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浙江杭州運河端午“走運”記:老街區不老 鋼鐵廠上新

發布時間:2022-06-06 10: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6月5日電 題:浙江杭州運河端午“走運”記:老街區不老 鋼鐵廠上新

  作者 王題題

  在浙江杭州,市民遊客喜歡在大運河畔“走運”。端午假期期間,記者也在運河曆史文化街區“走運”。

  杭州運河曆史街園區,是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的一部分。今年以來,杭州市運河集團啟動了運河曆史街園區改造提升工程。

  杭州橋西曆史文化街區,是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chan) 點之一,也是近代杭州百餘(yu) 年民族工業(ye) 發展曆史的縮影。走在這裏,可以尋到大量保留著曆史肌理的街巷裏弄、傳(chuan) 統合院,還有住了一輩子的原住民,此前已入駐的博物館群也讓“遺產(chan) ”散發著新的魅力。

  如今,經曆過新一輪改造升級後,橋西曆史文化街區迎來了“新生”。漫步在橋西曆史文化街區的街巷,可以看到,這裏新開了幾家養(yang) 生主題的奶茶店和麵包店,還有可提供手工製作體(ti) 驗的皮具店、飾品店……“老街”不老,還生長出了新時代的韻味,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騰籠換鳥更新街區業(ye) 態外,老店新開也為(wei) 該街區增色不少。比如在此開店十多年的曉風書(shu) 屋。

  據了解,升級改造後重新啟幕的曉風書(shu) 屋,將原有的書(shu) 店麵積從(cong) 80平方米擴大到了200多平方米,從(cong) 一層樓變成了兩(liang) 層樓,同時利用設計將運河的河景“引入”書(shu) 店。

  “書(shu) 店一樓偏年輕化,有零食飲料、暢銷書(shu) 、玩具等。二樓則是打造成一個(ge) 民國風的‘先生的書(shu) 房’。兩(liang) 層樓都設有桌椅,可供市民遊客坐下來。”曉風書(shu) 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其透露,重新營業(ye) 後,曉風書(shu) 屋的客流量翻了好幾番。遊客進店後也能坐下來看書(shu) 了。

  不同於(yu) 曉風書(shu) 屋的升級改造,街區內(nei) 的吳理人民俗藝術館則在商品創新上下功夫。

  “我們(men) 最近購入一款杭州特色的網紅雪糕,是拱宸橋的造型,賣得很好,不少市民遊客前來購買(mai) 並拍照打卡。”藝術館工作人員說。

  同時,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為(wei) 了迎接端午假期增長的客流量,該藝術館內(nei) 已提前備好了充足庫存的網紅雪糕,同時還準備了貼合端午主題的濃情粽意純手工編織五彩繩,供市民遊客選購。“希望端午假期期間,店裏能有更好的銷量。”

  在中藥老字號方回春堂的“回春小廟會(hui) ”,熱愛手工藝的市民正跟著藥工師傅一起學習(xi) 製作香囊,縫製“特別版”端午福袋。據了解,根據疫情防控和市民需要,方回春堂將香囊配方升級,選用多種地道藥材研磨成粉製成香料填充在香囊內(nei) 。

  記者了解到,此次運河曆史街園區提升改造,通過小切口提升街景氛圍,收納裸露管線,破損設施修繕。並通過騰籠換鳥業(ye) 態更新,為(wei) 市民遊客提供一個(ge) 深度融合城市生活且“小而精”“精而美”的運河景區。

  除了曆史街園區,杭州一批運河文化新地標也將陸續上新,“走運”也有了新風景。

  小河公園項目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誌性項目的配套項目之一,由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隈研吾設計團隊承擔該項目的整體(ti) 設計。

  小河公園原來是中石化的油庫,如今一個(ge) 個(ge) 鏽跡斑斑的老油罐正逐漸換上新的麵貌,在不久的未來將揭開神秘麵紗。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園建成後,將打通杭州拱墅區運河遊步道的唯一斷點,使“走運”全線聯通。同時,將串聯起運河沿線的橋西曆史文化街區、大兜路曆史文化街區、小河直街曆史文化街區等3個(ge) 街區,形成一個(ge) 聚集化的曆史大街區。

  隨著大運河沿岸區域開發與(yu) 整治的推進,運河邊生產(chan) 了近60年的杭州鋼鐵廠於(yu) 2015年關(guan) 停,很多工業(ye) 遺存被保存下來,杭州鋼鐵廠擁有了新的身份——杭鋼舊址公園。

  屆時,該公園中央大草坪也將同步亮相,麵積約4.5萬(wan) 平方米,可用於(yu) 舉(ju) 辦音樂(le) 節、藝術嘉年華等大型藝文活動。

  未來,杭鋼舊址公園將通過場景化空間營造與(yu) 文化內(nei) 容運營,構建時尚、潮流、跨界、混搭的都市有機更新的新場景,打造成集文、產(chan) 、商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創新區,成為(wei)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樣板。

  此外,按照規劃,不久的將來,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將無縫串聯杭鋼舊址公園、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等文化地標,在杭州“走運”,將是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