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湖北考古博物館開館 打造荊楚文化基因庫

發布時間:2022-06-10 15: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武漢6月10日電 (記者 梁婷)湖北考古博物館10日正式對外開放。作為(wei) 集考古出土文物保管、收藏、保護、展示、研究與(yu) 文化傳(chuan) 播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場館,其不僅(jin) 是“荊楚文化的基因庫”,也將成為(wei) 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支撐和傳(chuan) 承弘揚荊楚文化的重要陣地。

  湖北考古博物館位於(yu) 武漢市黃陂區木蘭(lan) 湖風景區演武路,毗鄰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館,占地麵積100畝(mu) 。館內(nei) 收藏有湖北考古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曆年發掘的200餘(yu) 處遺存出土文物標本2萬(wan) 餘(yu) 件,包括三峽工程正式開始前的宜昌楊家灣、白廟、三鬥坪,秭歸官莊坪等遺址,以及20世紀50年代丹江口庫區調查文物,還有建始人、鄖縣人、雞公山、屈家嶺、石家河、盤龍城、銅綠山、雨台山等多個(ge) 湖北重要考古發現的文物標本。

  湖北考古博物館致力於(yu) 傳(chuan) 播荊楚文化與(yu) 長江文化,目前該館設有三個(ge) 基本陳列。其中,千年文脈——長江文明考古展·湖北,通過選取典型遺存出土的具有明確時代特征的成組陶器、銅器、石器、玉器等展品1000餘(yu) 件,揭示“百萬(wan) 年的人類史、一萬(wan) 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元一體(ti) 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曆程,呈現了長江文明匯入中華文明的曆史進程。

  世紀工程——三峽考古湖北成果展,選取陶、瓷、銅器及石刻拓片近百件,概要介紹三峽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巴楚文化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後的文化麵貌,通過豐(feng) 富的考古成果,展示這一區域在長江文明乃至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長江文明展(數字),則選取長江沿線各大博物館各時段的化石、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漆木器、竹簡木牘等100餘(yu) 件藏品進行數字化展示,是先秦時期長江文明的第一個(ge) 數字展覽。

  近70年來,湖北考古有21項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學論壇中國考古新發現,6項入選“百年百大考古新發現”,展示了荊楚文化的深厚底蘊、長江文明的湖北高度。(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