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非遺西雙版納象腳鼓舞:傳承中探尋走向潮流新出路

發布時間:2022-05-05 11:2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雙版納5月3日電 題:非遺西雙版納象腳鼓舞:傳(chuan) 承中探尋走向潮流新出路

  作者 羅婕

  “五一”假期,不少遊客來到西雙版納體(ti) 驗傣族風情。“大部分遊客都是第一次了解象腳鼓舞。”“95後”傣族象腳鼓舞傳(chuan) 承人岩坎逢告訴記者,遊客們(men) 在擊打象腳鼓的過程中學習(xi) 傣族文化和曆史。

  “希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傣族象腳鼓舞能根植傳(chuan) 統而不局限於(yu) 傳(chuan) 統,發展成為(wei) 獨一無二的傣族潮流,走向世界。”岩坎逢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象腳鼓舞是西雙版納傣族的傳(chuan) 統舞蹈之一,蘊含著傣族古代社會(hui) 分工的遺跡,是狩獵文化的形象詮釋,流傳(chuan) 於(yu) 中國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在東(dong) 南亞(ya) 國家也有不同形式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

  西雙版納州猛臘縣曼旦村有著雨林深處的“世外桃源”之稱,這裏是傣族象腳鼓舞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波罕丙從(cong) 小學習(xi) 並傳(chuan) 承象腳鼓舞的地方。2012年,在有關(guan) 部門的幫助下,波罕丙將自己的家改成“傣族象腳鼓舞傳(chuan) 習(xi) 所”。

  “象腳鼓舞是舞,也是武。”波罕丙介紹,象腳鼓舞由傣族武術的動作和套路演變而來,以象腳鼓作道具,有獨舞、對舞、群舞等多種形式,是融進傣族村寨生活的文化元素。

  十年來,傳(chuan) 習(xi) 所的學習(xi) 者從(cong) 未間斷。波罕丙介紹,象腳鼓舞主要通過師徒製傳(chuan) 承,他先後在曼旦村教授了100多名徒弟,“寨子裏有一家三代人跟隨我學習(xi) 象腳鼓舞”。隨著象腳鼓舞對外交流和培訓越來越頻繁,不少來自全國和海外的愛好者來到西雙版納學習(xi) 這門傳(chuan) 統舞蹈。

  老撾豐(feng) 沙裏省與(yu) 中國西雙版納州地緣相近、文緣相通,來自老撾的岩溫旦和岩買(mai) 香羅向波罕丙拜師學習(xi) ,“他們(men) 說,疫情過後想繼續學習(xi) 象腳鼓舞表演,把更精彩的表演帶回去。”波罕丙說。

  “象腳鼓舞的傳(chuan) 承離不開年輕血液。”西雙版納州非遺中心負責人周建武介紹,近年來,通過開展象腳鼓舞保護工作,當地已收集整理象腳鼓舞基本動作25套,拍攝教學課件一套,建立了象腳鼓舞傳(chuan) 習(xi) 所,培養(yang) 後繼人才。持續開展“傣族象腳鼓舞”非遺進校園活動後,越來越多孩子接觸到象腳鼓舞。

  岩坎逢是傳(chuan) 習(xi) 者中的“新生血液”,13歲起他便跟隨波罕丙學習(xi) 傣族武術。他認為(wei) ,象腳鼓舞的非遺傳(chuan) 承需要形成文化產(chan) 業(ye) ,為(wei) 年輕傳(chuan) 習(xi) 者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撐以達到良性循環,“但這還需要一定的過程”。

  2020年起,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衝(chong) 擊西雙版納旅遊業(ye) ,演出需求不斷減少,年輕的象腳鼓舞傳(chuan) 承人開始探尋非遺走向潮流的新出路。

  岩坎逢經營著一家泐象文化小院,集合了象腳鼓舞傳(chuan) 習(xi) 、傣族美食、傣族元素文創產(chan) 品。“我選擇自媒體(ti) ,希望更多年輕人能看到它的魅力。”岩坎逢說。

  剛過去不久的傣曆新年潑水節中,由波罕丙帶領的象腳鼓舞舞隊將新編節目《象往》帶入大眾(zhong) 視野。傳(chuan) 統傣族鼓點、舞步與(yu) 雲(yun) 南野生亞(ya) 洲象群北上南歸的奇妙旅程呼應,通過在線直播進行精彩的“雲(yun) 展演”。

  無論是堅守傳(chuan) 統還是開辟新路,一代代非遺傳(chuan) 承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將象腳鼓舞的傳(chuan) 統文化延續下去。“今後,我會(hui) 繼續培養(yang) 年輕傳(chuan) 承人,將傣刀、象腳鼓舞等最傳(chuan) 統的技法傳(chuan) 承下去。”波罕丙說。(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