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浙江胥山:美麗鄉村 文脈傳承

發布時間:2022-05-31 10:4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又是一年端午將至,胥山村伍子塘日漸熱鬧起來。為(wei) 備戰嘉興(xing) 端午民俗文化節龍舟競渡表演賽,每天都有龍舟隊來這裏訓練。呐喊聲、鼓聲、揮槳擊水聲激越不已,讓圍觀者不禁熱血沸騰。

  胥山村位於(yu) 浙江省嘉興(xing) 市南湖區大橋鎮。村內(nei) 的胥山曾是嘉禾平原上唯一的山丘,相傳(chuan) 吳國大夫伍子胥曾在此山練兵磨劍。胥山村的伍子塘,據傳(chuan) 為(wei) 伍子胥在2500多年前開鑿的河道。有關(guan) 伍子胥的傳(chuan) 說早已融入這片土地,在嘉興(xing) 形成了端午節祭祠伍相的習(xi) 俗。

  穿越曆史的風煙,這座有著動人傳(chuan) 說的村莊,如今正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樂(le) 章,一幅景美、民富的美麗(li) 鄉(xiang) 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絢麗(li) 的格桑花海,巍然矗立的石牌坊,走進胥山遺址公園,美景引人入勝。2020年4月,以賡續曆史文脈、再現胥山風情為(wei) 理念的胥山遺址公園開園。經過兩(liang) 年多的精心運營,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懷古攬勝之地。

  碧水繞村,古樹蔥蘢,蜿蜒的青石板路將筆者帶到村莊深處。一幢幢白牆黛瓦的民房,盡顯傳(chuan) 統江南民居的溫婉。磨劍石、吳越清泉、曲橋流水、擁濤亭等仿古景點串珠成線,訴說著胥山文脈的悠長。

  胥山草堂曾是村內(nei) 先賢結廬讀書(shu) 處,如今陳列著清末畫家蒲華的畫作。鬆濤閣以元代畫家吳鎮筆下《嘉禾八景圖》之《胥山鬆濤》命名,閣內(nei) 展示吳鎮的畫作,讓遊人領略古代胥山的山林之美。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示廳,不僅(jin) 可以了解伍子胥傳(chuan) 說、吳越槜李之戰,還能讀到《遊胥山賦》《胥山題壁》等詩詞史料。

  胥山村原村幹部王漁妹在這裏生活了60年。“胥山遺址公園建起來後,好像重現了我小時候的生活場景。”王漁妹說,在她的記憶中,胥山端午節格外隆重熱鬧,伍子塘裏賽龍舟、搶龍頭,家家戶戶包粽子、吃“五黃”、掛艾草。

  活態呈現端午民俗是胥山遺址公園的一大亮點,在這裏,可以全景式感受嘉興(xing) 端午的濃鬱氛圍:山浜龍舟迎端午、特色摜牛鬧端午、五彩香囊扮端午、粽情綿綿憶端午……

  王漁妹很喜歡過端午,因為(wei) 她從(cong) 小就是做香囊的高手,端午節是她展示才藝的好機會(hui) 。今年端午,王漁妹將與(yu) 往年一樣,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一起在村裏的非遺展示廳向遊客展示香囊製作技藝。

  舞龍舞獅是胥山村迎端午的重要儀(yi) 式。52歲的村民陳蘭(lan) 珍在舞龍隊裏表演“龍珠”。這段時間,她和隊員們(men) 抓緊排練今年端午的新節目。大家都很努力,想在正式表演時驚豔眾(zhong) 人。

  文旅融合給胥山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村裏遊客多了,我的生意也更好了!”潘金良在胥山遺址公園西側(ce) 開了個(ge) 家庭農(nong) 場,種有60畝(mu) 藍莓和獼猴桃等經濟作物,因為(wei) 景區人氣旺盛,農(nong) 場每年給他帶來100萬(wan) 元以上的收入。

  這幾年,在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指引下,胥山村大力踐行“共建共治共享”的鄉(xiang) 村治理模式,黨(dang) 員帶領村民積極參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加速把胥山打造成“宜居、宜文、宜遊、宜業(ye) ”的新時代文化村落。

  今日的胥山村,已成為(wei) 浙江鄉(xiang) 村的一個(ge) 共同富裕典範。“家家住洋房,戶戶有汽車,70%的村民家甚至擁有2輛以上的汽車。”胥山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吳愛民說。

  村民吳衛斌告訴筆者,每逢節假日,村裏都會(hui) 迎來許多遊客,家養(yang) 的土雞供不應求,“我準備開農(nong) 家樂(le) ,生意肯定好!”

  周明麗(li) 項 潔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