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網絡中國節·詩畫節氣】芒種?忙種!

發布時間:2022-06-06 11:23:00來源: 光明網

  【網絡中國節·詩畫節氣】

  芒種?忙種!

  作者:侯楠楠

  芒種?我一想到你就wu~~~

  錯了,重來。

  芒種到了。《周禮》曰:“澤草所生,種之芒種。”這可能是芒種第一次出現在史籍記載中。芒種三候為(wei) “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此時,陽氣盛而陰氣漸生,螳螂於(yu) 前一年深秋產(chan) 卵,到芒種時節,感受到陰氣初生,小螳螂開始出現;鵙是指伯勞鳥,這種鳥生性凶猛,在枝頭感陰而鳴;反舌是一種能夠學習(xi) 其它鳥類鳴叫的鳥,時至芒種反而停止了鳴叫。

  《敦煌二十四節氣》原畫出自《不可思議的敦煌·與(yu) 萬(wan) 物共生長》創作展——最佳創作團隊獎「豆莢創意」小朋友們(men) 的集體(ti) 創作。動畫製作:滿晨

  “芒種一響,龍口奪糧”,芒種之後,強對流天氣增多,雷雨多發。南方的梅子也成熟了。酸是五味之首,夏日炎炎,民間在這一天有“煮梅”的習(xi) 俗,以消夏生津、新酸醒胃,文人士大夫還要以青梅煮酒,“青梅煮酒鬥時新”,十分風雅。“梅雨”之名也來自於(yu) 此,梅子成熟時節,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持續的陰雨天氣,開始進入梅雨時節。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詩經》中的《摽有梅》一篇是采摘梅子的姑娘唱的情歌。梅子紛紛落地,但姑娘的愛情還未到來,所以心急。這樣大膽而直白地追求愛情的精神,單身男女們(men) 還不學起來嗎?

  餞別花神是芒種節氣的傳(chuan) 統習(xi) 俗,與(yu) 農(nong) 曆二月二迎花神相對應。南朝學者崔靈恩在《三禮義(yi) 宗》中曾記載:“五月芒種為(wei) 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穀,故以芒種為(wei) 名。芒種節舉(ju) 行祭餞花神之會(hui) 。”《紅樓夢》中就有這樣的情節:“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zhong) 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芒種這天,大觀園裏的女孩們(men) 早早起來,打扮漂亮,祭餞花神。隻有黛玉,麵對落花感慨良多,不忍殘落的花瓣落得這樣一個(ge) 結局,便有了葬花之舉(ju) 。

  芒種與(yu) “忙種”同音,可見其與(yu) 農(nong) 耕活動的密切聯係。《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記載:“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南北方氣候、作物種植有所差異,所以芒種是指有芒的作物(麥)應收,有芒的作物(稻)當種。 小滿趕天,芒種趕刻。這個(ge) 時節進入農(nong) 忙活動高潮,麥子成熟要立即收割,然後再忙著播種秋熟作物。

  不過,豐(feng) 產(chan) 並不意味著一定會(hui) 豐(feng) 收,民諺有“麥在地裏不要笑,收到囤裏才牢靠”的說法,可見芒種時節天氣對於(yu) 農(nong) 作物收成的重要影響。在小麥成熟收獲期間趕上連陰雨、大風、雷雨、冰雹,容易導致小麥倒伏、黴變,因此,及時搶收,顆粒歸倉(cang) 才是豐(feng) 收的關(guan) 鍵。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南宋詩人陸遊在詩中刻畫芒種時節插秧、收麥的繁忙之景,描繪的是芒種的全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曾將一戶農(nong) 民辛勤割麥的場景如實寫(xie) 下,生動真切,令人動容,這是芒種日的特寫(xie) 。

  林清玄寫(xie) 道,“芒種,是為(wei) 光芒植根”。這是一個(ge) 金色的節氣,透著勢不可擋的光,在收獲中播撒希望

  光明網×敦煌畫院 出品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