 保障基金戰略儲(chu) 備,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有序開展,共劃轉中央企業(ye) 和中央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總額超1.68萬(wan) 億(yi) 元,目前基金權益約2.59萬(wan) 億(yi) 元。
在應對疫情大考中,醫保基金預撥專(zhuan) 項資金超200億(yi) 元,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迅速籌集並預撥疫苗采購資金,及時結算接種費用,讓企業(ye) 放心生產(chan) 、采購機構放心采購、接種機構放心接種,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超33億(yi) 劑次……
一個(ge) 越織越密的社保網絡,正在托起14億(yi) 中國人民穩穩的幸福。
2012年以來,我國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人數從(cong) 7.88億(yi) 人增加到10.3億(yi) 人,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超6萬(wan) 億(yi) 元。
2012年以來,企業(ye) 退休人員月人均養(yang) 老金從(cong) 1686元增長到2987元。
2012年以來,我國社保卡持卡人數從(cong) 3.41億(yi) 人增加到13.55億(yi) 人,電子社保卡持卡人數增至5.36億(yi) 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