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征集遴選部分城市開展智能建造試點
推動建築業(ye) 轉型
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
近日,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征集遴選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的通知》,決(jue) 定征集遴選部分城市開展智能建造試點,推動建築業(ye) 向數字設計、智能施工、建築機器人等方麵轉型,通過打造智能建造產(chan) 業(ye) 集群,催生一批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表示,本次試點的重點是建設智能建造產(chan) 業(ye) 基地,完善產(chan) 業(ye) 鏈,培育一批具有智能建造係統解決(jue) 方案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ye) 以及建築施工、勘察設計、裝備製造、信息技術等配套企業(ye) ,發展數字設計、智能生產(chan) 、智能施工、智慧運維、建築機器人、建築產(chan) 業(ye) 互聯網等新產(chan) 業(ye) ,打造智能建造產(chan) 業(ye) 集群。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烈雲(yun) :我們(men) 現在的建造方式,還是一種粗放式的建造方式,還主要是靠人力的投入。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必須要從(cong) 現在的這種粗放式的、碎片化的建造方式轉變為(wei) 高質量的發展。
丁烈雲(yun) 表示,中國是建築大國,2021年全國建築業(ye) 總產(chan) 值達到了29萬(wan) 億(yi) 元,然而當前傳(chuan) 統建築業(ye) 發展受多重製約,建築行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勢在必行。為(wei) 此,“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發展智能建造”,就是從(cong) 國家層麵將發展智能建造列為(wei) 推進新型城市建設、全麵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內(nei) 容。
為(wei) 此,本次試點過程中,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還提供了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廠、推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完善標準體(ti) 係和培育專(zhuan) 業(ye) 人才四項任務供地方結合實際自主選擇,同時試點城市還可根據試點目標提出新的任務方向。此外,本次試點還將推動試點城市建立跨部門協同推進機製,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智能建造政策體(ti) 係、發展路徑和監管模式,為(wei) 全麵推廣智能建造提供經驗借鑒。
大力推廣建築機器人
助力智能建造發展
“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已是建築行業(ye) 的“關(guan) 鍵詞”。圍繞智能建造,國家近年來連續推出一係列政策措施,鼓勵數字化及人工智能在建築行業(ye) 的應用。目前,建築機器人已經在一些地方的工地上紛紛投入使用,助力智慧工地建設,推進智能建造發展。
懸掛式布料機器人,這是今年剛在武漢投入使用的新型建築機器人。它懸掛安裝於(yu) 住宅造樓機下方,可以實現自主作業(ye) 、精準分區布料,能提高工作效率15%以上。而在重慶兩(liang) 江新區的這個(ge) 建築工地上,這台地麵整平機器人正在烈日下作業(ye) 。這種機器人施工工效達每小時150平方米以上,可實現樓地麵一次成型,施工效率、整平精度均比人工作業(ye) 高出不少。
工地工人:這個(ge) 機器效率比較高,平時我們(men) 師傅兩(liang) 個(ge) 小時能做完的,它隻要半個(ge) 小時就做完了,做出來的效果比我們(men) 好多老師傅做的效果還要好得多。
而在廣東(dong) 江門的這個(ge) 建築工地,建築機器人甚至實現了多台搭配作業(ye) 。智能隨動式布料機將剛剛攪拌好的混凝土鋪在樓麵,隨後地麵整平機器人和抹平機器人再依次作業(ye) ,將混凝土均勻平整,原來需要十幾人完成的布料工作現在隻需要8個(ge) 人就能完成;另一邊,牆麵打磨機器人、噴塗機器人等在房間內(nei) 進行裝修作業(ye) ,效率能達到傳(chuan) 統的2到3倍。在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看來,建築機器人的大範圍使用,將極大推動智能建造水平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烈雲(yun) :現代的信息技術跟先進的建造方式結合來進行轉型升級,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們(men) 的勞動生產(chan) 力,形成很多新的發展契機。
此前,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等13個(ge) 部委出台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推動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龍頭企業(ye) ,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前不久,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城鄉(xiang) 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中又進一步明確,推廣智能建造,到2030年培育100個(ge) 智能建造產(chan) 業(ye) 基地,打造一批建築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形成一係列建築機器人標誌性產(chan) 品。
而上個(ge) 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還對關(guan) 於(yu) 農(nong) 業(ye) 、建築等領域機器人應用優(you) 秀場景名單進行了公示。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在一係列政策措施推動下,憑借規模優(you) 勢和大力投入,預計未來幾年,以建築機器人為(wei) 代表的智能建造技術在我國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總台央視記者 楊瀟 譚振華 陳旭婷 羅平章 辛亮儀(yi) 鄧麗(li) 娟 陳鵬 劉大洋 湖北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