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胡適“逛吃”日記呈現一個靈動的濟南
中國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胡適曾先後在1919年12月、1922年7月和10月三次到濟南參加相關(guan) 活動。對於(yu) 這三次濟南之行,《胡適的日記》(中華書(shu) 局,1985年版)對後兩(liang) 次記錄頗多,內(nei) 容龐雜豐(feng) 富,基本做到了事無巨細,即便日記中有不詳細之處,也會(hui) 在日後再加補充。若有報刊發表,他則補記在日後某一天的日記裏,並將報刊粘貼於(yu) 日記後。由此看出胡適做事之心境可謂平和,不留微塵,是那種麵麵俱到的仔細人。
□許誌傑
驚訝於(yu) 廣智院之繁盛
和巨大影響力
胡適第二次來濟南的時間是1922年7月2日,陶行知主持的中華教育改進社在濟南召開第一次年會(hui) 。他與(yu) 蔡元培、梁啟超、黃炎培、陶行知、蔣夢麟、張元濟、朱經農(nong) 、竺可楨、陶孟和等300多人參會(hui) 。開會(hui) 之餘(yu) ,胡適參加的活動也不少,7月7日,“下午去看本年新設的曆史博物展覽會(hui) ,原來是一團糟,竟全無排列,全無曆史的係統,隻是一大堆古董,亂(luan) 七八糟地堆在幾間房裏!此外還有商品及他種學校成績的展覽,更是不倫(lun) 不類了,聽說此館報銷五千元,成績竟至如此。”胡適對齊魯大學的廣智院還是頗為(wei) 滿意的,甚至有些驚訝。他記:“出門去看教會(hui) 所辦的廣智院。此為(wei) 一個(ge) 很大的通俗教育博物館,陳列的有動植物標本、曆史、宗教、衛生、風俗、工藝、交通、人種及其服飾、建築、遊戲、病菌、天文,等等。院中尚有演講堂,有遊藝室——中陳留聲機等,有讀書(shu) 室。此乃英國浸禮會(hui) 牧師Rev.J.S.Whiewright(作者注:懷恩光)所經營,原名T和TsinanfuInstute,以十五年的經營,方做到這個(ge) 地步,現在成為(wei) 齊魯大學的一部。此院在山東(dong) 社會(hui) 裏已成了一個(ge) 重要的教育機關(guan) 。每日來遊的人,男男女女,有長衣的鄉(xiang) 紳,有短衣或者半臂的貧民。本年此地賽會(hui) 期內(nei) ,來遊的人每日超過七千之數。今天我沒看門口入門機上所記的人數,自四月二十六起,至今天共七十日,記來遊的人有七萬(wan) 九千八百十七人。自開館至今,共有來遊的四百五十萬(wan) 人!”日記中記錄如此詳細,卻也是難得之事,如不是胡適日記中有此數字,恐怕今日之人想象不到廣智院當年之繁盛和在民眾(zhong) 中的巨大影響力。建成17年,參觀人數450萬(wan) ,在當時條件下真是難得之事。
掐頭去尾,這次胡適在濟南住了一個(ge) 星期。7月9日早晨6點,胡適搭乘火車返回北京。
山東(dong) 書(shu) 局和後宰門書(shu) 店
淘書(shu) 撿漏兒(er)
時隔不到3個(ge) 月,當年10月,全國教育聯合會(hui) 第八屆聯合會(hui) 議在濟南召開,各省代表共45人參加,北京大學教授胡適作為(wei) 北京教育會(hui) 代表入會(hui) 。10月9日,上午9點半出家門,10點上車,10點15分開車,胡適乘坐的火車當晚10點11分到達濟南站。從(cong) 時間看,這趟車比上次他來濟南時的快了近兩(liang) 個(ge) 小時。下榻離車站不遠處的津浦鐵路賓館,胡適對津浦鐵路賓館非常滿意,在日記中有記:“這是津浦路局設的,開張不久,建築蠻好,陳設設備很好,在北京隻有少數可比得上它。上海的大東(dong) 、東(dong) 亞(ya) 太鬧,不如此地靜而寬廣。”上次來時,胡適住的是石泰岩賓館,最後一夜搬到泰豐(feng) 賓館與(yu) 蔣夢麟一起合住,胡適沒有對賓館狀況作出評價(jia) ,說明情況一般。這次下榻津浦鐵路賓館,評價(jia) 如此之高,說明這裏的居住條件完全出乎見多識廣的胡適的意料。這座賓館原為(wei) 津浦鐵路局辦公樓,是在濟南“十王殿”的舊址上建起來的,1904年始建,1908年落成,由德國建築設計師設計建造,總的建築風格為(wei) 日耳曼青年派,但依舊保有德國古典建築風格。當時在國內(nei) 實屬高大上,難怪胡適如此青睞。
12日,胡適有暇,與(yu) 幾位朋友遊山逛水。胡適日記中寫(xie) 道:“同書(shu) 城(姚書(shu) 城)到司家碼頭,雇船遊大明湖,到了曆下亭、北極閣、張公祠(張曜,即《老殘遊記》中之莊巡撫)、匯泉寺。風太大,我們(men) 不願遊鐵公祠,就回到雅園吃飯。得詩一首。”這首詩就是《遊大明湖》,寫(xie) 作時間應是12日中午飯間,地點是雅園。10月22日《努力周刊》第25期刊發了胡適先生的這首詩。
雅園飯畢,胡適幾人到山東(dong) 書(shu) 局買(mai) 了一些書(shu) ,胡適的日記中也記下書(shu) 目:
呂晚村《東(dong) 莊詩存》1.00
太清春《天遊閣詩》0.60
章實齋《信摭》0.60
高士奇《江村消夏錄》2.50
以上《風雨樓》零種,京滬都不可得了。
萬(wan) 斯同《明樂(le) 府》0.10
《朱子年譜》(湖北局本)2.00(有王柄校勘記)
《歸顧朱年譜》2.50
朱記榮《目覩書(shu) 目》2.00
《通德遺書(shu) 所見錄》1.00
《越人三不朽圖讚》0.70(光緒戊子陳錦刻)雨部
施補華《澤雅堂記》0.50
丁晏《楚辭天問箋》0.60
當時的書(shu) 便宜,12種書(shu) 總共花了14.10,以胡適的收入,簡直是毛毛雨,且還有京滬都不可得的《風雨樓》零種,撿了大漏兒(er) 。17日,淘書(shu) 上癮的胡適再到後宰門書(shu) 店,但這次收獲不大,“隻買(mai) 了石印的李文田的《元秘史注》及洪鈞的《元史譯文證補》,價(jia) 六角。”
與(yu) 友登山談天
讚“千佛山很好”
12日,胡適很忙,忙了一天,胡適突然發現自己的“胡子不太整齊了,出去剪發”。以下這段日記文字較長,內(nei) 容也是相當豐(feng) 富,可以說寫(xie) 盡當日濟南各種新聞與(yu) 景象,既有很強的時效性,又有可觀的市井味道。“坐在椅子上就睜不開眼了,剪發匠一頭剪,我一頭睡。至洗發時,我教他用冷水澆水,始清醒。出門,始知郵政局(建築甚精)失火,火勢甚大,馬路不能通車。我就折回,到萃賣場買(mai) 物,不料因大火故,電燈機都關(guan) 了——火起由於(yu) 走電,——萃賣場已閉門。十點半回寓,早睡。”
胡適說的郵政局應該是現在還健在的濟南郵政大樓,處在商埠的核心區域,隔著一條馬路與(yu) 原德國領事館相對,建築風格為(wei) 歐陸西洋古典式,設計者為(wei) 天津外國建築事務所建築設計師查理和康文賽,建造者是天津洋行,1918年3月開工,次年竣工,1920年正式開始營業(ye) ,為(wei) 濟南郵政局自主建造的第一座郵政大樓,如胡適說的“建築甚精”。各種史料記載,這座大樓曆經戰事,1958年劃歸濟南市郵政局使用。如此豐(feng) 富的經曆,不知其相關(guan) 資料中有沒有記下胡適的日記裏提到的這場大火,應該具有很高的史料價(jia) 值。
15日上午9點,胡適來到山東(dong) 省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與(yu) 王祝晨、聶湘溪等同去遊覽黑虎泉和千佛山。胡適對千佛山印象極好,他記:“千佛山很好,山上有寺,有隋開皇時造像。我們(men) 爬到山頂,可望見濟南全城、黃河及泰山一角。我們(men) 坐在山頂上大談,很高興(xing) 。回到寺裏,又大談。一時半下山,到和豐(feng) 樓吃飯,又大談。”回到住處,已經是下午四點一刻了,也是樂(le) 不思歸了。本來胡適在濟南還要多住幾天的,但是因為(wei) 北大這些天正鬧得不可開交,18日這天,胡適收到來自北大同事和教務處的兩(liang) 封加急電報,喊他和幾位北大同事速速回京,其中教務處電報有“為(wei) 講義(yi) 費哄鬧,校長以下皆辭職,請速回京”之語。胡適有記:“我本不預備明天走,現在出了這個(ge) 大岔子,隻好收拾行李,明天走了。”
此次濟南之行,胡適住了十天,從(cong) 住、吃、購書(shu) 、理發、遊覽名勝古跡、閑逛濟源裏,到一些學校演講,日程滿滿,從(cong) 其日記的字裏行間看出,他對此行很是滿意。這可能是胡適最後一次到濟南,以後不再見他到濟南的文字記錄。
目前所知,已經出版的胡適日記僅(jin) 手稿本便多達十七冊(ce) ,總字數百萬(wan) 之巨,若能細加梳理,必是一部可窺胡適那個(ge) 時代之曆史律動的大書(shu) 。胡適逛濟南為(wei) 其日記中的“片言隻語”,卻將一個(ge) 靈動的濟南呈現給一百年之後的我們(me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