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86歲老作家汪浙成:賣了自家住房 建起公益書房

發布時間:2022-05-10 16:2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訊(記者王國平)第一屆“汪浙成閱讀之星”評選活動申報工作正在進行中。86歲的老作家汪浙成很好奇,“不知道最終評出來的這5位同道到底有什麽(me) 樣的閱讀故事”。

  汪浙成是寧波奉化人,曾任浙江省作協副主席,《土壤》《酷夏》斬獲兩(liang) 屆全國優(you) 秀中篇小說獎,《女兒(er) ,爸爸要救你》入選中國報告文學學會(hui) 主辦的“2012年中國報告文學優(you) 秀作品排行榜”。

  一輩子讀書(shu) 、寫(xie) 書(shu) ,汪浙成對圖書(shu) 館感情深厚。1952年夏天,他跟著時任奉化文化館館長周士非繪製愛國衛生宣傳(chuan) 畫,晚上睡在文化館的圖書(shu) 室裏,拿起書(shu) 就讀,越讀越明事理。第二年,他考入北大,“得益於(yu) 這段閱讀經曆打下的基礎”。

  讀大學期間,在“向科學進軍(jun) ”口號的感召下,汪浙成矢誌學本領,課餘(yu) 時間一頭紮進圖書(shu) 館,往往直到要熄燈了才肯起身。有次深夜回宿舍的路上,他望了望天空,一個(ge) 句子蹦了出來,“知識的繁星啊,什麽(me) 時候我才能把你們(men) 數盡”。他將之寫(xie) 入一首名叫《夜出圖書(shu) 館》的小詩,並正式發表,成為(wei) 他的處女作。

  後來他還得知,自己祖父和其他6位鄉(xiang) 賢,捐款在奉化建了一座圖書(shu) 館。汪浙成跟圖書(shu) 館的情感更親(qin) 近了,“我要做點什麽(me) ”的想法開始萌芽、不斷生長。2021年4月底,他將上萬(wan) 冊(ce) 藏書(shu) 捐贈給家鄉(xiang) ,並在奉化圖書(shu) 館複刻了一間“汪浙成書(shu) 房”,希望照亮過自己人生的這些圖書(shu) ,能照亮更多的人。

  “書(shu) 房”關(guan) 鍵是要用起來,聚人氣、辦活動、暢交流,營造閱讀氛圍,“為(wei) 全民閱讀添一塊磚,加一片瓦”。不過,經費從(cong) 哪裏來?自己手頭不寬裕。一籌莫展之際,他盯上了在杭州的家,“我住進養(yang) 老公寓,這房子一直空著,雖然有點不舍,但還是咬牙賣了,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

  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浙江圖書(shu) 館、奉化區委宣傳(chuan) 部等單位獲悉,紛紛給予支持。他捐出賣房款中的300萬(wan) 元,從(cong) 今年開始,麵向浙江省各級公共圖書(shu) 館讀者,開展一年一度的“閱讀之星”評選,每年度選出5人,每人頒發5000元獎金,為(wei) 樂(le) 於(yu) 埋頭苦讀的人送上一聲問候。

  奉化85後青年作家陳偉(wei) 軍(jun) 申報參評。他發現,評選標準有一條要求申報者在公共圖書(shu) 館無逾期未還等不良借閱記錄,“這是個(ge) 很有意思的提醒,讀書(shu) 人要講誠信”。

  陳偉(wei) 軍(jun) 說,老先生有大境界,履行著自己的社會(hui) 責任,“這段時間我在想,我也要做點什麽(me) ”。

  在奉化圖書(shu) 館,“汪浙成書(shu) 房”占地180平方米左右。這個(ge) 物理空間正在不斷延展,成為(wei) 一個(ge) 遼闊的文化空間與(yu) 豐(feng) 盈的精神空間。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