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科研人員從山蛭中發現活性多肽 可治療缺血性腦中風

發布時間:2022-05-09 17:3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昆明5月8日電(記者張勇)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賴仞課題組牽頭在森林山蛭(俗稱“旱螞蟥”)中鑒定了活性多肽sylvestin,該活性多肽對短暫性缺血性腦卒中及永久性缺血性腦卒中均表現出顯著的治療作用,同時在實驗動物體(ti) 內(nei) 也表現出良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這項研究成果以《一個(ge) 新的靶向血栓炎症的接觸—激肽係統抑製劑可發揮顯著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作用》為(wei) 題,最近發表在國際期刊《細胞與(yu) 分子生命科學》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zhuan) 項及雲(yun) 南省科技廳等單位的支持。加拿大多倫(lun) 多大學科研人員參與(yu) 研究。

  據論文第一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治業(ye) 介紹,腦卒中又稱腦中風,是一類腦血管循環障礙引起的疾病,可分為(wei) 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占腦卒中的約80%以上。缺血性腦卒中發病機理複雜,研究表明血栓性炎症在缺血性腦卒中發病過程中起著關(guan) 鍵作用,而接觸—激肽係統主導血栓性炎症的發生。十二因子和血漿激肽釋放酶是接觸—激肽係統中兩(liang) 個(ge) 重要成員,也是血栓性炎症治療的關(guan) 鍵靶標。活性多肽sylvestin可專(zhuan) 一性抑製激肽釋放酶和十二因子的活性,從(cong) 功能上抑製十二因子和激肽釋放酶,可有效抑製缺血性腦卒中發病過程中血栓性炎症的發生,起到抑製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的作用。此外,活性多肽sylvestin沒有溶血及細胞毒性,且不具有出血風險,具有顯著的候選藥物開發特征。

  蛭類是我國的傳(chuan) 統中藥,2000多年前的《神農(nong) 本草經》記載了蛭類,《本草綱目》介紹了蛭類在抗凝血方麵的內(nei) 容。森林山蛭為(wei) 山蛭科山蛭屬的吸血動物,體(ti) 長約3厘米。該物種在印度尼西亞(ya) 、緬甸、印度、越南及中國雲(yun) 南等地有分布。山蛭主要棲息於(yu) 潮濕的山區草地或水域附近,當人畜經過時,就會(hui) 附著吸血。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