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小蘭:炮製中藥飲片 來不得半點虛功
哢嚓哢嚓哢嚓……手起刀落間,一段長約3.3厘米的白芍,不到3分鍾就變成了124片薄如蟬翼的切片。
47歲的生產(chan) 技術操作員陳小蘭(lan) 是“建昌幫”藥業(ye) 南城分公司白芍切片的紀錄保持者,經她切製的一寸白芍,片數多且薄,用時也更短。如今,這位技術多麵手又多了一份榮譽——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陳小蘭(lan) 曾是一名地道的農(nong) 家婦女,在老家撫州市南城縣龍湖鎮竺由村的那些年,她每天種地、喂豬、操持家務,日子過得清苦。2013年陳小蘭(lan) 舉(ju) 家進城,為(wei) 了謀生,她到南城縣的一家服裝廠做了幾年平車工,在鞋店短暫地做過導購員。5年前,經朋友介紹,陳小蘭(lan) 來到“建昌幫”藥業(ye) 南城分公司,成為(wei) 一名包裝工人。
做包裝上手快,可技術含量不高。“建昌幫”擅長中藥飲片加工炮製,年輕時陳小蘭(lan) 常幫父親(qin) 去藥店抓藥,對傳(chuan) 統中藥炮製技藝頗有興(xing) 趣。在藥廠的日子裏,她常去隔壁飲片車間串門,目睹了老藥工切藥、炒藥的過程。
“切藥、炒藥好似做菜、烹飪。”做得一手好菜的陳小蘭(lan) 覺得這和自己切菜、炒菜並無二致,隻要用心學,一定能學會(hui) 。於(yu) 是她找到生產(chan) 製造部經理羅敏,毛遂自薦要求調崗。考慮到陳小蘭(lan) 年紀較大,入門晚,不具備藥理知識,起初羅敏沒有同意她的調崗申請。
陳小蘭(lan) 沒有放棄。她每天午飯都會(hui) 比包裝車間的其他同事吃得快些,利用半個(ge) 小時休息時間去藥廠的實訓基地“認藥”,周末也不例外。
她知道,要想入門中藥飲片炮製,識藥、辨藥是基礎。上萬(wan) 種中草藥中僅(jin) 常用藥就有300餘(yu) 種,一些藥品顏色、氣味、外觀相近,想要把藥認對、認全難度不小。陳小蘭(lan) 靠著反複聞氣味、對比花紋這樣的笨辦法提升自己。
一來二去,羅敏被陳小蘭(lan) 的這份執著打動,決(jue) 定讓她試一試,幾周後陳小蘭(lan) 順利調入技術車間。
蒸、煮、炒、炆、煨、煆……中藥炮製加工手段多樣,對工人的技術、經驗要求頗高。為(wei) 了盡快熟練掌握“建昌幫”傳(chuan) 統中藥炮製技藝,陳小蘭(lan) 拜老藥工付木生為(wei) 師。她時常跟在師傅後麵,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操作,哪裏看不明白了就上前請教,聽不懂就先記下來回家接著琢磨。5年來,她把各種藥理知識、炮製要點記滿了5本筆記本。
切製中藥飲片對工具、輔料、工藝都有要求。切製前要磨刀1小時,開刃要達3寸長,切製時坐姿呈45度角,才更省力。
“建昌幫”素有“七分潤、三分切”的經驗之談,潤藥得當,既能保證飲片質量,又可減少損耗。切製堅如磐石、隻有拇指大的檳榔籽時,先以去粗取細的河沙潤化7天,每天換3次水,再將其切成108片斜、薄、光、大的飲片,陳小蘭(lan) 反複磨練,雙手長起了厚厚的老繭。夏天炎熱,中藥提取車間內(nei) 溫度高達40多攝氏度,陳小蘭(lan) 一站就是幾個(ge) 小時。
難度更高更複雜的是炒藥。藥工需根據中藥材性狀判斷炒製方法,把控時間、火候。炒製時間過長會(hui) 焦掉,過短則藥性達不到中藥標點。陳小蘭(lan) 就炒壞過100公斤蒼耳子。
師傅付木生常鼓勵她:“炒藥要有耐心,炒製過程要多查看,多思考,要善於(yu) 從(cong) 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
炒製中藥材會(hui) 產(chan) 生難聞的氣味和油、煙、灰等物質,熏得人直流淚。炒製工作又髒又累,工資也不高,不少人幹了幾個(ge) 月就走了,陳小蘭(lan) 卻堅持了下來。她說,幹一行就要愛一行、專(zhuan) 一行,“我是農(nong) 民出身,和下地幹農(nong) 活相比,炒藥這點辛苦不算什麽(me) 。”
如今,陳小蘭(lan) 已成長為(wei) 藥廠的技術骨幹,在2017年公司舉(ju) 行的中藥傳(chuan) 統技能競賽中,斬獲切藥、炒藥兩(liang) 個(ge) 單項冠軍(jun) 。在2020年江西省“天工杯”中醫藥行業(ye) 職工職業(ye) 技能競賽中,陳小蘭(lan) 獲得中藥材炮製一等獎。
中藥提取、飲片炮製來不得半點虛功,其崗位之細、操作之繁瑣隻要細節上稍有差池,其結果可能就會(hui) 謬之千裏,必須精益求精。陳小蘭(lan) 始終記得師傅對她的告誡:“作為(wei) 一名藥工,要講良心做好藥,惠及更多百姓。炮製飲片,再繁也不能省人工,再貴也不可減物力。”
工作中,切、浸、煎、濾等,每一步陳小蘭(lan) 都要做到一絲(si) 不苟,堅持匠心精神。經她炮製的中藥飲片顏色均一、藥效有保障。她不僅(jin) 工於(yu) 文火煨、炆、炙、熬,還擅長水、火去毒工藝,確保了中藥飲片形、色、氣、味。
近年來中藥傳(chuan) 統炮製領域出現了“師傅越來越老,徒弟越來越少”的困境。“沒有活水,再好的技藝也流動不起來,‘建昌幫’是中醫藥的瑰寶,不能讓其博大精深的炮製技藝在我們(men) 這代人身上失傳(chuan) 。”2021年起,陳小蘭(lan) 主動請纓,承擔起對6名青年員工的“傳(chuan) 幫帶”工作,像師傅付木生一樣傳(chuan) 道授業(ye) ,傾(qing) 力相授。
她說,要讓這一領域後繼有人、薪火相傳(chuan) ,使“建昌幫”傳(chuan) 統中藥炮製技藝傳(chuan) 承光大。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