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六五環境日|匯聚綠色發展的點滴微光——2022年百名最美生態環境誌願者掃描

發布時間:2022-06-06 15:32:00來源: 新華社

  誌願服務是推動綠色發展、綠色生活的重要力量。

  6月5日,在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現場,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揭曉了2022年“‘美麗(li) 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先進典型名單,其中評選出最美生態環境誌願者104位。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誌願服務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wei) 提升全民環保意識、助力美麗(li) 中國建設的重要社會(hui) 推動力。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注冊(ce) 環保誌願者超300萬(wan) 人。

  他們(men) ,用點滴踐行著綠色低碳生活。

  遼寧省沈陽市的退休職工薑豔華,帶領祖孫三代一家8口建立了低碳家庭綠色檔案,對家庭節水、節電、節能情況做了詳細記錄,每月分析節約情況並及時改進。

  不僅(jin) 如此,這些年來她和家人在網上開設專(zhuan) 欄,跟網友分享垃圾分類、舊物利用等知識,倡導節約意識、宣傳(chuan) 綠色生活。

  “希望用我們(men) 的行動,帶動更多人參與(yu) 環保,支持環保,做生態文明理念的倡導者,做清潔美麗(li) 世界的貢獻者。”薑豔華說。

  他們(men) ,用行動守護著一江碧水。

  在陝西省旬陽市雙河鎮,有一支特殊的護河隊。

  護河隊的發起人朱先萍從(cong) 小在漢江邊長大。前幾年,看到河道常有垃圾出現,她就萌生了組建“護河隊”的想法。

  行動之初,常有人對撿垃圾嗤之以鼻。憑著一股倔勁兒(er) ,朱先萍帶著隊員們(men) 把河道清理得一天比一天幹淨。

  護河隊最初隻是個(ge) “十朵金花”的小團隊,如今已發展成覆蓋全鎮19個(ge) 村和社區、2000多人參與(yu) 的大隊伍。護河隊堅持每月1日、15日按時清理河道垃圾,讓愛水、護水、親(qin) 水、惜水理念深入人心。

  他們(men) ,用愛心守望著萬(wan) 千生靈。

  鄱陽湖是亞(ya) 洲重要水鳥越冬地。江西都昌縣的村民李春如,40年如一日地義(yi) 務護鳥和救治候鳥,被人們(men) 稱為(wei) “候鳥醫生”。

  為(wei) 保護救治受傷(shang) 的候鳥,李春如建起了候鳥醫院。他認真為(wei) 每隻入院治療的候鳥建立檔案,詳細記錄入院候鳥的種類名稱、鳥齡、外形外貌等體(ti) 征,以及治療方法、用藥品類、藥量,並記下候鳥出院時的體(ti) 征。

  李春如的愛鳥護鳥行動影響了更多人,鄱陽湖區群眾(zhong) 護鳥意識提升,如今越來越多群眾(zhong) 自發加入候鳥保護隊伍。

  他們(men) ,用雙手為(wei) 祖國添上一抹綠色。

  在青海省互助縣,李洪占老人幾十年堅持植樹,用腳步和鐵鍬丈量著家鄉(xiang) 的山澗溝壑。

  育苗、挖窩、培土,挖渠、引水……在家人眼裏,這就是他每天上的 “班”。而這個(ge) “班”,一上就是60多年。

  從(cong) 種下第一棵樹開始,一天天一年年,綠色浸染了曾經光禿禿的大山。

  匯涓滴以成海,聚微光以成炬。

  這些誌願者中,有學校老師,將綠色的種子播種在孩子們(men) 心裏;有幹部職工,利用節假日積極參與(yu) 環保誌願活動;有在校學生,從(cong) 自身做起逐漸感染周圍人一起參與(yu) 環保。

  當天活動中,有誌願者提出,保護生態環境“時時可為(wei) 、人人可為(wei) 、事事可為(wei) ”,我們(men) 每個(ge) 人應當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從(cong) 點滴小事做起,讓我們(men) 的環境更加美好。(記者高敬、崔師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