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青銅器製品注入“現代靈魂”
【我與(yu) 祖國同奮進】
講述人:山東(dong) 棗莊大成青銅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慶付
山東(dong) 棗莊嶧城區嶧縣傳(chuan) 統青銅器製造技藝曆史悠久,已被列入山東(dong) 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以銅合金為(wei) 基本原料鑄造的各種生活器具、禮器、樂(le) 器、人物、景觀塑像,集造型、雕刻、冶煉、鑄造於(yu) 一身,既具有實用性又具有觀賞性。我們(men) 家祖輩都從(cong) 事青銅器製作,小時候我經常在家裏看父親(qin) 製作青銅器,一件件原料經過十幾道工序後,像是被賦予了新的生命,這讓我對青銅製作技藝產(chan) 生了極大興(xing) 趣。
1996年,我建立青銅器鑄造作坊,開啟了研究青銅技藝的新旅程。為(wei) 了將嶧城傳(chuan) 統青銅技藝發揚光大,我曾花兩(liang) 年時間到山東(dong) 工藝美術學院學習(xi) ,還訪遍老手藝人,同時招募了一批對青銅器製作有興(xing) 趣的年輕人,大家一起推敲、摸索製作技藝與(yu) 工序,努力將傳(chuan) 統工藝與(yu) 現代審美相結合。
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法》頒布後,嶧城區委區政府更加注重對文化產(chan) 業(ye) 的扶持。在嶧城區政府和吳林街道辦事處的協調幫助下,我成立了棗莊大成青銅藝術有限公司,通過產(chan) 業(ye) 化平台,挖掘古代青銅器製造工藝精髓,推動傳(chuan) 統青銅工藝在現代社會(hui) 的傳(chuan) 承、創新、發展。
陶範法和失蠟法是傳(chuan) 統的青銅鑄造技法。經過反複探索實踐,我們(men) 在繼承傳(chuan) 統技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學方法形成了新的鑄造工藝,這種新工藝不再簡單根據模具進行臨(lin) 摹,而是更加注重青銅器製品藝術風采的展現,從(cong) 而為(wei) 青銅器製品注入“現代靈魂”。
2014年,我們(men) 通過現代無蠟精密鑄造法複製了西漢編鍾的製作工藝,並按照1∶1的比例進行複原,獲得了國家專(zhuan) 利。複原出的西漢編鍾參展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2017年,我們(men) 公司被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目前,大成青銅藝術有限公司有員工56人,年營業(ye) 收入達2000萬(wan) 元。今年以來,在嶧城區委宣傳(chuan) 部、嶧城區文旅局的指導下,我們(men) 積極發掘青銅文化內(nei) 涵,被推薦參加“山東(dong) 手造·優(you) 選100”遴選活動,同時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光明日報記者韓業(ye) 庭 光明日報通訊員趙峰、倪浩強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