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防滲、防濕、防坍塌……近百名外籍專家感受中國非遺

發布時間:2022-06-14 16:3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cong) 仿古牌樓進入,仿佛穿越到宋時街市,角樓簷下錯落懸掛著絲(si) 竹燈籠,街道兩(liang) 側(ce) 商鋪林立,街上人來人往,耳邊傳(chuan) 來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隻見一位位傳(chuan) 統匠人把工作台搬到了現場,向觀眾(zhong) 展示溫州漆器、甌塑、泰順木偶頭雕刻、樂(le) 清細紋刻紙等多項非遺製作技藝,指尖上的精彩讓往來遊客不禁駐足翹首。

  6月2日至3日,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宋韻非遺·千年甌風”——2022年溫州市“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活動舉(ju) 行,8大類50餘(yu) 項溫州非遺代表性項目在當地集中亮相。逼真的場景再造,以及結合線上直播矩陣打造的非遺購物節,重現詩意風雅與(yu) 市井煙火並具的宋時繁華集市,帶給廣大市民全方位、沉浸式的非遺體(ti) 驗。

  浙江省非遺項目“夾紵漆器”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龍港何氏夾紵漆器第五代傳(chuan) 人何必闊將多件風格各異的作品帶到集市現場,這種素髹漆器造型簡約、色彩單一,是宋代流行的風格。在宋朝,溫州是全國漆藝製造中心,有著“溫州漆器,兩(liang) 宋第一”的美譽,出產(chan) 自溫州的漆器曾是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上的熱銷品。近年來,隨著大眾(zhong) 對傳(chuan) 統文化的審美複蘇,非遺及其衍生品市場漸漸打開。如今,何必闊在漆器研發時更加注重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結合,“隻有讓漆器重新走進更多人的生活,古老工藝才能更好地傳(chuan) 承下來”。

  64歲的傳(chuan) 承人王釧巧展示的是瑞安東(dong) 源木活字印刷術。這是一項入選世界非遺,迄今有800多年曆史、中國已知唯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技藝。“你看,這枚木活字畢業(ye) 印章,可以按照不同姓名、班級、學校進行定製……”據王釧巧介紹,除了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技藝,他們(men) 現在還研發了蒲扇、刻章、華容道玩具、拚圖等多種木活字文創產(chan) 品。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有著極為(wei) 迷人的魅力,我們(men) 應該持續大力發揚。”集市現場,熱衷中國文化的意大利學者唐雲(yun) 說。唐雲(yun) 曾在意大利出版《發現瑞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一書(shu) ,專(zhuan) 題介紹了木活字印刷術等多種中國古老非遺。

  6月3日恰逢端午節,包括唐雲(yun) 在內(nei) 的近百名在溫外籍專(zhuan) 家,在相關(guan) 部門組織下暢遊集市。“木偶變臉太神奇了!”來自美國的阿爾弗雷多·奧奎多驚歎。他剛到溫州數月,一直都知道中國有著非常豐(feng) 富的傳(chuan) 統文化,如今身臨(lin) 其境,更是被濃鬱的中國傳(chuan) 統節日氛圍所感染。來自肯恩大學藝術設計方向的教授毛裏齊奧·弗雷納在短短的兩(liang) 個(ge) 小時裏,見識到了許多獨具魅力的中國傳(chuan) 統工藝,也結識了多位溫州民間藝術家,“希望今後有機會(hui) 與(yu) 他們(men) 達成一些合作”。

  千百年來,積澱深厚的甌越大地孕育出了絢麗(li) 多彩、魅力獨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目前,溫州市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遺項目4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5項、浙江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5項、溫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79項,項目數居全國設區市前列。

  近年來,溫州市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在非遺保護傳(chuan) 承方麵取得累累碩果——2020年,溫州“非遺在社區”工作被文化和旅遊部列為(wei) 全國八個(ge) 試點城市之一;2021年,溫州在全國率先打造“非遺百家坊”品牌,創新實踐城鎮社區非遺傳(chuan) 播的新途徑、新空間、新方式;首次舉(ju) 辦中醫藥非遺發展國際論壇。此外,溫州市還推出“讓世界看見溫州非遺”係列外宣短視頻,創排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開幕式“非遺一台戲”等,讓溫州非遺真正走上了國際舞台。程瀟瀟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