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眾感受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在家門口看非遺展演、帶著孩子了解文物故事、從(cong) 網絡電商平台購買(mai) 非遺產(chan) 品……6月11日是我國第17個(ge) “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各地以此為(wei) 契機,推出豐(feng) 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吸引大眾(zhong) 廣泛參與(yu) ,讓文化遺產(chan) 得到更好繼承、創新、傳(chuan) 播,融入大眾(zhong) 生活,進而為(wei) 賡續曆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匯聚動能。
特色活動 引來圍觀
圍繞“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各地紛紛舉(ju) 辦精彩的線下活動,搭起舞台、擦亮展板、擺上展位、豎起彩旗,引來市民、遊客圍觀。
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浙江主場活動在寧波市奉化區舉(ju) 辦。活動現場,有兩(liang) 塊牌子引起了大眾(zhong) 關(guan) 注。其中一塊牌子是“鄉(xiang) 村博物館”。當天,浙江省首批鄉(xiang) 村博物館獲授牌匾。作為(wei) 全國3個(ge) 鄉(xiang) 村博物館建設試點省份之一,浙江於(yu) 2021年9月啟動項目建設,2022年計劃建設457家鄉(xiang) 村博物館。借助“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浙江省文物局進一步向大眾(zhong) 普及鄉(xiang) 村博物館相關(guan) 知識。另一塊牌子是“民間收藏文物公益鑒定谘詢服務點”。當天,主辦方舉(ju) 辦了服務點授牌儀(yi) 式,這意味著今後,民間收藏者可以通過規範化谘詢服務點,獲得來自“鑒寶專(zhuan) 家”的免費谘詢服務。
在重慶,一場盛大的非遺暨老字號博覽會(hui) 火熱開展,40個(ge) 區縣、170餘(yu) 個(ge) 非遺項目和老字號企業(ye) 、2000餘(yu) 種非遺和老字號產(chan) 品齊聚潼南區,三大展區分別展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品及智慧非遺、傳(chuan) 統醫藥項目及老字號企業(ye) 產(chan) 品、傳(chuan) 統技藝及非遺美食。展區設計融合了重慶特色、現代國潮風格,引來大批市民、遊客參觀、體(ti) 驗、購物。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劉旗說:“希望群眾(zhong) 在購買(mai) 非遺產(chan) 品、體(ti) 驗非遺技藝、參與(yu) 非遺活動中,能夠欣賞傳(chuan) 承人的智慧和技藝、感悟傳(chuan) 承人的工匠精神、了解非遺產(chan) 品蘊含的文化內(nei) 涵、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四川省非遺宣傳(chuan) 展示係列活動現場,主辦方舉(ju) 辦了非遺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果展,從(cong) 全省21個(ge) 市(州)遴選出23個(ge) 最具代表性的優(you) 秀實踐案例,充分展現非遺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創新力量。
沈陽市則舉(ju) 辦了非遺博覽會(hui) ,設置了非遺會(hui) 客廳,向公眾(zhong) 介紹非遺知識、解讀非遺奧秘、分享非遺故事;設置非遺超市、非遺大集,提出“真帶勁”“壓箱底”“賊好玩”“添喜氣”等頗具吸引力的非遺展銷口號,吸引了大眾(zhong) 關(guan) 注。
雲(yun) 端精彩 贏得點讚
熱度不減的購物節、精彩的線上直播……“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期間,靈活多樣、貼近大眾(zhong) 的線上活動讓大眾(zhong) 充分感受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陝西各地博物館推出精彩的線上展覽和線上直播,如6月10日,中國最早金銅佛像(陝西鹹陽成任村東(dong) 漢金銅佛像)首次麵向公眾(zhong) 展出,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以此為(wei) 契機開展線上直播活動,在線觀看人數達700萬(wan) 人次。
6月11日,山西省“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主題活動及“非遺在身邊”活動在太原市啟動。山西省金牌導遊王瑾作為(wei) 主播,通過直播方式走進老字號“老鼠窟元宵”“乾和祥茶莊”等,帶領觀眾(zhong) 全方位感受山西非遺的精彩。
“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當天,“水韻江蘇·非遺購物節”啟動,本屆非遺購物節為(wei) 期半年,陸續推出非遺美食、非遺傳(chuan) 統技藝、非遺文創等展示展銷活動,預計全省將有超過50萬(wan) 非遺工藝類從(cong) 業(ye) 人員參與(yu) 。
受疫情影響,北京市“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係列活動主要以線上直播形式呈現。6月11日,北京市文物局啟動尋找“北京最美文物守護人”宣傳(chuan) 推介活動,開啟11個(ge) 小時的“北京文化遺產(chan) 保護”雲(yun) 講堂直播活動;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辦公室共同舉(ju) 辦的“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與(yu) 創新大賽”線上啟動。
此外,吉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係列活動線上推出雲(yun) 遊非遺、雲(yun) 購非遺、雲(yun) 賞非遺、雲(yun) 展非遺等特色活動。
文旅融合 助力複蘇
“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期間,不少省份選擇在景區開展相關(guan) 活動,在展現文旅融合新亮點的同時,也有助於(yu) 提高大眾(zhong) 旅遊消費熱情,推動旅遊業(ye) 複蘇發展。
福建將“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非遺宣傳(chuan) 展示主會(hui) 場設在福州市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主辦方策劃開展了360多場非遺宣傳(chuan) 展示活動,推動非遺與(yu) 旅遊經濟融合發展,讓廣大市民、遊客感受八閩大地的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期間,全省文化和旅遊係統不斷深化文旅融合,積極推進非遺走進景區,吸引更多市民、遊客參與(yu) 非遺互動體(ti) 驗。如在福州市新店古城遺址公園舉(ju) 辦“古城裏的秀—非遺達人秀”等活動;泉州市惠安縣崇武古城風景區開展VR非遺互動、非遺市集等活動;廈門市鼓浪嶼舉(ju) 辦“FUN享文遺”等係列活動,推出“建築可閱讀”研學專(zhuan) 線等。
新疆“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主場活動在奇台縣江布拉克景區舉(ju) 辦,“國家寶藏——新疆重大考古發現集萃”展、非遺集市等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體(ti) 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侯漢敏介紹:“以‘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為(wei) 契機,我們(men) 將進一步推動特色博物館、非遺巴紮創建,推動石窟寺保護利用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造提升絲(si) 路古道旅遊精品線路,組織好‘流動博物館’巡展和文物線上展陳,培育‘非遺+文創’,多層次、全方位、立體(ti) 式講好新疆故事,讓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融入各族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
“今年適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名錄35周年和秦始皇陵開展考古工作60周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當天,我們(men)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舉(ju) 辦了文物保護成果回顧和展示活動,引發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陝西省文物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羅文利說,文化為(wei) 旅遊提供了豐(feng) 富的內(nei) 容產(chan) 品,旅遊為(wei) 文化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要通過塑造品牌聚人氣、創新文旅供給出精品等方式,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山東(dong) 省濟寧市在羊山古鎮軍(jun) 事旅遊區舉(ju) 辦了紅色文化直通車啟動儀(yi) 式,遊客可以乘坐直通車直達羊山古鎮,體(ti) 驗黨(dang) 建培訓、文化研學、素質拓展等文旅項目;濱州市開展了非遺進景區係列活動,遊客可在景區買(mai) 到精美的剪紙、木版年畫、布老虎、草編衍生品、文創抱枕等非遺產(chan) 品。
(采訪組成員:陳潛 李金枝 陶李 任麗(li) 王思超 王文華 周鳳文 吳越 白驊 魏彪 溫明華 鄭豔豔 趙洪磊 統稿:李誌剛範朝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