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大美重慶”就在我們家門口

發布時間:2022-06-13 16:3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光明日報記者 李宏 張國聖

  “巧巧,金黃色的是什麽(me) 花?”

  “是木春菊!”

  在嘉陵江大橋橋下,李美玲帶著女兒(er) 一邊玩耍,一邊辨認步道兩(liang) 旁的各種花草。李美玲的家就在重慶市江北區北濱漫行步道附近,她這段時間給女兒(er) 準備的“通識課”,就是認識小區內(nei) 外的各種花草植物。

  北濱漫行步道上,一組組櫻花樹成了“小林子”,一叢(cong) 叢(cong) 木春菊、翠蘆莉、矮蒲葦、迷迭香和火山岩石籠組成了“小花境”。“這條路上的花花草草又多又漂亮,太適合帶娃娃來玩兒(er) 了!”李美玲說。

  許多重慶市民都知道,這條步道幾年前還是一條隻有兩(liang) 三米寬的簡陋小路。漫行步道設計師孫超說,江北區在城市“微改造”過程中,明確提出必須“以人為(wei) 本”“共建共享”。按照這個(ge) 原則改造的漫行步道,設計了運動健身、休閑觀景和時尚藝術三個(ge) 不同的功能段,人行步道寬度擴展到15米,還打造了一個(ge) 擁有200多種景觀植物、7座功能驛站,麵積達6萬(wan) 平方米的“城市陽台”。

  “我們(men) 一家人都喜歡來這裏。”李美玲說,她的愛人喜歡運動,步道上有跑道、健身房;母親(qin) 喜歡和老友去黨(dang) 群驛站喝茶聊天;自己則經常帶著孩子在步道上的隨棠書(shu) 苑看兒(er) 童繪本。這條步道讓一家人都能找到各自的樂(le) 趣。

  地處北碚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縉雲(yun) 山,有著重慶主城區“綠肺”之稱。然而,當地村民在山上違建起農(nong) 家樂(le) 、侵占了林地。2018年6月,重慶啟動縉雲(yun) 山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拆除62萬(wan) 平方米違法建築,栽種植物77.4萬(wan) 株,動員520名群眾(zhong) 搬遷到保護區之外,複土複耕複綠42萬(wan) 平方米。

  違章建築拆除後,縉雲(yun) 山的美景回來了。北碚區澄江鎮縉雲(yun) 村村民龍江是縉雲(yun) 山景區的一名護林員,縉雲(yun) 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啟動後,他決(jue) 定依托縉雲(yun) 山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把經營的農(nong) 家樂(le) 提檔升級,因地製宜開展自然教育。

  2020年5月,以自然教育為(wei) 特色的“遇見自然”民宿正式營業(ye) 。每到周末,龍江就會(hui) 組織遊客夜觀自然,識植物、辨昆蟲,探究縉雲(yun) 山的奧秘,在提升遊客體(ti) 驗感的同時,也教育引導大家尊重大自然、愛護大自然。

  理念一變天地寬。“雖然價(jia) 格比以前貴了幾倍,但上門的遊客反而更多了。”龍江感歎,“眼裏是綠水青山,口袋裏有金山銀山,這才是真正的靠山吃山。”

  在重慶市巴南區,公園已經成了許多居民家門口的“標配”。“一條長長的親(qin) 水步道將濕地水係連接起來,家裏老人經常在公園裏散步、鍛煉,我們(men) 就約上幾個(ge) 朋友來這裏休閑。出門就能逛公園的感覺真的舒服。”家住在巴濱路珠江城的居民董月說,串聯公園兩(liang) 端的還有一條長達10公裏的濱江自行車道,小孩特別喜歡來這裏騎自行車,鍛煉身體(ti) 的同時還可以欣賞江景。

  完成花溪河入江口濕地公園、花溪河宗申青年國際濕地公園、東(dong) 城大道湖濱公園、陽林漁港小遊園的綠化,新建花溪河生態步道工程,提檔升級南溫泉建文步道……一段時間以來,巴南區在群眾(zhong) 家門口因地就勢,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高品質的山城步道和城市公園,把這些沉睡的犄角旮旯,打造成為(wei) 市民家門口的幸福樂(le) 園。

  一座城市,你最喜歡去的是什麽(me) 地方?在其他城市也許會(hui) 有不同答案,可是在小城璧山,答案都是一個(ge) :公園。重慶市璧山區近年來陸續建成了36個(ge) 城市公園,整個(ge) 城市構成了完整的大公園、大景區、大森林和大水係。2019年,來重慶出差的婁耘綺慕名到這個(ge) “公園之城”遊玩,“沒想到在西部還有一個(ge) 這麽(me) 美的城市!”回家後的婁耘綺,在腦海中刻下了對“公園之城”的印記,2020年年底終於(yu) 說服家人到璧山工作、定居。“出門就是綠、推窗就見景,我向往的生活終於(yu) 實現了。‘來了就是璧山人’不僅(jin) 是城市的口號,還真正體(ti) 現了這座城市的包容,這裏真的是一個(ge) 幸福之城、理想之地。”婁耘綺高興(xing) 地說。

  近年來,重慶將城市有機更新作為(wei)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的“民心工程”、共享發展成果的“責任工程”、提升城市品質的“發展工程”,堅持“美好環境”與(yu) “幸福生活”並重,圍繞城市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加快建設“近悅遠來”的“大美重慶”。“城市有機更新,就是要在‘微改造’中下足‘繡花功夫’,把‘大美重慶’建到每個(ge) 居民的家門口。”重慶市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