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勞動課應該這樣上——專訪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組組長

發布時間:2022-05-07 13:3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陳鵬

  近日,教育部印發《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其中《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勞動、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課時,從(cong)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將於(yu)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

  此次,做飯、家用器具維護、清潔等內(nei) 容為(wei) 何入選新課標?怎樣防止勞動課僅(jin) 停留在“拍照打卡”階段,折騰學校,又折騰孩子和家長?5月6日,記者專(zhuan) 訪了教育部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組組長、南京師範大學勞動教育研究院院長顧建軍(jun) 。

  圍繞日常生活,培養(yang) 勞動習(xi) 慣

  新課標提出,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yu) 1課時,勞動與(yu) 綜合實踐活動等統籌實施。有媒體(ti) 稱之為(wei) “勞動課又回來了”。

  “這一說法不準確。”顧建軍(jun) 表示,勞動課一直存在,隻是形態不同,理念不同。前些年被弱化和邊緣化了,很多學校沒有實施,因而不少地區也看不到勞動課了。

  “近年來,個(ge) 別中小學生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尊重勞動和普通勞動者、不想勞動、不會(hui) 勞動、忽視勞動的獨特育人價(jia) 值等現象。”顧建軍(jun) 補充道。

  對此,新課標提出,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feng) 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wei) 載體(ti) ,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chan) 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誌,培養(yang) 學生正確的勞動價(jia) 值觀、良好的勞動習(xi) 慣和品質。

  勞動課程內(nei) 容分為(wei) 日常生活勞動、生產(chan) 勞動、服務性勞動3大類別,推薦了10個(ge) 任務群。包括清潔與(yu) 衛生、整理與(yu) 收納、烹飪與(yu) 營養(yang) 等。

  根據不同學段,各任務群的內(nei) 容要求也不一樣。具體(ti) 到烹飪與(yu) 營養(yang) 任務群,新課標建議1~2年級學生可以在教室開展削水果皮、泡茶等學習(xi) 活動,了解水果、飲品的營養(yang) 價(jia) 值,學習(xi) 後能參與(yu) 簡單的家庭烹飪勞動。

  新課標提出,在5~6年級,烹飪與(yu) 營養(yang) 方麵,學生要會(hui) 用簡單的炒、煎、燉等烹飪方法製作2~3道家常菜,如西紅柿炒雞蛋、煎雞蛋、燉骨頭湯等,參與(yu) 從(cong) 擇菜、洗菜到燒菜、裝盤的完整過程。能根據家人需求設計一頓午餐或晚餐的營養(yang) 食譜。

  新課標內(nei) 出現大量日常生活勞動的內(nei) 容,這一設計有何初衷?

  顧建軍(jun) 解釋,勞動實踐是麵向現實生活和真實世界的實踐,勞動課程內(nei) 容必須與(yu) 學生生活和社會(hui) 實際緊密結合。勞動課程內(nei) 容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chan) 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做飯做菜、維護家用器具等都是日常生活勞動的基本內(nei) 容,對培養(yang) 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養(yang) 成良好勞動習(xi) 慣非常關(guan) 鍵。建議從(cong) 學生的實際出發,重點圍繞做飯做菜、打掃衛生、收納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內(nei) 容對其進行培養(yang) 。

  “通過日常生活勞動,可以培養(yang) 學生的家庭責任感,進而培養(yang) 其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xi) 慣和品質等。”顧建軍(jun) 說。

  學校為(wei) 主導,家庭為(wei) 基礎

  “周一至周五每天打卡一次,打卡方式為(wei) 提交一兩(liang) 張照片,配一句文字說明”……有些學校的勞動教育僅(jin) 停留在“拍照打卡”階段,很多家長反映增加了他們(men) 的負擔。

  顧建軍(jun) 提醒:“開展勞動教育,學校發揮主導作用,家庭發揮基礎作用,學校與(yu) 家庭、社會(hui) 要協同推進。勞動課程內(nei) 容是為(wei) 學生設計的,強調學生親(qin) 身實踐、親(qin) 曆情境、親(qin) 手操作,勞動課中一些勞動項目,家長不能包辦代替。家長要注重日常生活的言傳(chuan) 身教,鼓勵孩子自覺參與(yu) 、自己動手,在與(yu) 學校協同指導孩子勞動實踐中見證孩子成長。”

  為(wei) 了鼓勵學生自己上手勞動,防止家長代勞,顧建軍(jun) 建議:“學校也可通過勞動過程展示、勞動體(ti) 悟交流等評價(jia) 勞動過程。”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勞動方麵,新課標中出現體(ti) 驗種植蔬菜、飼養(yang) 家禽等,或根據區域相關(guan) 規定,合法合規飼養(yang) 1~2種常見家畜等內(nei) 容。在第四學段(7~9年級),還出現體(ti) 驗當地常見的種植、養(yang) 殖等生產(chan) 勞動,開展組合盆栽、農(nong) 副產(chan) 品保鮮與(yu) 加工、水產(chan) 養(yang) 殖等勞動實踐內(nei) 容。

  對此,顧建軍(jun) 說:“無論是項目的選擇與(yu) 確定,還是課程資源與(yu) 場所的建設,都提倡因地製宜。新課標提出的課程內(nei) 容具有較大的選擇性和開放性,不搞一刀切,並不要求每個(ge) 學校都要養(yang) 雞養(yang) 鴨。”

  新課標提出,學校可結合實際,在不同學段自主選擇確定任務群學習(xi) 數量。

  “各學校應從(cong) 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課程內(nei) 容結構要求,選擇和確定勞動項目。同時,提倡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資源組織課程實施,有條件的學校可根據需要建設符合教育要求、安全可靠的勞動園地和場所。”顧建軍(jun) 認為(wei)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