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風頭漸盛 健康發展是本
前有AI合成主播上崗,後有“華智冰”“柳夜熙”等虛擬偶像走紅,再到“AYAYI”、翎擔當品牌代言人……近年來,虛擬偶像行業(ye) 風頭漸盛。
從(cong) 圖新鮮到用實際行動支持虛擬偶像,再到消費帶動與(yu) 收入不對等爭(zheng) 議,隨著更多幕後內(nei) 容浮出水麵,對虛擬偶像規範化和健康化發展的呼聲愈來愈高。業(ye) 界人士認為(wei) ,不管是個(ge) 人運營還是企業(ye) 行為(wei) ,虛擬偶像行業(ye) 隻有建立起權責尺度和行為(wei) 底線,才能讓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與(yu) 文化價(jia) 值真正“合體(ti) ”,創造應有的價(jia) 值。
起於(yu) 虛擬 熱於(yu) 實體(ti)
虛擬偶像是由電腦圖形化、AI(人工智能)、運動捕捉等技術製作而成的數字形象,一般具備人的外觀、性格、行為(wei) 特征。結合特定的人物設定、故事背景和興(xing) 趣喜好,虛擬偶像能滿足多元需求。可以說,虛擬偶像是基於(yu) 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技術而發展出的新業(ye) 態。
據艾媒谘詢《2022年中國虛擬人產(chan) 業(ye) 商業(ye) 化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虛擬人帶動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和核心市場規模分別為(wei) 1047.9億(yi) 元、62.2億(yi) 元,預計2025年達6402.7億(yi) 元和480.6億(yi) 元,其中主要的收入來源涉及娛樂(le) 、直播、視頻等。
在目前國內(nei) 最大的虛擬主播社區嗶哩嗶哩(簡稱“B站”),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共有超過3萬(wan) 名虛擬主播開播,同比增長40%;騰訊則借自有遊戲和動漫IP內(nei) 容衍生虛擬偶像,打造出炫舞IP衍生的星瞳、王者榮耀團隊的虛擬男團無限王者團等;在視頻領域,愛奇藝推出過虛擬人物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
2020年,中國內(nei) 地女虛擬歌手洛天依的直播首秀在線觀眾(zhong) 一度達300萬(wan) 人,近200萬(wan) 人進行了打賞互動;2021年,虛擬偶像女團A—SOUL成員“珈樂(le) ”生日會(hui) 獲得197萬(wan) 元的營收額,創下當年B站單個(ge) 虛擬主播的最高日營收紀錄。
情感“變現”風險更低
“一開始隻是閑了無聊去直播間看看才藝,後來慢慢喜歡上與(yu) 你聊天,感到很溫暖,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在虛擬偶像的直播間裏,這樣的留言有很多。跟真實主播一樣,虛擬主播也需通過展示才藝、積極互動來保持熱度,這也是虛擬偶像的基本功。
不管是直播還是代言,許多虛擬偶像背後都有真實人物,這被稱為(wei) “中之人”。“虛擬偶像的外形、人設都是經過打磨的,符合我們(men) 對理想偶像的期待。”“00後”大學生阿依說,這種“人情味”是自己喜歡虛擬偶像的重要原因。
當虛擬人以獨特人設和完美形象成為(wei) 受年輕人追捧的偶像,情感轉化成市場號召力,其價(jia) 值也得到更多挖掘。
對企業(ye) 而言,虛擬偶像可以開直播、錄綜藝、拍電影,還能當客服、代言品牌,既可以創新營銷載體(ti) 和手段,又可以增值品牌無形資產(chan) ,吸引年輕用戶,商業(ye) 前景十分廣闊。更重要的是,與(yu) 真人偶像相比,虛擬偶像代言費用低,運營成本也不高。“他們(men) 可以有許多分身,24小時全天候在線,因言論不當、生活作風等問題‘翻車’‘塌房’的可能性小,大大降低了代言品牌信譽受損的風險。”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
“在‘Z世代’成為(wei) 消費主力的今天,虛擬偶像的出現正合胃口,同時也為(wei) 品牌IP賦予了更多內(nei) 涵和價(jia) 值。”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chan) 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說。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也認為(wei) ,虛擬偶像憑借在影視、遊戲、直播等領域率先發展的經驗,將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到更多應用場景,重構服務形態。
“不塌房”夢碎 糾紛聲漸高
用戶買(mai) 單,優(you) 勢明顯,一邊收獲關(guan) 注度,一邊令品牌方和運營方滿意,虛擬偶像似乎為(wei) 文娛等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了一個(ge) 完美選項。但這是否意味著這個(ge) 領域會(hui) 一直“順風順水”?從(cong) 最近珈樂(le) 官宣“休眠”,眾(zhong) 多粉絲(si) 為(wei) “中之人”維權的情況看,“永不塌房”的噱頭並非牢不可破。
珈樂(le) 的“中之人”稱,工作期間存在工資待遇低、生活條件簡陋、直播與(yu) 訓練強度大、被動態捕捉設備劃傷(shang) 未受公司重視等情況。對此,A—SOUL官方賬號則回應,珈樂(le) “休眠”後團隊4位成員的收入為(wei) “固定收入+獎金+直播(B站和抖音)總流水10%”,不存在霸淩、壓榨情況。隨後,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人力社保局對事件進行調查後也回應:“未發現涉事企業(ye) 存在克扣工資和強迫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
除了“中之人”權責問題,業(ye) 內(nei) 人士還指出虛擬偶像吸引力雖高,但打造成本不低,產(chan) 業(ye) 鏈下遊消費端發達,但上遊技術端仍較為(wei) 薄弱,技術應用還不夠成熟。“這種情況下,人設單薄化、形象同質化的問題會(hui) 不斷出現,創意匱乏,就難以有效確立知識產(chan) 權,最終影響長效發展。”不少資深從(cong) 業(ye) 者表示。
價(jia) 值定位待估 健康發展是本
虛擬偶像並非無懈可擊,還需重視價(jia) 值定位,打好行業(ye) 基礎,與(yu) 場景和用戶需求適配。專(zhuan) 家指出,要想乘風而上,虛擬偶像就要突出社會(hui) 價(jia) 值、豐(feng) 富文化內(nei) 涵、增進情感認同與(yu) 共鳴。通過“虛實結合”,建立起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新興(xing) 文化、小眾(zhong) 文化與(yu) 主流文化之間的溝通橋梁。
一方麵,人設要想立得住、立得久,需充分肯定“中之人”運營的價(jia) 值,對“中之人”合法權益與(yu) 職業(ye) 操守進行規範。相關(guan) 企業(ye) 也需加強自律,確保虛擬偶像參與(yu) 的商業(ye) 活動真實、合法、健康,確保相關(guan) 內(nei) 容產(chan) 品的價(jia) 值取向正確。另一方麵,政府相關(guan) 部門需做好虛擬偶像市場調研,盡快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加強對該市場的規範管理,引導產(chan) 業(ye) 在正軌上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技術水平迭代和IP打造是關(guan) 鍵。虛擬偶像雖以“虛”立身,但若要長效發展,必須紮實基礎。要嚴(yan) 格遵守法律法規,注重知識產(chan) 權問題,更要做好內(nei) 容把控和價(jia) 值引領,確保虛擬偶像的言行規範,提升文化相關(guan) 產(chan) 品及活動的質量。王 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