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學習類App成網絡聊天室?在線教育必須立規明矩

發布時間:2022-06-06 11:10: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王鍾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於(yu) 疫情防控的要求,在家上網課成為(wei) 很多學生的學習(xi) 常態。除了任課教師用來上網課的軟件,一些學習(xi) 類App也不斷湧現。然而,據媒體(ti) 報道,一些自習(xi) 軟件成了學生交友聊天的工具,有的學習(xi) 類App被插入大量廣告,甚至涉黃涉暴,還有學習(xi) 類App存在誘導消費的問題。

  相比紙質教輔資料,學習(xi) 類App的開發、運營、維護依然存在不成熟、不完善的方麵。在線教育的走紅,讓一些存有投機心思的企業(ye) “聞風而動”。它們(men) 本身並不具備教育領域的資質和經驗,卻受到潛在豐(feng) 厚回報的吸引而草率入場。然而,這些既缺乏教育情懷,又欠缺教育經驗能力的企業(ye) 的參與(yu) ,隻會(hui) 加劇學習(xi) 類App的良莠不齊。

  能否實現紮實的學習(xi) 效果,取決(jue) 於(yu) 學生是否形成足夠的注意力。不管是傳(chuan) 統課堂,還是線上課堂,無論教學形式和方法怎麽(me) 變,都離不開學生的注意力。一些學習(xi) 類App按照所謂互聯網的習(xi) 慣設計界麵與(yu) 功能,添加可有可無的功能,忽視了讓學生注意力得以集中的根本,也違背了基本的教育規律。

  比如,上課不能聊天,學習(xi) 時不能三心二意,這本是教育和學習(xi) 的常識。可是,一些學習(xi) 類App偏偏開發聊天交友功能,還有虛擬形象設計、裝飾模擬教室、上留言牆等功能。這些帶有明顯娛樂(le) 性的功能,放在一些遊戲軟件、交友軟件上或許無可厚非,但用於(yu) 在線教育就會(hui) 適得其反。不必要功能的加入,隻會(hui) 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習(xi) 過程碎片化,深入的思考和牢固的記憶自然無法形成。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需要長期投入、長期關(guan) 注的事業(ye) 。從(cong) 事教育不是不能追求回報,但教育回報歸根結底體(ti) 現在培養(yang) 健全的人。有的運營開發者卻把在線教育當成一個(ge) 可以追求短期回報的機會(hui) ,產(chan) 品還沒開發完善,就迫不及待地尋求收益。一些學習(xi) 類App遍布廣告植入、誘導消費,不僅(jin) 妨礙學生學習(xi) ,也違背了公平交易原則,可能產(chan) 生各類消費糾紛。

  而且,一旦運營開發者把學習(xi) 類App當成單純的生意,就會(hui) 將嗬護青少年成長的要求拋在腦後。諸如涉黃涉暴內(nei) 容的傳(chuan) 播,明顯有礙學生身心健康,但在部分App運營商看來卻是流量“密碼”。我國法律明確禁止涉黃涉暴內(nei) 容傳(chuan) 播,何況是麵向未成年學生的學習(xi) 類App?正如受訪專(zhuan) 家所言,平台方將App的商業(ye) 性放在第一位,就容易導致這類現象出現,且會(hui) 愈演愈烈,嚴(yan) 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整頓、規範學習(xi) 類App,首先要明確監管責任。教育工作具有極強的專(zhuan) 業(ye) 性,教育行政部門理應在管理學習(xi) 類App中起到主導作用。對於(yu) App的市場資質、使用功能、內(nei) 容合格水平,都要出台具體(ti) 標準。對於(yu) 違反法律、違背教育準則的不合格運營開發者,必須依法依規加以懲處,將其所開發的學習(xi) 類App產(chan) 品列入黑名單。

  在加強把關(guan) 的基礎上,有關(guan) 部門也不妨設立學習(xi) 類App推薦名單,向廣大師生和家長推薦內(nei) 容紮實、運營穩健、功能適當的App。在確定推薦名單的過程中,要多傾(qing) 聽教育專(zhuan) 家和一線教師的意見,讓真正符合學生學習(xi) 習(xi) 慣、滿足在線教育需要的App脫穎而出。

  無論是出於(yu) 疫情防控期間在家上網課的客觀需要,還是順應教育數字化、信息化的未來發展趨勢,學習(xi) 類App的發展前景無疑是廣闊的,也給推廣實施先進教育理念、滿足豐(feng) 富多元的教育需求帶來契機。但是,隻有變無序為(wei) 有序,教育才能真正發揮作用,給學習(xi) 類App立規矩、明邊界,是不得不做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務。(王鍾的)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