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央視快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發布時間:2022-06-06 11:16:00來源: 央視網

  6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祝賀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強調,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全黨(dang) 全國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著力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統籌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為(wei) 共建清潔美麗(li) 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賀信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高度肯定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深刻總結了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啟示,為(wei) 繼續建設美麗(li) 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舉(ju) 辦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舉(ju) 辦活動和開展其他形式宣傳(chuan) 活動,展現生態發展成效、推廣有益經驗,有助於(yu) 推動全社會(hui) 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往深裏走、往實裏走。自2017年開始,我國連續舉(ju) 辦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此次專(zhuan) 門發來賀信,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係統謀劃生態環境領域重大改革,作出一係列重大戰略部署,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美麗(li) 中國建設蹄疾步穩,成效顯著。藍天白雲(yun) 越來越多、黑臭水體(ti) 明顯減少、耕地保護成效顯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的變化是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綠水青山帶給老百姓的感受是真實的、具體(ti) 的、幸福的。

  建設美麗(li) 中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還麵臨(lin) 不少挑戰。從(cong) 國內(nei) 看,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升級任務艱巨,生態環境質量同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還有差距;從(cong) 國際看,應對氣候變化等國際合作充滿變數,仍需多方協調、相互協作。對此,我們(men) 要保持戰略定力,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實現更高質量、更長久的發展。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美麗(li) 中國的應有之義(yi) ,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各地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辯證認識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堅持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都要硬;要在實踐中把實現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作為(wei) 全麵綠色轉型總抓手,全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深化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堅持不懈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美麗(li) 中國,人人共享,你我共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已進入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我們(men)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爭(zheng) 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chuan) 播者和模範踐行者,身體(ti) 力行、真抓實幹,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讓祖國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央視評論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