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光明網訊(記者 張夢凡)7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中醫藥基層服務工作的進展和成效有關(guan) 情況舉(ju) 行發布會(hui)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二級巡視員趙文華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積極推進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促進中醫藥基層服務體(ti) 係不斷健全、服務基礎明顯夯實、服務陣地不斷築牢,更好地滿足了廣大群眾(zhong) “方便看中醫、看上好中醫”的健康需求,中醫藥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明顯增強。
趙文華表示,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趨於(yu) 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國76.7%的縣級區域設置了公立縣級中醫類醫院;87%的縣級綜合醫院和64%的縣級婦幼保健服務機構設有中醫科,85%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68%的村衛生室配備了中醫診療設備;縣級非公立中醫類醫院5473個(ge) 、門診部3544個(ge) 、診所達6.3萬(wan) 個(ge) ,備案中醫診所21382個(ge) 。以縣級中醫類醫院為(wei) 龍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鄉(xiang)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wei) 主體(ti) ,縣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等非中醫類醫療機構中醫藥科室為(wei) 骨幹,社會(hui) 辦中醫醫院、中醫門診部、診所為(wei) 補充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逐步完善。
趙文華介紹,基層中醫藥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各地采取規範化培訓、訂單培養(yang) 、定向招錄、返聘、中醫藥人員引進“綠色通道”、中醫醫術確有專(zhuan) 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ce) 等措施,大力培養(yang) 引進中醫藥人才,充實基層中醫藥隊伍,提升現有人員能力。“十三五”期間,累計培養(yang) 培訓合格中醫類別(助理)全科醫師4.2萬(wan) 人,招生培養(yang) 中醫專(zhuan) 業(ye) 農(nong) 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1.3萬(wan) 人,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鄉(xiang) 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中醫類別醫師總數為(wei) 18.39萬(wan) 人,比2015年的15.64萬(wan) 人增加了2.75萬(wan) 人。
此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通過支持約850家縣級中醫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開展500家縣級中醫院全麵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和全部原貧困縣中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建設,縣級中醫院中醫診療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cong) 注重疾病治療轉向同時注重維護健康、發展治未病和康複等多元化服務。至2020年底,85.8%的家庭醫生團隊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藥服務領域不斷拓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