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女台青長沙“掘金”文創:喚醒城市文化記憶

發布時間:2022-05-06 13:58: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長沙5月5日電 題:女台青長沙“掘金”文創:喚醒城市文化記憶

  作者 向一鵬

  位於(yu) 長沙城北的一個(ge) 文創工作室裏,台灣青年戴翎怡正在向客戶講述其團隊設計的文旅地圖、郵票、考古卷軸等文創產(chan) 品。

  “這些產(chan) 品很受市場歡迎,比如考古卷軸,它能清晰地反映長沙一段時間的考古成果,幫助民眾(zhong) 了解當地的曆史文化。”在戴翎怡看來,文化要通過文創的形式被“用”起來,往後延伸的這種文化傳(chuan) 播,才是真正骨子裏頭的東(dong) 西。

  今年44歲的戴翎怡從(cong) 小在台北長大,曾長期在海外求學、生活。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xing) 趣,讓她渴望了解老祖宗留下的東(dong) 西,並希望將文創產(chan) 業(ye) 發展成自己的事業(ye) 。

  2014年,戴翎怡來長沙探望一位父親(qin) 的老友,偶然看到3棟民國時期的廢棄舊宅,這引起了她的強烈興(xing) 趣。古建築是曆史的載體(ti) ,承載著“城市記憶”,如何在保護的同時又發揮它的居住價(jia) 值?

  經當地文化部門許可並與(yu) 房主協商,在湖南大學古建築保護專(zhuan) 家指導下,戴翎怡與(yu) 父親(qin) 老友耗時一年零8個(ge) 月,將舊宅改造成後來的網紅民宿——馬義(yi) 順捌玖。

  “我們(men) 還原了這幾棟建築的原始風貌,在此基礎上再做一些文創設計,讓入住遊客一進來就能感受到當時的人是怎麽(me) 生活的。”戴翎怡說,消費者感受到這種厚重的曆史感,從(cong) 而獲得美好的文化體(ti) 驗。

  然而,疫情的來臨(lin) ,使得這家原本生意火爆的民宿入住率直線下降,外地遊客銳減。但戴翎怡卻樂(le) 觀視之,並認為(wei) 這是行業(ye) 洗牌的一次良機。

  “隨著民眾(zhong) 文化素養(yang) 的提升,在消費升級趨勢下,那些快餐式、租兩(liang) 間房隨意裝修一下的民宿會(hui) 越來越沒有市場。”戴翎怡表示,疫情終會(hui) 過去,有文化氣息的民宿肯定會(hui) 迎來春天。

  為(wei) 了將文創事業(ye) 發展壯大,戴翎怡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傳(chuan) 播公司,經營品牌搭建、文創設計、空間活化、城市及老街區更新等業(ye) 務。其設計製作的文旅地圖、印章等多種文創產(chan) 品,特色十足。

  “這份手繪文旅地圖囊括了長沙5座地標古建築,我們(men) 帶著客戶一處處步行去實地參觀體(ti) 驗,並送給他們(men) 特製的印章,用於(yu) 在地圖上加蓋。”戴翎怡認為(wei) ,這種文化旅遊特別有意義(yi) ,可以讓更多民眾(zhong) 特別是年輕人了解長沙曆史,提升文化自信。

  目前,長沙正在進行城市更新,戴翎怡擬參與(yu) 其中部分文創設計。在她看來,城市的老舊社區、小區更新,要通過對曆史資源的保護和修繕促進城市文脈延續。“老舊社區是一個(ge) 時代的產(chan) 物,城市更新的目標要讓它的生活設施、商業(ye) 配套變得齊全,更加具備宜居屬性,增添更多青春的煙火氣。”

  來長沙創業(ye) 7年,戴翎怡充分感受到這座文創之城的魅力。這裏湧現出創意煙花、數字視頻、動漫電競等多個(ge) 新興(xing) 創意產(chan) 業(ye) ,當前文化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出超過2000億(yi) 元人民幣。

  戴翎怡認為(wei) ,長沙有比較好的創業(ye) 土壤,試錯成本低,包容度高,尤其是文創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非常適合包括台灣青年在內(nei) 的有想法的年輕人嚐試。“我會(hui) 一直留在長沙,不斷探索這座城市的曆史血脈和文化基因。”(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