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談科技文化】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高質量發展
【一把手談科技文化】
作者:李幹傑(中共山東(dong) 省委書(shu) 記)
開欄的話
科技與(yu) 文化,是文明的兩(liang) 翼。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對科技、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對科技,總書(shu) 記言之殷殷,“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jue) 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ge) 第一動力”。對文化,總書(shu) 記語意深長,“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guan) 國運興(xing) 衰、事關(guan) 文化安全、事關(guan) 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迫切需要創造文藝新氣象、鑄就文化新輝煌。
光明日報從(cong) 今天起,推出《一把手談科技文化》專(zhuan) 欄,邀請各地、各部門“一把手”,結合各自改革實踐、發展目標,談思考、講體(ti) 會(hui) 。敬請關(guan) 注。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深刻把握時代潮流、立足發展全局發出的偉(wei) 大號召。我們(men) 體(ti) 會(hui)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贏得新一輪科技革命主動權、增強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舉(ju) 措,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對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具有重大意義(yi) 。必須結合實際、發揮優(you) 勢,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快科技攻關(guan) ,以創新成果賦能高質量發展,為(wei) 全國大局作出山東(dong) 貢獻。
牢記囑托 扛牢科教大省責任擔當
山東(dong) 作為(wei) 東(dong) 部沿海經濟大省,科教資源富集,必須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勇擔使命、爭(zheng) 創一流。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我們(men) 的殷切期望。總書(shu) 記對山東(dong) 科技創新十分關(guan) 心。2018年視察山東(dong) 時,要求我們(men) “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you) 勢的引領型發展”;去年10月視察山東(dong) ,又作出“在增強經濟社會(hui) 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的重要指示,為(wei) 山東(dong) 科技創新把脈定向、指路領航。落實好總書(shu) 記要求,推動科技創新走在前列,山東(dong) 責無旁貸。這是實現山東(dong)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省正處在由轉型發展向創新發展加速邁進的關(guan) 鍵時期,無論是經濟結構調整、產(chan) 業(ye) 形態重塑,還是突破資源要素約束、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自主創新都是決(jue) 勝未來的“破局利器”“製勝法寶”,必須用好創新這個(ge) “關(guan) 鍵變量”,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也是發揮山東(dong) 科技資源優(you) 勢的責任擔當。近幾年,我們(men) 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具備了良好的創新基礎,高能級創新平台體(ti) 係日趨完善,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快速增長,創新人才隊伍規模龐大,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山東(dong) 有能力、有義(yi) 務在國家創新發展中承擔更多任務、發揮更大作用。
聚力攻堅 推動科技創新走在前列
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一個(ge) 係統工程,必須統籌平台、技術、企業(ye) 、人才,完善自主創新體(ti) 係。我們(men) 堅持以建設創新型省份為(wei) 引領,推動各類創新要素高度集聚,促進人才鏈、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聚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突出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這是科技自立自強的關(guan) 鍵支撐,是山東(dong) 融入和服務國家創新布局的戰略支點。我們(men) 依托比較優(you) 勢,加快創建海洋領域國家實驗室,積極參與(yu) 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構建“1313”四級實驗室體(ti) 係,提升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建設高能級重大創新平台,以山東(dong) 高等技術研究院、山東(dong) 能源研究院、未來網絡研究院等重大平台為(wei) 載體(ti) ,爭(zheng) 取一批大科學裝置落地,在引領山東(dong) 創新發展的同時,積極為(wei) 國家儲(chu) 備科技力量。
突出“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解決(jue) “卡脖子”問題是科技創新的首要緊迫任務,關(guan) 鍵是推動產(chan) 業(ye) 與(yu) 科技深度融合。我們(men) 緊扣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分析凝練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動態清單,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以“揭榜製”“組閣製”“賽馬製”、定向委托等方式,集中資源力量,努力破除“燃眉之急”“心腹之患”。加快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實施創新創業(ye) 共同體(ti) 五年培育計劃,著力建設“1+30+N”創新體(ti) 係,為(wei) 企業(ye) 提供更多技術供給。
突出創新企業(ye) 培育。企業(ye) 是創新的主體(ti) ,是創新創造的生力軍(jun) 。我們(men) 深入實施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開展科技小巨人企業(ye) 、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評選,為(wei) 企業(ye) 創新樹立標杆和典範。積極建設省級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探索眾(zhong) 創空間、科技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科技產(chan) 業(ye) 加速器等鏈式孵化載體(ti) 體(ti) 係,培育帶動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發展壯大。
突出創新人才引育。人才是自主創新的源頭,必須注重集聚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我們(men) 深入實施領軍(jun) 人才“築峰計劃”,推行頂尖人才“一事一議”,不斷壯大戰略科技人才隊伍。持續推進“雙高”建設,支持高校優(you) 勢學科衝(chong) 擊全球前列,努力培養(yang) 更多優(you) 秀青年人才。完善校企聯合培養(yang) 機製,大量培育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優(you) 化機製 激發創新創造動力活力
高質量製度供給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山東(dong) 持續加大改革力度,不斷優(you) 化科技組織模式和運行機製。創新科研項目管理機製。改革省級財政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探索推進技術成熟度評價(jia) ,提高項目管理精細化水平。創新科技活動評審評價(jia) 機製。推進科研項目評審管理服務市場化,變“定期評審”為(wei) “動態評審”,科研評價(jia) 更加突出標誌性成果質量、貢獻和影響,持續破除科技評價(jia) 中“唯論文”不良導向。創新科研人員激勵機製。深化放權賦能,持續推進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等改革試點,讓科研人員享有更多自主權。創新投入保障機製。設立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在前期持續增長基礎上,繼續按10%比例加大省級財政科技投入。全麵啟動濟南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態鏈,讓金融“活水”滋養(yang) 創新創業(ye) 。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決(jue) 定發展。新時代新征程,山東(dong) 將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四個(ge) 麵向”,砥礪奮進,勇攀高峰,向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邁進,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優(you) 異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