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湖展新顏 清水潤民心(譜寫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2-06-09 15:0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堅決(jue) 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

  “喝上南水北調水,水垢少了,口感更好。”河北省邯鄲市邱縣陳二村村民馬同軍(jun) 感慨。作為(wei)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東(dong) 中線通水7年多,汩汩清水潤北方,讓超1.4億(yi) 人喝上放心水。

  治國必先治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複、水環境治理,開展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水利部堅持推動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複蘇河湖生態環境、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建立健全節水製度政策、強化體(ti) 製機製法治管理等6條水利高質量發展實施路徑,全麵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利支撐。

  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江河湖泊麵貌發生曆史性變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有效保護居民飲用水安全,堅決(jue) 治理城市黑臭水體(ti)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強河湖生態修複,實施河湖水係整治,完善治理體(ti) 係,清理整治侵占河湖突出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我國江河湖泊麵貌發生了曆史性變化,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得到不斷滿足。

  ——係統治水,越來越多的河湖水清岸綠。

  碧水蜿蜒,綠帶交織。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薛家窪生態園,長江岸線變成百姓親(qin) 江親(qin) 水親(qin) 綠的風景線。“這裏風景如畫,我的婚紗照就是在岸邊拍的。”市民王芙說。退捕上岸、拆除碼頭、還岸於(yu) 江,當地采取一係列強有力舉(ju) 措,全力守護長江。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江河展新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長江岸線利用項目排查整治騰退岸線162千米,黃河實現連續22年不斷流,珠江流域等水質持續為(wei) 優(you) ,今年4月京杭大運河全線水流貫通。數據顯示,2021年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麵比例好於(yu) 年度目標1.4個(ge) 百分點。

  ——從(cong) 嚴(yan) 護水,影響河湖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

  “淮河豫皖省界段發現非法小碼頭。”接到舉(ju) 報線索後,淮河水利委員會(hui) 河湖管理處河湖管理科科長吳瓊立即核實督辦,“交界處從(cong) ‘三不管’變成‘強力管’,3天內(nei) 拆除亂(luan) 建碼頭,岸線得到恢複。”近5年來淮河流域近8000個(ge) “四亂(luan) ”問題完成整改銷號,建成1000多個(ge) 幸福河湖。

  劃定紅線強監管,水利部明確120萬(wan) 公裏河流、1955個(ge) 湖泊的管控邊界。重拳出擊治亂(luan) 象,全國累計清理整治亂(luan) 占、亂(luan) 采、亂(luan) 堆、亂(luan) 建等河湖“四亂(luan) ”問題19.4萬(wan) 個(ge) 。

  ——製度管水,百萬(wan) 河湖長守水盡責。

  “巡河要腿勤眼尖手快,水裏有沒有漂浮物,岸上有沒有垃圾雜物,犄角旮旯都不能放過。”江西省安福縣錢山鄉(xiang) 鄉(xiang) 級河長曾惠亮每周定期巡河。全縣322名縣鄉(xiang) 村河長上崗,目前縣域內(nei) 地表水水功能區、界河交接斷麵水質全部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水。

  河長製帶來河長治。長江、黃河等七大江河省級河湖長聯席會(hui) 議機製建立,31個(ge) 省份設立黨(dang) 政雙總河長,省市縣鄉(xiang) 設立四級河湖長30多萬(wan) 名,各地因地製宜設立村級河湖長90多萬(wan) 名。2018年以來,省市縣鄉(xiang) 級河湖長年均巡查河湖約700萬(wan) 人次。

  水安全保障更加牢固,國家水網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繼續科學推進實施調水工程,要在全麵加強節水、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的前提下,統籌加強需求和供給管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我國水利工程規模和數量居世界前列,基本建成較為(wei) 完善的江河防洪、城鄉(xiang) 供水、農(nong) 田灌溉等水利基礎設施體(ti) 係,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更加牢固的水安全保障。

  防洪減災體(ti) 係更加完善,保江河安瀾。

  大壩高聳,護佑大江。4月25日,廣西大藤峽工程具備全線擋水條件。“工程防洪庫容達15億(yi) 立方米,相當於(yu) 100多個(ge) 西湖水量,可充分發揮攔蓄削峰作用。”大藤峽公司董事長吳小龍介紹。

  水利工程為(wei) 保障江河安瀾增添底氣。目前全國建成各類水庫9.8萬(wan) 多座,堤防長度43萬(wan) 公裏,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1萬(wan) 公裏。七大江河流域基本形成以河道及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為(wei) 骨幹的防洪工程體(ti) 係,預警監測體(ti) 係更加健全,基本具備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洪水的能力。

  跨區域跨流域調配能力不斷增強,保供水安全。

  “洮河水流到旱塬上,自來水通到院子裏,不再為(wei) 吃水犯難了。”甘肅省會(hui) 寧縣太平店鎮大山川村民王維琪誇讚。

  引洮河水,解渴隴中。作為(wei) 甘肅最大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洮工程自通水以來,年供水量由2015年的0.44億(yi) 立方米提升至2021年的1.67億(yi) 立方米,全省約1/4人口受益。

  南水北調、引江濟淮、珠三角水資源配置……一個(ge) 個(ge) 重大引調水工程,有效促進水資源跨流域、跨區域調配。目前全國年調水規模達640億(yi) 立方米,有力緩解了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問題。

  農(nong) 田灌溉設施加快升級,保糧食安全。

  “灌區開足馬力放水,晚播麥喝上‘及時水’,豐(feng) 收底氣足了。”河北省成安縣北鄉(xiang) 義(yi) 鄉(xiang) 路固村楊寶麗(li) 用上漳滏河灌區的水。灌區累計改善灌溉麵積201萬(wan) 畝(mu) ,糧食平均畝(mu) 產(chan) 由2000年的350公斤提高到530多公斤。

  水利是農(nong) 業(ye) 的命脈。經過多年努力,全國已建成大中型灌區7000多處。大中型灌區已成為(wei) 國家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的主陣地,糧食單產(chan) 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產(chan) 量約占全國總量的一半。

  建設主骨架、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國家水網不斷織密,我國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戰略儲(chu) 備能力不斷增強。

  水支撐能力不斷夯實,助力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you) 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水是生存之本,也是生態之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準確把握人民群眾(zhong) 用水需求變化,提升水資源供給的保障標準、保障能力、保障質量,不斷夯實水支撐能力。

  有了幸福水,群眾(zhong) 獲得感滿滿。

  “過去盼水來,如今有了自來水,啥時候想用啥時候有,日子越過越好。”一根水管,改變了青海省貴德縣幹果羊村村民吉太紮西的生活。貴德縣實施56項農(nong) 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解決(jue) 了8.52萬(wan) 人飲水安全問題。

  瞄準群眾(zhong) 民生期盼。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解決(jue) 了2.81億(yi) 農(nong) 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2.7億(yi) 農(nong) 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得以鞏固提升,1710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麵解決(jue) ,1095萬(wan) 人告別了高氟水、苦鹹水。2021年,根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要求,推進農(nong) 村供水高質量發展,提升了4263萬(wan) 農(nong) 村居民供水保障水平,全國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4%。加強水源保護,劃定農(nong) 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或保護範圍,農(nong) 村飲用水水質不斷提升。

  用上節約水,高質量發展上台階。

  “廢水達標後,用於(yu) 地麵衝(chong) 洗、保潔,一水多用,讓用水量從(cong) 2017年的976.38萬(wan) 立方米減少到2021年的278.62萬(wan) 立方米,少繳水資源稅613.27萬(wan) 元。”河南省許昌龍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王俊峰介紹。

  各地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2021年我國萬(wan) 元GDP用水量51.8立方米、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用水量28.2立方米,分別比2015年下降32.1%和43.9%。

  護好生態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河底清淤、河道清障,岸線綠化,一套組合拳守護河湖健康。”山東(dong) 省夏津縣水利局副局長時繼旺介紹,全縣383.2公裏的各級河道設置河管員83名,重點治理各類涉河湖問題72項,水環境治理成效不斷提升。

  2021年,水利部門治理農(nong) 村河道3800多公裏、湖塘1300多個(ge) ,受益村莊3300多個(ge) ,農(nong) 村河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邁上新征程,我們(men)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9日 06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