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後市生豬價格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基礎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新聞分析:後市生豬價(jia) 格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基礎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安蓓
在生豬產(chan) 能總體(ti) 合理充裕、豬肉消費不旺的情況下,近期生豬價(jia) 格出現過快上漲。在國家發展改革委6日召開的座談會(hui) 上,專(zhuan) 家表示,目前生豬產(chan) 能總體(ti) 合理充裕,後市生豬價(jia) 格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jia) 格監測中心監測,6月第5周全國生豬平均出場價(jia) 格為(wei) 每斤9.56元,環比上漲11.7%,較3月下旬累計上漲46.4%,較年初上漲12.7%,較去年同期上漲17.3%。
豬肉價(jia) 格自4月中旬起有所跟漲。據監測,截至6月第5周前,豬肉價(jia) 格日均漲幅在0.2%以內(nei) 。7月5日,36個(ge) 大中城市豬肉零售價(jia) 格為(wei) 每斤17.85元,較年內(nei) 低點累計上漲22%。
專(zhuan) 家認為(wei) ,近期國內(nei) 生豬價(jia) 格過快上漲,主要原因是市場存在非理性的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現象,部分媒體(ti) 特別是自媒體(ti) 捏造散布漲價(jia) 信息、渲染漲價(jia) 氛圍,短期內(nei) 加劇了市場惜售情緒。
“行業(ye) 普遍反映,從(cong) 3月末豬價(jia) 築底回升以來,生豬養(yang) 殖場(戶)普遍看好後市行情,補欄、壓欄和二次育肥的傾(qing) 向增加。特別是6月下旬以來,隨著生豬價(jia) 格快速上漲,養(yang) 殖壓欄惜售情緒進一步加大,部分養(yang) 殖戶反映一些地方還出現了二次育肥爭(zheng) 搶屠宰豬源的情況,生豬屠宰上市量減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食物與(yu) 營養(yang) 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周琳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yu) 價(jia) 格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劉誌成表示,有的養(yang) 殖企業(ye) 6月份出欄計劃隻完成了90%,北方地區散養(yang) 戶存在十分普遍的壓欄現象,還有一批二次育肥專(zhuan) 業(ye) 戶,近期大量開展二次育肥。
“近期全國出現大範圍強降雨天氣,部分地區生豬調運不暢,屠宰企業(ye) 收豬困難,也推高了生豬收購價(jia) 格。上半年豬肉進口大幅減少,對國內(nei) 豬價(jia) 的回升也起了一定支撐作用。”周琳表示。
生豬價(jia) 格未來走勢,關(guan) 鍵取決(jue) 於(yu) 供應是否有保障。目前看,豬肉供求基本麵不支持豬價(jia) 大幅上漲。
“業(ye) 內(nei) 常說‘有母不愁小,有小不愁大’,隻要能繁母豬存欄穩定,生豬供應就有保障。”周琳說。
周琳表示,去年四季度能繁母豬存欄量略多於(yu) 生豬產(chan) 能調控的綠色合理區域,今年1至5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持續處於(yu) 綠色合理區域,預示著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一季度豬肉市場供應有保障。
“在豬價(jia) 上行階段,養(yang) 殖場(戶)壓欄惜售隻會(hui) 影響短期內(nei) 豬肉上市情況,導致生豬出欄體(ti) 重增加、豬肉滯後上市,造成‘豬不增肉增’的局麵。後期豬肉上市量將相對增加,對豬價(jia) 起到一定的‘削峰’作用。”周琳說。
湧益谘詢總經理鄭麗(li) 麗(li) 表示,最近養(yang) 殖戶已經有出欄意願,前期壓欄的豬肉相繼出售,預計7至8月份,生豬價(jia) 格會(hui) 出現震蕩回調走勢。
劉誌成介紹,從(cong) 市場需求看,7至8月份天氣炎熱,仍然處於(yu) 豬肉消費淡季;從(cong) 養(yang) 殖成本看,6月底生豬飼料價(jia) 格已經跌至每公斤3.54元,也不支持生豬價(jia) 格大幅上漲。
針對近期生豬價(jia) 格出現過快上漲的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應對、連出重拳,明確將適時采取儲(chu) 備調節、供需調節等有效措施,防範生豬價(jia) 格過快上漲,並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嚴(yan) 厲懲處捏造散布漲價(jia) 信息、哄抬價(jia) 格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維護正常市場秩序,促進行業(ye) 長期健康發展。
“建議相關(guan) 企業(ye) 加強行業(ye) 自律,帶頭做好生豬市場保供穩價(jia) 工作,保持正常出欄節奏,不刻意渲染漲價(jia) 氛圍、製造恐慌情緒,引導市場回歸理性、回歸正常。”劉誌成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