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年輕人為什麽不願意去工地
【新聞隨筆】
作者:李勤餘(yu) (媒體(ti) 評論員)
國家統計局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調查隊近日的數據顯示,傳(chuan) 統建築業(ye) 從(cong) 業(ye) 者已集中在高齡農(nong) 民工中,其中30歲以下群體(ti) 中從(cong) 事建築、裝修的占15.0%,而50歲以上人群的占比則為(wei) 42.7%。另據統計,2007年建築業(ye) 一線作業(ye) 人員平均年齡為(wei) 33.2歲,2017年為(wei) 43.1歲,10年時間平均年齡增加了10歲。
從(cong) 統計數據不難看出,現在願意從(cong) 事建築、裝修行業(ye) 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一方麵,“90後”從(cong) 事這些建築行業(ye) 重體(ti) 力工作的意願較低;另一方麵,國有建築企業(ye) 已經不再招聘60歲以上的農(nong) 民工從(cong) 事重體(ti) 力工作。這也意味著,建築行業(ye) 中的“斷代”情況越來越凸顯。
年輕人為(wei) 什麽(me) 不再願意去工地了?有人認為(wei) ,這可能與(yu) 待遇問題有關(guan) 。但事實上,瓦工、木工、鋼筋工每個(ge) 月的工資都過萬(wan) 元,並不低。隻是,如今的年輕人對工作有了更多的想法和選擇,賺錢已不是就業(ye) 唯一目標。
首先,建築業(ye) 屬於(yu) 勞動強度和危險係數都比較高的行業(ye) ,建築工地工作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並不受年輕人的青睞。其次,目前市場還有更多體(ti) 麵、安全和有發展前景的工作崗位,比如,快遞、微商、網售等輕體(ti) 力服務行業(ye) 。總的來說,今天的年輕人在職場中不光關(guan) 注“麵包”,還關(guan) 注“麵子”。
“建議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針對這一現象,社會(hui) 上一直有類似呼聲。對此,有不少專(zhuan) 家建議政府、社會(hui) 、企業(ye) 等各方麵共同努力,鼓勵支持年輕人爭(zheng) 當產(chan) 業(ye) 工人,緩解製造業(ye) 招工難問題。
實際上,不同的時代會(hui) 有不一樣的職場需求,不同時代的年輕人也會(hui) 有不一樣的職業(ye) 追求。什麽(me) 樣的工作是年輕人定義(yi) 的“好工作”,標準也並不那麽(me) 複雜。當任何一個(ge) 行業(ye) 能讓年輕人從(cong) 中找到足夠的價(jia) 值感和成就感,它的吸引力和活力自然就回來了,建築行業(ye) 也不例外。
不光要提高薪資待遇,勞動條件的改善、勞動保障的完善、成才空間的拓展,都是一個(ge) 行業(ye) 能夠有效提升吸引力的重要因素。隻有當年輕人感到從(cong) 事建築、裝修行業(ye) 也是一件挺體(ti) 麵也很有前途的事,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缺工問題。
所有人都希望看到更多年輕人選擇回到工廠工地,從(cong) 事生產(chan) 工作。任何行業(ye) 的高質量發展都需要更多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投身其中。隻是這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使是送外賣,也一度被認為(wei) 是“吃青春飯”,直到國家有關(guan) 政策的出台,讓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的職業(ye) 發展、關(guan) 鍵權益得到保障,才讓小哥們(men) 有了更高的“安全感”。
因此,嚐試去理解年輕人的心理,切實提高工作崗位的吸引力,才能留住他們(men) 的人,也留住他們(men) 的心。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暫時的招工難如果能提高社會(hui) 各界對建築、裝修行業(ye) 困境的關(guan) 注,進一步改善從(cong) 業(ye) 人員的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勞動保障,也是一件好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