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助微計劃”推進兩年 為小微企業放貸超4萬億元

發布時間:2022-07-06 16:3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麗(li) 梅)小微企業(ye) 融資難是當下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之一。7月5日,全國工商聯舉(ju) 行的“助微計劃”推進會(hui) 上,全國工商聯副秘書(shu) 長、經濟服務部部長林澤炎介紹了“助微計劃”的推進情況,林澤炎指出,兩(liang) 年間,參與(yu) 的金融機構月均服務的小微客戶超300萬(wan) ,累計發放貸款超4萬(wan) 億(yi) 元。

  在會(hui) 上,林澤炎發布了《“助微計劃”推進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並倡議金融機構在2022年繼續圍繞助小微、振鄉(xiang) 村、興(xing) 科創、促就業(ye) 等重點任務,推動“助微計劃”取得新成效。

  調研顯示,自2021年二季度至今年二季度,小微經營者的季度經營流水在13萬(wan) 元左右,現金流平均維持時常不足3個(ge) 月,淨利潤率平均每個(ge) 季度下滑0.53個(ge) 百分點。其中,小微的主要經營壓力來自經營成本高、市場需求疲弱和疫情反複。近7成小微企業(ye) 有融資需求,3成遭遇融資難題,主要難點為(wei) 規模小缺少適配金融服務、抵押擔保不足、利率過高、申請手續複雜等。

  針對這些問題,銀行“組團”支持小微企業(ye) 。《報告》顯示,兩(liang) 年來共有127家金融機構響應“助微計劃”,其中,既有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股份製銀行,也有來自各地的城商行、農(nong) 商行、民營銀行等,這讓小微企業(ye) 的獲貸渠道更加廣泛。

  據悉,在2021年“助微計劃”中,工行、中行、農(nong) 發行等國有及政策性大型銀行及平安、興(xing) 業(ye) 等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發放貸款金額占比超過7成,持續發揮主力作用。網商銀行這樣的民營互聯網銀行則借助科技優(you) 勢,通過線上觸達更多長尾小微客群,服務小微經營者占比超過7成,對拓展“助微計劃”的覆蓋麵起到補充作用。

  《報告》顯示,在過去兩(liang) 年內(nei) 獲得過貸款的受訪小微中,約49.9%從(cong) 2家及以上的銀行獲得了經營性貸款。在獲得過貸款的小微經營者中,有48.8%是在2020年及之後首次獲得銀行的經營性貸款。大量此前沒有被金融機構覆蓋、或覆蓋不足的長尾小微經營者群體(ti) 得到有效的金融服務。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