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實生態環保責任 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效綜述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題:壓實生態環保責任 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效綜述
新華社記者高敬、黃垚
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已於(yu) 近日完成督察反饋。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介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取得顯著成效,查處了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jue) 了一批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緊盯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
第一輪督察從(cong) 2015年底開始試點,到2018年完成第一輪督察並對20個(ge) 省(區)開展“回頭看”;第二輪督察從(cong) 2019年啟動,到今年上半年,分六批完成了對全國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2個(ge) 部門和6家中央企業(ye) 的督察。
“督察就是奔著問題去,奔著責任去。”翟青說,督察始終保持嚴(yan) 的基調,緊緊盯住生態環境領域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問題。
截至目前,兩(liang) 輪督察受理轉辦的群眾(zhong) 生態環境信訪舉(ju) 報28.7萬(wan) 件,已完成整改28.5萬(wan) 件。第一輪督察和“回頭看”整改方案中明確的3294項整改任務,總體(ti) 完成率達到95%。第二輪前三批整改方案明確的1227項整改任務,半數已經完成;第四、五、六批督察整改正在積極有序推進。
翟青介紹,公開典型案例是聚焦突出問題、壓實環保責任的重要舉(ju) 措。到目前為(wei) 止,兩(liang) 輪督察已公開262個(ge) 典型案例,充分發揮了警示震懾作用,推動了問題整改。
他表示,在選擇案例時有三方麵考慮:一是汙染嚴(yan) 重、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問題,包括向江河湖海惡意排汙、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yan) 重滯後等;二是涉及生態破壞嚴(yan) 重、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包括在保護區違規開發建設、違規圍海填海、違規圍湖占湖等;三是弄虛作假、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突出問題。
督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翟青介紹,督察製度從(cong) 無到有,不斷向縱深推進,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wei)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識,各級黨(dang) 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態環保意識明顯增強。
二是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得到有效落實,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各部門共抓“大環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解決(jue) 了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長江岸線保護、洞庭湖非法矮圍整治、祁連山生態修複、秦嶺違建別墅整治等問題整改取得明顯成效。
四是通過督察,推動各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hui) 效益多贏。比如長江經濟帶11個(ge) 省(市)累計騰退長江岸線457公裏,既提升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質量,又為(wei) 優(you) 質產(chan) 業(ye) 騰出了發展空間。
從(cong) 第二輪第三批督察開始,嚴(yan) 控“兩(liang) 高”項目盲目上馬和去產(chan) 能“回頭看”的情況成為(wei) 督察重點。督察既要查處一批違法違規上馬的項目,更要推動解決(jue) 思想認識問題,推動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的長效機製。通過督察,“兩(liang) 高”項目盲目發展的勢頭得到有效遏製,一批違法違規項目被依法查處,一批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得到優(you) 化升級,一批綠色產(chan) 業(ye) 實現加快發展。
與(yu) 此同時,督察還緊盯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落實情況,有所側(ce) 重開展督察。目前,長江經濟帶各地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加速岸線整治和汙染防治,2020年長江幹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黃河流域9省(區)不斷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加大保護力度,建設綠色生態長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以整改推動問題解決(jue)
督察最終成效要體(ti) 現在問題的整改上。此前,一些地方存在督察整改不徹底,久拖不決(jue) 甚至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中辦、國辦今年印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強調督察整改是重要的政治任務。
翟青介紹,目前,所有的督察整改任務都實施清單化管理,采取多種調度和盯辦的方式進行督辦。對一些重點督察整改任務,相關(guan) 工作人員定期到現場盯辦核查,形成盯辦報告。如果發現有整改不力的情況,視情采取通報、督導、約談、專(zhuan) 項督察和移交問責等多項措施,有效地傳(chuan) 導壓力,推動地方真正把問題整改到位。此外,督察還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發現的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問題,及時曝光,嚴(yan) 肅處理。
對兩(liang) 輪督察受理的20多萬(wan) 件群眾(zhong) 信訪舉(ju) 報如何解決(jue) ?翟青介紹,督察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舉(ju) 報受理、轉辦、核查、督辦、回訪工作機製。為(wei) 跟蹤了解群眾(zhong) 反映問題的解決(jue) 情況,在督察中會(hui) 按照一定比例進行電話回訪和現場回訪,保障群眾(zhong) 舉(ju) 報的生態環境問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結果”。
此外,在督察進駐結束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和各督察局會(hui) 將一些重點問題列為(wei) 盯辦事項,拉條掛賬,緊盯不放,保持壓力,直到問題解決(ju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