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為了天藍、地綠、水清

發布時間:2022-07-07 10:5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過去住在礦山周邊,整天塵土飛揚、灰頭土臉的。現在終於(yu) 可以放心地打開窗戶,白襯衫穿上幾天都不會(hui) 髒。”

  “原來總認為(wei) 環保工作就是環保局的事兒(er) ,像是在唱‘獨角戲’。現在,各市直部門都動起來,實現了更深層次的部門協作。”

  “如果我們(men) 能有像督察組這麽(me) 專(zhuan) 業(ye) 的隊伍,問題也許就能早日發現和解決(jue)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是一份提醒,也是一份指導和助力。”

  …………

  從(cong) 2015年到2022年,從(cong) 對河北省開展督察試點開始,到第二輪分六批對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2個(ge) 部門、6家中央企業(ye) 進行督察,在人民群眾(zhong) 、地方和企業(ye) 的點讚聲中,兩(liang) 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紮實推進,成效顯著。各地區各部門紛紛以此為(wei) 契機,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製,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1、啃掉“硬骨頭”,消除“老大難”

  作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黨(dang) 和國家重大體(ti) 製創新和改革舉(ju) 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聚焦生態環境領域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問題,啃掉“硬骨頭”,消除“老大難”,已成為(wei) 推動落實生態環保“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硬招實招。被督察對象將督察整改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民生工程和發展問題,與(yu) 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有機融合,“督”與(yu) “被督”同頻共振、相向而行,讓老百姓享受到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民生福祉。

  在潮汕平原,發源於(yu) 揭陽普寧、從(cong) 汕頭潮陽入海的練江,因河水清澈蜿蜒如白練而得名。流域內(nei) 聚居了逾600萬(wan) 人口,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倍,加之經濟粗放式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練江淪為(wei) 廣東(dong) 省汙染最嚴(yan) 重的河流之一。

  2018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將練江汙染作為(wei) 典型案例予以通報。很多人認為(wei) ,當地短時間內(nei) 不可能治理好這條汙染長達數十年的黑臭河。

  非常之時需要非常之舉(ju) 。在廣東(dong) 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汕頭與(yu) 揭陽普寧兩(liang) 地掀起一場上下聯動、全民參與(yu) 、不勝不休的練江整治大會(hui) 戰。僅(jin) 僅(jin) 曆時3年,練江就實現了從(cong) 普遍性黑臭到國考斷麵消除劣Ⅴ類,再提升至Ⅳ類水質的重大轉折性變化,讓“不可能”成為(wei) “可能”。

  同樣將類似“不可能”變為(wei) “可能”的,還有大型中央企業(ye) 。

  2021年8月,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冶有色”,中國有色礦業(ye) 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時發現,大冶有色主體(ti) 責任落實不到位,環境汙染嚴(yan) 重,風險隱患突出。

  大冶有色豐(feng) 山銅礦尾礦庫距離長江幹流僅(jin) 800餘(yu) 米,2012年該尾礦庫擴容,環評審批要求建設截洪溝2550米,但企業(ye) 一直未落實,導致大量雨水混雜著尾礦廢水直排長江。2017年以來,當地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先後7次約談或發函,督促大冶有色整改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但公司都敷衍了事。

  “這次督察,深刻暴露了大冶有色多年以來存在的‘環保欠賬’,也讓我們(men) 充分認識到‘綠色決(jue) 定生死’。”大冶有色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張晉軍(jun) 表示。

  問題曝光後,大冶有色第一時間對有關(guan) 責任人進行追責問責。在豐(feng) 山銅礦尾礦庫,除了修建完成3150米新增截洪溝外,還對原有700米截洪溝進行疏浚。目前,公司計劃投資17.17億(yi) 元實施202個(ge) 環保項目,以帶動今後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練江和豐(feng) 山銅礦的整治就是督察推動問題解決(jue) 的縮影。每一次督察反饋後,被督察對象都以督察整改為(wei) 契機,圍繞服務區域重大戰略,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布局優(you) 化,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hui) 效益多贏。

   2、群眾(zhong) “小問題”,督察“大事情”

  夏日清晨,位於(yu) 武漢市漢陽區的張之洞體(ti) 育公園迎來一撥又一撥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的健身愛好者。

  體(ti) 育公園位於(yu) 漢江邊琴台大道的月湖橋橋頭,遠看漢江奔流、龜山蒼綠,公園內(nei) 鳥語花香、生意盎然。此情此景讓人難以想象,這個(ge) 周邊數十萬(wan) 百姓的生態福地,3年前曾是一片髒亂(luan) 差之地。

  2018年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督察組曾交辦一批信訪件,反映武漢市漢陽煉鋼廠冷卻池地塊長期汙水橫流、垃圾遍地,市民渴望政府清除“髒亂(luan) 差”,還綠於(yu) 民。

  生態環境無小事,百姓之事無小事。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漢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其作為(wei) 治理環境造福百姓、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典型案件,采取有力措施層層壓實責任,做實做細、一抓到底。2019年,2000多平方米違規建築被全部拆除,地塊上植綠種樹建成街心花園。2020年,當地政府投資5800萬(wan) 元將街心花園建成體(ti) 育公園,2021年4月投入使用。

  再看治水治出新生活的廣東(dong) 練江。一條清澈的小河穿過汕頭市隴田鎮東(dong) 華村,匯入不遠處的練江。兩(liang) 岸草木繁茂,農(nong) 家小院倒映在水麵,別有一番水鄉(xiang) 韻味。

  “以前村裏的河溝又黑又臭,垃圾扔得到處都是;現在不一樣了,住在村裏要舒服得多。”聽當地村民說,在練江治理的帶動下,東(dong) 華村抓住發展新機遇,開發鄉(xiang) 村旅遊,種植番石榴、陽光玫瑰葡萄及優(you) 質水稻,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網紅村”,村民們(men) 真正過上了“靠水吃水”的好日子。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原則,將事關(guan) 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小問題”作為(wei) 生態環保督察的“大事情”。通過邊督邊改、強化回訪、信息公開等多種手段,督察解決(jue) 了一大批群眾(zhong) 身邊的黑臭水體(ti) 、工地揚塵、餐飲油煙、垃圾亂(luan) 堆、噪聲擾民等問題,使得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3、為(wei) 督察對象“畫準像”“把好脈”

  縱觀7年來的督察實踐,精準、科學、依法始終貫穿其中。

  精準,就是聚焦中央關(guan) 心、社會(hui) 關(guan) 注、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重點領域,盯住普遍性、係統性和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科學,就是善於(yu) 從(cong) 源頭督察,把握好發展與(yu) 保護的關(guan) 係,尊重生態環境保護的客觀規律,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依法,就是樹牢法治觀念,運用法治方式,依法依規開展督察,並配套製定110個(ge) 製度規範和模板範式,使督察有章可循,確保督察結果經得起曆史和人民檢驗。

  各省份發展階段、資源稟賦、環境容量差距很大,堅持精準、科學、依法督察,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為(wei) 督察對象“畫準像”“把好脈”。例如,湖北是千湖之省,填湖占湖、違規開發、湖泊治理每次都是關(guan) 注重點;廣西生態敏感,督察重點聚焦漓江生態環境保護、濫采亂(luan) 挖破壞生態等問題;海南四麵環海,督察圍繞海洋生態保護,重點關(guan) 注違法填海造地、破壞紅樹林等問題;東(dong) 北資源富集,督察則重點關(guan) 注森林、黑土地保護不力等問題……顯然,隻有通過精準、科學、依法督察,直指地方問題,動真格、重履責,才能找準各地生態文明建設的症結所在,挖出環境問題的病根,從(cong) 而促進當地祛除“頑疾”,輕裝上陣謀發展。

  7年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從(cong) 建立實施到完善,一路發展,一路創新。

  2021年4月,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啟動。這批督察呈現出很多新特點:一是督察組領導的組成,一改以往由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擔任的慣例,由多位來自其他部門的負責同誌擔任副組長,進一步形成合力;二是督察的重點內(nei) 容,高度關(guan) 注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落實情況,重點關(guan) 注嚴(yan) 格控製“兩(liang) 高”項目盲目上馬和去產(chan) 能“回頭看”落實等內(nei) 容,聚焦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突出短板、重大生態破壞等問題;三是典型案例公開形式,首次采取“文字+圖片+視頻”的方式,有圖有影有真相,強化警示震懾作用;四是督察方式方法,更加注重通過暗查暗訪和蹲點調查尋線索、找問題、定證據,遙感衛星、無人機等新技術新設備派上用場,大數據分析也“大展拳腳”,為(wei) 督察提供“千裏眼”“順風耳”。

  進入新的曆史階段,黨(dang) 和國家對督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群眾(zhong) 也給予更多期待。2022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出台,強化“督”與(yu) “被督”的協調聯動,抓好整改“後半篇文章”,形成管理閉環。

  “要說督察的成效如何,‘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堅決(jue) 查處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jue) 一批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被寫(xie) 入《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就是對督察工作最好的評價(jia) 。”不少業(ye) 界專(zhuan) 家表示。

  截至2022年4月底,第一輪督察和“回頭看”整改方案明確的3294項整改任務,總體(ti) 完成率達到95%。

  第二輪前三批整改方案明確的1227項整改任務,半數已完成。第四、五、六批督察整改正在積極有序推進。

    兩(liang) 輪督察共受理轉辦群眾(zhong) 生態環境信訪舉(ju) 報28.7萬(wan) 件,已辦結或階段辦結28.5萬(wan) 件。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